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画语”:看古代故事画的强大叙述力

宗和
2024-10-10 08:36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如何让图画说故事?哪些故事能获得到图像化的机会?怎样理解故事画?台北故宫博物院策划的新展“画语:会说故事的图画”特展近日对外展出,展览以“故事画”或“叙事画”为主要展件,着重呈现“图像”超越文字描述。通过展出不同朝代的47件组绘画作品,向观者讲述了那些丰富而耳熟能详的历史,如敦煌壁画须达拏太子本生、“文姬归汉”、“三顾茅庐”、“雪夜访戴”、“西游记”等。

如何让图画说故事?画家以图像重现或诠释故事时,首要目标通常是让观众能够辨认出所描绘内容。基于作品尺寸、形式(卷、轴、册)等种种限制,画家需要挑选出代表情节、安排合适场景、设计登场人物及其造型与动作等,才能完成说故事的任务。

展览现场

为何画这些故事?哪些故事能获得到图像化的机会?分别为哪些观众所绘制?借由对画作主题的判断与分类,试着从画面上反过来推想,一窥画作绘制时的意念与心态,或许还能感受到绵延数代的文化认同,这也是另一种奇妙的欣赏体验。

怎样理解故事画?观赏者的相关文史知识越丰富,透过画中元素对应到正确文本的几率就越高。如果与画家生活在同一时代,由于所见所思相似,更容易感知画面的选择与表达。然而,当代的观众能辨认出多少呢?

透过这次展览,除了可以欣赏画家如何以图像经营充满魅力的故事,也能检测到观者是否能够穿越时空,接收到创作者希望传递的丰富讯息。

图像强大的叙述力

有“故事”的图像以不同形式出现在多样媒材上。有些是原本就是为“故事”服务的图像,如:墓室祠堂里忠孝节义的石刻线画、敦煌壁画的佛本生故事、《法华经》扉页上的经变故事,或是历史事件等。但也有些原本不是“故事”的图像,如《孝经》、《诗经》等思想或文学经典的附图,却因为图像本身强大的叙述性,能够提供观者超越文本的故事感。

汉 武氏祠画像石刻拓片纸本墨拓 横披 

汉代武梁祠距今1900多年,以乍看如剪影般的石刻线画装饰整体空间。本次展出的西壁拓片,中间两层竟刻画了“老莱娱亲”、“荆轲刺秦王”等七个忠孝节义的故事。

画家在单一场景中借由角色的向背关系,辅以榜题文字,帮助观者辨认故事。许多极尽开张的人物动作仍具细节。如第三层左方“荆轲刺秦王”一段,荆轲指掌形状,或是秦王侍卫如何拦抱阻挡,皆利用细线刻画出故事文本以外的细节。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民国 张大千 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 绢本设色 卷 (局部)

张大千《摹敦煌莫高窟第428窟北周须达拏太子本生》是张大千(1899-1983)临摹自6世纪敦煌壁画的作品。壁画原分三层,依序表现故事情节。情节间以山石或建筑分隔,人物姿态活泼生动。张大千参考壁画原本的布局,统一“自左向右”安排情节,与一般手卷“自右向左”的观赏方向有别。

此次展出须达拏太子本生“布施白象”的段落。敌国故意派八位婆罗门向乐善好施须达拏求取百战百胜的国宝白象。太子因同意布施,让他们骑象离开,自己反遭放逐。

后秦 鸠摩罗什译 妙法莲华经  纸本 经摺装 元重刊苏写本(局部)

这两幅版画为《法华经》卷一和卷七的扉画。画面右侧释迦牟尼佛与胁侍部众形体较大,为传统画作突显重要角色的惯例。不同于早期敦煌壁画常以山石框限不同故事或情节,扉页画家将故事并置于同一山水场景中,利用地形地貌,让角色们各自专注在自己的故事中演出。这套扉画成功描绘出释迦牟尼佛宣讲《法华经》及其内容,画面和谐且具整体感。

传 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开宗明义章、事君章)绢本设色 册(局部)

传 宋高宗书孝经马和之绘图(开宗明义章、事君章)绢本设色 册(局部)

《孝经》记录孔子(公元前551-479年)解说孝道的内容。第一开孔子为弟子环绕,斜向坐于榻上,加上前方跪坐的曾子(公元前505-432年),就像将佛道扉画宣讲场面反向简化而成的儒家版本。

第十五开《事君》,画中君王所在殿宇,与官员园苑仅有一棵柳树的距离。现实中不可能如此接近,且两者在画中所占比例接近,应是画家对文中对句“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的图像诠释。

此册与南宋院画家马和之(活动于12世纪中)风格不同,应为宋人托名之作。

清 弘历敕编 御笔诗经图(齐风之甫田、豳风之七月)纸本 册页装 清乾隆间图绘写本(局部)

清 弘历敕编 御笔诗经图(齐风之甫田、豳风之七月)纸本 册页装 清乾隆间图绘写本(局部)

《诗经》是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西周至春秋中叶(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许多内容托物寄寓,幽微地表现潜伏的意见或情感。南宋的文官马和之(活动于12世纪中)画艺高超,他为《诗经》添配的图画成为经典。清代的乾隆皇帝(1711-1799)令宫廷画家临摹宫中收藏的马和之《诗经图》,并补全残缺的部分。本次展出就是乾隆朝摹作的其中两开。

《甫田》若抱怨般的诗句,却饱含思念与对相聚的期盼。诗句中的“思念”要如何描绘?画中斜向而下的山坡,影射着万水千山,承托田边文士对远方友朋身影的思念。此图以叙事画的方式,巧妙地传达诗歌中的抒情内容。

《七月》的篇幅很长,记述着农民一年里应进行的主要行事。一小方册页里能容纳多少内容?画家果断地用云气及树石,将画面切作三块,自右至左描绘夜观星象、农桑采集、岁末宴聚场面。由宴聚的场面,可知此图并未照本宣科。画家让《七月》文中未提到的乐舞场面,清楚安排在左下方,似有以礼乐教化百姓的期盼。

成教化、助人伦——儒家观点下图画最重要的功能

活动于9世纪的画史家张彦远标举图画最重要的功能是“成教化,助人伦”,此单元展件体现了过去对这种看法的实践。《二十四孝》、《袁安卧雪》一类故事画,可对一般民众灌输道德伦常的观念;而《帝鉴图说》、《渭滨垂钓》一类故事画,则期待激起帝王借鉴仿效的意愿。不同时代画家接续描绘的忠孝节义故事,也正反映着历经时间汰选,代代相传的儒家文化底蕴。

孝子图

《元人画四孝图》使用两种手法让图画说故事,一种是如陆绩怀橘与王祥冰鱼,描绘最突出情节的单景;另外两段,则是将不同时间的事件整合到同一画面中。而另外两套作品以单景表现为主,取景视角一近一远。

三件作品皆有王祥冰鱼。元人版本中,王祥以手肘撑起上身,口微张,向湖面探头的鲤鱼伸手,仿若对眼前所见不敢置信。而天寒地冻的冷,则是透过景物以及围观群众衬托。苏州画坊版本,画家运用枯枝、积雪、寒鸟以及湖面的冰裂刻画冬季的冷,主角双手环抱前胸,面容愁苦地趴卧冰层上。清代蒋溥版本,以远观视角描绘大片萧瑟之景,与其他版本不同的是,画出在屋内等待的母亲。王祥则是以轻快的枕肱之姿,躺卧冰上。这些构图、布置透露出画家叙事侧重的差别。

《元人画四孝图》以先图后文描绘四则孝行故事:武妻股伤、陆绩怀橘、王祥冰鱼、曹娥投江。卷末李居敬(活动于14世纪)撰写图序,强调儒家观点下孝悌重要性,指出此卷具有“修身之资,训子之方”的教育功能。由篇题挖补旧痕及内文推断,此作或为二十四孝图残卷。

通篇描绘精细,人物线条流畅,细挺有力,带钉头鼠尾特质,或与13世纪人物画家刘贯道一系相关。

武妻股伤

因为王武子长年在外防御边境,他的妻子独自在家侍奉婆婆。武母患上麻风病,严重到几乎丧失视力。有人告诉武妻,如果能让婆婆吃到活人的肉,很快就能痊愈。武妻听后,对天祈祷,就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羹汤。果不其然,武母很快的痊愈,健康如初。此事传到朝廷,赐封武母为秦国夫人、武妻为郢州郡君,以表彰其孝行。

陆绩怀橘

陆绩六岁时前去拜见袁术,袁术招待他上席。陆绩看见筵席上有几颗橘子,便偷偷往袖里藏了几颗,准备带给爱吃橘的母亲。拜别时,橘子掉了出来。袁术问他原因,陆绩回答:“我想带回去孝敬母亲。”袁术对此非常赞赏,勉励他多行孝道。陆绩孝顺的美名逐渐传到朝廷,后来被任命为太守。

王祥冰鱼

王祥从小失去父亲,长大后一心奉养母亲。母亲生病,药物无法治愈。到了冬天,王母突然很想吃鲤鱼,王祥便四处寻找湖泊取鱼。但湖面结冰无法捕鱼,王祥向天哭求,然后脱下衣服,试图用体温融解湖冰。冰层突然自动裂开,两条鲤鱼从水中跃出。开心获得鲤鱼的王祥,将鱼煮成羹汤给母亲吃,不久,她便痊愈了。

曹娥投江

曹娥十四岁时,她的父亲因为投江而亡,尸体不见踪影。伤心欲绝的曹娥站在江边,连续嚎哭了七天七夜,最终自己也跳入江中。三天后,她抱着父亲从江中浮出。乡人被她的孝心所感动,将这对父女合葬,并在江边立碑纪念。此事传遍各地,曹娥的孝行令人钦佩。也有一说是荆州刺史度尚为她做碑,设置在上虞山,成为后世传颂的孝道典范。

宫廷中的历史故事画

古代中国,图画经常被赋予教育的功能,特别是在宫廷中,这些画作主要以帝王为教育的对象。例如描绘历代圣贤形象的作品,借以讲述其功过事迹,以为帝王的借镜。后来出现描绘历史故实的人物故事画,用以劝谏帝王。这类题材的原意是提醒皇帝要能接受谏言,但这些描绘进谏情景的作品,后来也是君王对臣下的统治工具,被用于宣扬君王的雅量,彰显其容受臣下直言劝谏的风范,或者借由历史故实向臣子传递讯息。

宋人 折槛图 绢本设色 轴 国宝

本幅描绘汉成帝时的劝谏故实。槐里令朱云当众抨击既是丞相亦为帝师的张禹是佞臣,激怒皇帝。被下令收押处死的朱云奋力攀住宫殿栏杆,因而折断槛木。在辛庆忌力谏下,汉成帝终赦免朱云,保留断槛原状,以为警惕。

画家将场景安排在以乔松、湖石与带华丽饰件栏杆构置而成的庭院,虽与史实有出入,却强化画面的美感。画面上并无名款,人物线条流畅,细节刻画精致入微,应为南宋宫廷画家之作。

传 元 颜辉 画袁安卧雪图 绢本浅设色 轴(局部)

传 元 颜辉 画袁安卧雪图 绢本浅设色 轴(局部)

传 元 颜辉 画袁安卧雪图 绢本浅设色 轴(局部)

东汉人袁安(?-92),某年遇洛阳大雪,为了不惊扰他人,宁可僵卧在被积雪掩盖的家中,后为巡视的洛阳令发现,被荐举为孝廉。画面绘太守乘车来访,随从自门外踮脚窥探,似有突显在位者招贤访才的寓意。

本幅画积雪萧瑟,以疾速笔触描绘枯木枝丫交错,凌厉之平行线条描绘草木柴扉等景物,并以水墨晕染出雪地迷蒙晦涩的天候。人物衣纹多曲折,线条劲健。风格与明代中晚期浙派相近,应为明人作品。

明 戴进 渭滨垂钓图 绢本设色 轴

本幅绘制题材为渭滨访贤,周文王(公元前1112-前1050)前去拜访隐居垂钓于渭水之滨的太公望(约公元前11世纪),几经考验而获贤良辅政的故事。柳堤旁两人对揖,岸边的钓具点出白发者为太公望。侍从五人于树林间等候,与主角之间保持距离。前景岩石上浓黑的斧劈皴染更有着将视线聚焦在主角的作用。

戴进(1388-1462),字文进,明代宫廷画家。此画主要承袭南宋李唐(1049-1130后)、马远(活动于1190-1224后)一系的画风,主要景物偏向画幅右侧,人物衣袍为带有顿挫的方折线条,山石则为斧劈皴。

传 宋 李迪 画三顾图 绢本设色 轴(局部)

传 宋 李迪 画三顾图 绢本设色 轴(局部)

传 宋 李迪 画三顾图 绢本设色 轴(局部)

《画三顾图》绘汉末刘备(161-223)为邀请隐遁山间的诸葛亮(181-234)加入其阵营,而三度拜访的故事。画面中央为硕大石壁,仿若舞台背景,托衬主角所在,也将观众视线聚焦画幅前端。石板桥前三人为刘备、关羽(?-220)、张飞(?-221),随从与坐骑停伫右方的树林间。另一端,僮仆正应门而出,柴扉后高卧茅屋窗边的是诸葛亮。

画作有多次修补痕迹,李迪(活动于1162-1224)款为后添。山水树石与人物描绘皆有明代宫廷画特质,应为相关流派之手笔。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 绢本设色 轴(局部)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 绢本设色 轴(局部)

《雪夜访戴》画东晋名流率性而为的故事。雪夜梦醒的王徽之(338-386),独饮时见皎白月色,突生访友兴致,便命侍从驱舟造访戴逵(331-396),到了门前却打消念头,留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名句。

本幅构图与用笔带有南宋马夏的风格,唯山石皴法较为减省,或为表现积雪覆盖的效果。雪夜独行的扁舟划破深夜寂静,凸显名士的随兴所至,是明代宫廷人物故事画的佳例。

悦目赏心——图画的娱乐功能

抛开“成教化,助人伦”的沉重使命,让我们沉浸在图像中,想像或感受文学、戏曲、小说情节带来的愉悦,应该是故事画更根本的魅力。《文姬归汉》里在国族认同与亲情间拉扯的悲凉遗憾、《西厢记》里情窦初开的暧昧与冒险、《归去来辞》里从难以施展与不愿屈就中回归家园的解脱……这些将种种情节、文本转化成动人图画的画家,赋予了故事另一种悦目赏心的理解角度。

传 宋 李唐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册(局部)

传 宋 李唐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册(局部)

传 宋 李唐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册(局部)

传 宋 李唐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册(局部)

传 宋 李唐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册(局部)

传 宋 李唐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册(局部)

《文姬归汉图》这套册页描绘东汉才女蔡文姬(162-229)的坎坷人生。她在大乱时被胡人俘虏,嫁给南匈奴的左贤王,并生育二子。十二年后,曹操(155-220)派遣使臣又将她赎回汉地。据说她依胡笳的音响创作了琴曲,并加上描述生平境遇的诗文,也就是所谓的《胡笳十八拍》。蔡文姬的故事十分受欢迎,衍生出各种小说戏曲,《胡笳十八拍》也由历代文人重新填写。

这套册页上方抄录的就是唐代刘商(约727-805)的版本,下方搭配着对应的图像,属于“图文平行”的连环故事画。《胡笳十八拍》并非纯然教忠教孝的作品,蔡文姬的选择颇受争议。这个故事的戏剧性唤起许多观众的同情共感,也引发画家创绘故事场景与人物情态的兴趣,是宋金对峙时代氛围下促成的画作,观之乐趣无穷,与今日的绘本故事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传称为李唐(约1049-1130后),但与其传世作品风格有别。画面破损严重,但仍可感受细腻的画功。作品中小巧人物的衣物纹样皆未松懈,推测是稍晚的南宋宫廷画家的作品。

传 宋 陈居中 文姬归汉图 绢本设色 轴  

相对于传李唐《胡笳十八拍》使用十八开册页交代蔡文姬的经历,这件立轴形式的《文姬归汉》,却只以“单景”表现这个故事。画家表现的段落接近《胡笳十八拍》的“伤别”,描绘夫妻喝酒饯别,一家人即将分离的场面。但是与《胡笳十八拍》所有人几乎都在哭泣的景象不同,《文姬归汉》坐在地毯上饯别的夫妻异常冷静。除了抱着文姬的腰不愿意放开的小儿子,所有的人都压抑着情绪庄重自持。

这幅画作另一个特点是出现了汉族使节,以及胡汉侍卫杂处的景象,研究者认为反映了宋代对外族的立场与外交情势。画中对服饰及器用的细致描绘,也表现出当时对胡人文化的密切接触与理解。旧传为南宋后期宫廷画家陈居中(活动于13世纪初)的作品,经学者推测应为12世纪的精彩宫廷画作。

传 元 赵孟頫 画渊明归去来辞 绢本浅设色 卷

传 元 赵孟頫 画渊明归去来辞 绢本浅设色 卷(局部)

陶渊明(约365 - 427)在古代文士心中是偶像般的存在,他的《归去来兮辞》序言说明为官八十余天后,顺随本性,弃官回家。文中恬淡自乐的田园生活,也成为归隐生活的理想样貌。

画中应是描绘陶渊明“载欣载奔”回家的景况,但不是开怀大笑狂奔回家的一幕,而是持杖挺挺而行,衣带飘然的文士。随行侍从为他囊琴携卷、背负酒坛,以及门前的五株柳树,都是画家巧心添入的细节,将一小段文句,经营成丰富的视觉情节。

 明 文徵明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明 文徵明 仿赵伯骕后赤壁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除了陶渊明(约365 - 427年),另一位备受文士推崇的偶像就是苏轼(1037-1101),其《赤壁赋》也是广获喜爱的创作题材。

文徵明(1470-1559)于七十九岁时绘制此卷,以看似连续的山水树石,巧妙分隔出文中叙述的不同段落,展出的另一件传仇英(约1494-1552)《归去来辞》也是仿效这类型的作品。画中山石堆叠,树石布列,紧凑而充满变化。画家将自己对苏轼作品的理解与想像,转化于所创造的瑰丽丘壑中,叠合了两种艺术形式,观之妙趣横生。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民国 溥儒 西游记册 绢本设色 册 全册12开(局部)

唐僧带着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往西天取经的故事,是横扫数代小说、戏剧,乃至今日电玩的热门题材。此册作者溥儒就非常喜爱《西游记》。好友张目寒(1902-1980)提到他画孙猴子时“是他神与天合,心游物外的时候,也是他最开心的时候”。完整提供故事情节并非画家的目标,而是重在留下故事的精彩片段中,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角色情态。他以灵动的笔墨,让通俗故事中的主角,活泼跃然于文人清雅的山水中。

传 元人 上林羽猎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传 元人 上林羽猎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传 元人 上林羽猎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传 元人 上林羽猎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传 元人 上林羽猎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传 元人 上林羽猎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传 元人 上林羽猎图 绢本设色 卷(局部)

《上林赋》虽为文学作品,但是以故事讲述的方式进行。《上林图》即依《上林赋》内容,分成七大段落。卷首先由“子虚”、“乌有”和“亡是”三人的高谈阔论开场,接着描绘壮观的天子园苑—有神兽出没的浩荡水域、层峦叠嶂间的富丽离宫别馆等等。天子在壮盛的车驾仪仗簇拥下出场,校阅兵士们在山林间射猎追捕鸟兽。接着在嬛嫔陪侍下,于高台上宴乐,忽然省悟不该奢侈纵逸,因而解酒罢猎,摆驾回宫。

画家以山石将《上林赋》的七个段落联系起来,制造出江山千里的浩瀚辽阔。石青、石绿等矿物性颜料,让山石颜色更饱和明亮。服饰及器用的细致图案及多种色彩,让全图缤纷华丽。文句被转化为丰盛的图画,冲击观者原本阅读文本时的想像。

如何辨别画面中的故事

辨别图画“说”了什么的关键,是人物表情?造型?动作?道具?还是场景?这个单元展出好几件不太容易判断出故事的作品。为什么难以辨别?是画家使用太过泛滥的绘画格套?或是关键图像容易被观者忽略?或者所描绘的故事文本,超出当代所关注认知的范围?尽管无法确定故事主题,反而可以从画面留下的蛛丝马迹,享受一点点拼组出可能故事的微妙乐趣。

宋人 卞庄子刺虎图 绢本浅设色 卷

宋人 卞庄子刺虎图 绢本浅设色 卷(局部)

宋人 卞庄子刺虎图 绢本浅设色 卷(局部)

鲁国大夫卞庄子(生卒年不详)以勇猛著称。某次,他见两虎争食受伤的牛,提剑欲刺虎,旁人劝其待虎斗完再行动,以逸待劳。卞庄子听从建议,最终只需对付一只受伤的老虎,便轻松捕获两虎。这则故事见于《战国策》及《史记》,即为“一举两得”之典故。

本幅无名款,旧传归于李公麟(1049-1106)名下,应为托名。此画用笔精细,线条遒劲,对主角勇猛意气的神态以及双虎缠斗之景描绘精良,物象生动。

传 宋人 画问喘图 绢本水墨 卷(局部)

传 宋人 画问喘图 绢本水墨 卷(局部)

本幅故事出自《汉书》,描述汉代宰相丙吉(?-公元前55)外出巡访,遇路上有人死伤的斗殴事件,却未停下关切。反而在看到路边吐舌喘息的牛只,特地命人询问其喘气原因,借以确认季节运行和民生状况,被后代视为勤政爱民的代表。

画面笔墨湿润,水汽氤氲,布景简略,聚焦在问喘情节。旧传为宋人所画,物像描绘神情生动,然笔墨较为简率,卷后有元代王逢(14世纪)题跋,或为元人所绘。

宋人 虎溪三笑图 绢本设色 册页

虎溪三笑讲述陆修静(406-477)、陶渊明(365-427)拜访慧远(334-416)。三人相谈甚欢下,竟让慧远打破“送客不过虎溪”的誓言。此故事曾广为流传,虽然后人考订应属虚构,但却颇能反映三教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本幅背景画曲涧流水,画面聚焦于仰天大笑的三人。背景乔木已转红,落叶满地,秋意弥漫。人物、山石、树木用笔劲锐精整,十足南宋风韵。

清 金廷标 濠梁图 纸本设色 轴(局部)

清 金廷标 濠梁图 纸本设色 轴(局部)

本幅描绘庄子(约公元前369-286)与惠施(约公元前370-310)“濠梁之辩”的故事。二人行经桥上,辩论起河中的鱼是否快乐、怎么知道鱼是否快乐、以及如何能得知对方是否知道鱼之乐的故事。

画中二人立于水滨,衣带鬓须飘扬,张口欲辩,一人下巴微抬,视线由高处向下看去,似在重现争辩当下,互不服气的景象。前方高耸而充满扭动感的古柏直冲天际,仿若增添场面的激烈感。金廷标(?-1767)为清代宫廷画家,擅画人物、花卉、山水,甚受乾隆皇帝(1711-1799)喜爱。

展览现场

(本文图文据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相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陈若茜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