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执秘寄语“世界人居日”
【中国绿发会讯】“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注意到,在2024年世界人居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执行秘书长阿斯特丽德·舒马克(Astrid Schomaker)发表了重要讲话,呼吁通过青年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她强调,若《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KM-GBF/“昆蒙框架”)能够得到全面落实,世界将迈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这一过程需要勇敢的、根本性的变革,而其挑战之大,被即将主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 16)的哥伦比亚明确地表达为:“与自然和平共处”。为助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并供我国学者了解最新动态信息,编译分享信息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们参阅。
官方徽标,来源:联合国官网
城市在实现这一目标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预测,到本世纪中期,全球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中。而地球上大部分生物多样性资源集中的国家,将是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从空间规划、农业、工业到旅游业,各种社会经济进步与自然破坏脱钩的关键在于城市环境中转向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
随着城市扩张对自然的威胁日益加剧,极端天气事件也正在全球范围内袭击城市,导致大量生命损失和痛苦,破坏家园,摧毁重要基础设施,并重创本已脆弱的经济。气候引发的冲击与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地退化以及污染和废物问题等多重危机的影响相互交织,使局势更加严峻。根据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 (IPBES)的报告,城市扩展是导致陆地、内陆水体和沿海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直接驱动因素之一。
然而,城市和自然不一定是对立的。事实上,城市可以成为支持生物多样性、人类健康和福祉的关键力量。通过昆蒙框架的全面落实,推动大胆的转型变革,城市可以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地方政府、城市和其他地方当局应加快行动,将我们的城市转型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枢纽。
《昆蒙框架》中的目标12,即“为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绿色空间和城市规划”,为此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具体措施包括: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纳入主流,确保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增强本土生物多样性、生态连通性和完整性,并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城市化。
实现目标12,和《昆蒙框架》的其他目标一样,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尤其是青年人的积极参与。我们不仅需要年轻人的能量和创新,更需要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贡献力量的机会。然而,教育和技术获取的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和年轻女性中。因此,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实现——这一进程已因最近通过的《未来契约》而得到振兴——对于我们共同的未来至关重要。
在世界人居日和每一天,让我们携手青年,共同参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未来。
2024年10月7日是世界人居日(World Habitat Day)。这个日子,是联合国自1986年起设立的全球性纪念日,旨在提高人们对城市化、住房问题以及可持续人类居住环境的关注。世界人居日的设立,旨在强调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权利,并引导全球社会共同思考和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挑战。
2024年世界人居日的主题是“赋能青年,创造更美好的城市未来”,这一主题呼应了当下全球城市化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多重环境危机对城市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预计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占全球总人口的70%,这使得城市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尤为关键。世界人居日通过推动城市规划、住房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讨论,呼吁各国政府、地方当局以及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建设绿色、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城市环境。尤其在2024年,强调青年在城市发展中的创新力量,倡导通过教育和技术赋权,让青年人积极参与城市规划与发展进程,塑造更加健康、更为可持续的未来城市。
欢迎分享你的想法!(请文末留言)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供参考。
编译 | Wendy
编辑 | Maggie排版 | 绿茵
【参考资料】
https://www.cbd.int/doc/speech/2024/sp-2024-10-07-WHD-en.pdf
本文来自“海洋与湿地”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