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口述|亲历黎巴嫩撤侨华人:当看到“祖国欢迎您回家”横幅,我红了眼眶
新一轮巴以冲突延宕一年,造成了大量无辜生命消逝和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外溢影响波及地区,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近段时间,以色列军事战略重心从南部的加沙转向北部打击黎巴嫩真主党,黎以局势陡然升级。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7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阿维凯·阿德拉伊通过社交账号发布“撤离令”,要求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两栋建筑附近的民众迅速撤离至距离该建筑500米以上的区域。据多家黎巴嫩媒体报道,“撤离令”发布约半小时后,以军对贝鲁特南郊发动了猛烈空袭。
面对持续升级的冲突,在黎华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受到威胁。近期,外交部同交通运输部、民航局及驻黎巴嫩、塞浦路斯等使馆密切协作,全力保护中国公民安全,迅速开展转移撤离行动。
10月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已经安排两批次共215位中国公民分别搭乘轮船和包机从黎巴嫩安全撤离,其中包括三位香港居民和一位台湾同胞。毛宁表示,中国驻黎巴嫩使馆仍在坚守,将继续指导协助少量留在当地的中国公民,采取安全措施,保护自身安全。
在黎巴嫩工作10年的周女士正是第一批从当地撤离的华侨。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没想过自己会经历“撤侨”,但为了孩子的安全,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离开黎巴嫩。“当我看到‘新厦门’轮上‘祖国欢迎您回家’的横幅,我情不自禁红了眼眶。”
周女士是黎巴嫩当地的一位中文教师。她介绍道,在黎华人华侨也在为受灾的黎巴嫩人民捐赠物资,提供帮助。“我认识的黎巴嫩人都非常尊重中国人,我的黎巴嫩学生都特别喜欢我们的国家。”她说。
10月8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李明表示,应黎巴嫩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黎巴嫩提供紧急人道主义医疗物资援助,以帮助黎方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周女士个人社交媒体视频截图
以下是周女士的讲述:
我们在黎巴嫩生活了十年,见惯了黎以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从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国家,因为孩子已经在这里上初二,我自己的工作也在这里。并且,在黎巴嫩还有非常爱我们的家人。
今年暑假我们回国探亲了两个月。开学在即,我们返回黎巴嫩。黎巴嫩的局势我们一直都有了解,一有什么重大事件,我都会询问黎巴嫩的家人。他们告诉我,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安全区域,2006年黎以冲突都没轰炸到我们这个地方,让我不用担心。
自黎以局势紧张以来,以军确实没有轰炸过我们所居住的区域。但不可否认,我们也真实地听到过阵阵的轰炸声。黎巴嫩老一辈人经历过战争,他们的淡定心态,我们懂;我们的惊慌,他们也理解。
边境平时的状况我都关注着,多年都是如此,但没有想到这次会这么严重。所有的电视频道都在播报局势发展,尤其是南部的情况。我担心以军不分区域,对贝鲁特进行轰炸。尽管我的公公婆婆都说以军是针对性袭击,但我还是有点焦虑。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询问我们的情况,我们也一直听从大使馆的建议,待在安全区域少出门。
9月29日,大使馆发出撤侨通知,当晚就开始进行人员的信息登记,第二天就会安排撤侨。时间非常紧迫,我们连夜收拾行李。我现在还记得当时心里特别紧张,因为撤侨意味着局势越来越严峻。
9月30日,我打电话给使馆工作人员,询问撤侨的具体事宜。工作人员也连夜进行各方的协调工作。在这里,我想真挚地向他们说一声感谢!
临走前,我公公婆婆还问我要不要再考虑一下。我也问了他们,要不要一起回中国或者去邻国暂住一段时间。他们的回答是,即便有危险也不会离开,他们要守着黎巴嫩的家。
另一边,我父母在国内非常担心。尽管我告诉他们这里一切正常,但他们还是一直打电话希望我回国。所以当收到大使馆的撤侨通知,考虑到孩子的安全,我还是决定带着孩子先离开黎巴嫩。
“邮轮上度过的一夜,我没有任何紧张焦虑感”
9月30日中午一点左右,我们到达使馆指定集合地点中建音乐学院,已经有不少人在集合等待。大使馆说,必须等名单上的人都到齐才能出发,一个都不能少。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五点,陆续有同胞赶来汇合。
下午五点左右,在使馆武官的带领下,我们乘坐大巴到达贝鲁特港口。大使馆的李参赞、米主任和程领事已经在港口等候我们,钱敏坚大使也到了现场。他们与黎方海关工作人员协调情况。
大约是夜晚十一点,在使馆和黎方警车的护送下,我们抵达港口码头,看到了接我们回家的“新厦门”轮。登上邮轮的梯子很长,每五人一组登船。钱敏坚大使和“新厦门”轮船长一直对大家说着温暖的话,希望我们平安回家。
大家在船舱里安顿下来后,“新厦门”轮工作人员给我们准备了晚餐。为了让我们能休息得好一些,他们还让出自己的房间去隔壁坐了一夜。我只能在下船前留下一点零食表示感谢,希望全体海员每次出海都健康平安。在邮轮上度过的一夜,我没有任何紧张焦虑感,因为我知道自己和家人是安全的。
受访者供图
10月1日我们顺利抵达塞浦路斯港口,这一天正好是国庆节。中国驻塞浦路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已经在码头等候。他们关切地询问我们路上是否安好,还给我们准备了三明治和水,以及离境航班指南。随后,工作人员就把我们送到酒店安顿。
3日当天,我了解到,撤侨名单上有3人到达邻国,其余人都安全回到了祖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