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高质量孵化器调研:比钱更重要的是产业资源与专业服务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 谷晓丹
2024-10-09 16:11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有了最新进展。据央视9月23日报道,上海已启动建设的7家高质量孵化器,全部拥有匹配深度孵化、超前孵化的风险投资基金。除自有资金外,7家孵化器有深度合作基金超过30支,总规模近500亿元。

自2023年11月以来,上海启动首批7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并加快推进。2023年6月,《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推动全市建成不少于20家高质量孵化器,示范带动不少于200家孵化器实现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型升级,打造2-3个千亿级产值规模的“科创集聚区”。

9月30日,澎湃研究所研究员实地走访了上海高质量孵化器——新微创源孵化器,该孵化器位于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调研发现,建设高质量孵化器需聚焦产业,实现专业化,在政策支持的推动下,积极探索“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培育出更多高质量企业。

产业集聚支持孵化器发展

如果搭乘地铁在嘉定北站下车,站在十字路口向马路对面望去,左侧是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右侧不远处则是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新微创源孵化器就坐落其中。孵化器与科研院所、园区间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地理距离上,更渗透在产业集聚中。

新微创源孵化器聚焦智能传感领域,注重硬科技的成果转化和孵化。2014年,孵化器以集聚嘉定的国家级科研院所为依托,与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上海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等协同,由上海新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2019年,孵化器迁至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第一批入驻园区的机构平台。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作为上海特色产业园区,以智能传感器为核心,重点聚焦无人驾驶、智能医疗、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建立了从材料、器件到系统应用的智能传感器创新生态。园区以“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为基石,依托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上大微电子学院等平台资源,集聚了超200家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企业,园区周边还有联影医疗、禾赛科技等具有成长性的企业。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一体两翼”布局中“北翼”的重心所在。在上海发布的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中,嘉定区主导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芯片与智能传感器是该产业发展亟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规芯片、传感器、智能网联等,是新微创源孵化器的一大重要应用方向——汽车电子。另外两个方向则是BTIT(医疗和信息技术交叉融合领域)、智能制造。孵化器的三大应用方向,均与嘉定产业方向密切相关。

因此,从园区到嘉定层面的产业集聚,使得新微创源孵化器可在资本、人才、市场、政策等资源方面,获得更多支持,帮助初创企业成长。据了解,目前新微创源孵化器拥有孵化创业投资基金2亿元,在孵企业约30-40家,累积融资金额超过20亿元。自2014年成立以来,该孵化器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

赋能入孵企业,孵化器需更专业

孵化器不仅是一个空间载体,还应成为入孵企业成长的营养供给来源,从做“二房东”向赋能入孵企业转变。

新微创源总经理兼董事长任佳,连续多年担任上海科创资深创业导师。在他看来,孵化器需发挥好平台服务作用,帮助入孵企业对接产业资源,实现快速成长。任佳谈到,初创项目发展前期较为艰难,往往需要得到人才、设备、场地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资金支持方面,孵化器可帮入孵企业找到认可企业价值并愿意投资的创投机构,通过对接银行助力入孵企业申请信用贷款。市场发展方面,孵化器可通过对接企业、政府,帮入孵企业找到合作客户。“初创企业在成长中特别需要孵化器的背书。因此,园区、孵化器也需具备一定资质、可信度,要提高自身的IP质量。”任佳谈到了其中的关键。

要想为入孵企业更好赋能,孵化器不仅需要加强与园区的协同,对接产业资源,更需提升服务专业度。

首先,孵化器与园区需相互协同,共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为入孵企业对接产业资源。一方面,园区可在大企业资源上给予入孵企业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孵化器可在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方面,在全国乃至海外等更广泛范围内,帮入孵企业对接合适的产业资源。其次,孵化器在筛选识别、共创陪跑、资源匹配、利益回报等各个环节,都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服务能力。孵化器有自己的种子基金及专业团队,才能真正与入孵企业持续共创。

孵化器可从四方面提升专业化水平。一是在筛选方面,发掘交叉学科领域(比如生命科技与信息科技结合)的跨界创新项目,这类“核爆点”项目有可能引领新产业,需孵化器给予资源,支持其成长;二是在产学研方面,从科研院所、高校挖掘出可实现成果转化、市场运作、产业化的项目及技术,尽量选择与那些对创业蠢蠢欲动、内在动力强的科研人才合作;三是为入孵企业提供更多的技术应用场景,加快验证落地;四是通过市场化逻辑,以合理的投资回报方式,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孵化器。

为了让专业人才更有动力加入孵化器,新微创源孵化器通过“X计划之共创合伙人”激励,吸引连续创业者、投资人加入团队,一起评估、服务项目。孵化器向初创企业输送“共创合伙人”,并通过投资获得初创企业的小部分股权,以利益共享深度陪伴企业成长。

高质量孵化器重在“孵化质量”

一年前,上海驷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驷格生物”)入孵新微创源孵化器。驷格生物由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于2020年培育孵化,是一家运用半导体芯片技术,服务生命科学和大健康产业的体外诊断企业,目前规模约20人。

驷格生物之所以选择入孵孵化器,一是考虑到其专业性,二是看中其所能提供的资源,不仅有配套基金,还可与同行、专业人士进行更多交流。更重要的是,驷格生物通过与孵化器共建Bio-IC概念验证中心,帮入孵企业对接技术,从而为企业赋能。这样既能提升入孵企业技术水平,又能完成驷格生物自身的原始客户积累。据了解,为加快技术应用,新微创源与入孵企业共建的概念验证中心,除了Bio-IC概念验证中心、还有Auto-chip概念验证中心、未来光电子技术概念验证中心。

驷格生物联合创始人刘博谈到,过去孵化器一般提供的是一个物理空间,现在建设高质量孵化器,需要为入孵企业提供所需服务,给予基金支持,对接客户资源,加快技术应用,帮助企业更好成长。“现在企业最缺的是钱。”刘博坦言,新微创源成为上海高质量孵化器后,入孵企业能获得更多政府层面的实质性支持,具体落实还在商讨中。

在任佳看来,孵化器的发展从过去注重空间体量、入孵企业数量,转向更注重孵化出的企业质量。“重要的是,要看孵化器孵化的企业,跑出多少独角兽、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 任佳如此评价高质量孵化器。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