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携带有特定基因编辑的克隆猴模型诞生,有助缩短药物研发周期
“克隆猴”技术再迎重大突破,上海科学家团队成功利用克隆技术,采集特定基因缺失猕猴的体细胞,获得了5只克隆猴,并应用于生物节律紊乱的研究。
这是2017年11月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后,体细胞克隆猴技术首次得到应用。它的出现,也意味着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成为可能,药物研发将迎来新型高效的动物模型。
做出上述突破性成果的是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团队。2019年1月24日,题为《BMAL1敲除猕猴表现出睡眠紊乱与精神相关异常》和《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基因敲除猴模型》的两篇系列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中国顶级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2019年1月24日凌晨,两篇系列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中国顶级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
系列研究主要可分为两步,分别用到了基因编辑技术和克隆技术。
第一步,研究团队花了两年多时间,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产生了一批BMAL1缺失的猕猴。
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等密切相关,非人灵长类动物与人类最接近,被视作研究节律紊乱相关疾病机理和诊治手段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这次研究显示,BMAL1缺失的猕猴表现出怕人、避免与人对视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在传统动物模型小鼠身上是很难探测到的。
不过,这批敲除猴作为动物模型还不算特别理想,因为基因编辑有嵌合率差异,加之它们遗传背景也不同。
这时,“克隆猴”技术登场了,研究进入到第二步。研究团队挑选了睡眠紊乱最明显的BMAL1敲除猕猴,采集它的体细胞,利用克隆技术,获出五只BMAL1基因敲除的克隆猴。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介绍,五只克隆猴陆续诞生于去年7月至10月。目前,除了最小的“五宝”年初因肺炎去世,另外四只均状态良好。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真称,这是首次利用青年猴个体体细胞得到克隆猴,也是首次利用携带有特定基因编辑的体细胞得到克隆猴。
最重要的是,此举证明,人类能够在一年内快速获取大批基因、遗传背景完全相同的模型猴,这正是“克隆猴”技术应用于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的现实基础所在。
“这为(在短期内)生产一批无嵌合体的基因修饰猴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克隆猴(模型)对人类疾病研究有重要价值。”有国际同行如此评价。
蒲慕明认为,“中中”和“华华”诞生时,中国克隆猴技术领先国外不过一年,但现在,这个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他还表示,目前克隆效率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也是团队接下去一年的重点突破方向。
眼下,批量化、标准化创建疾病克隆猴模型的新时代已经开启。脑认知功能研究、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与干预、药物研发等将迎来新型高效的动物模型。
尤其对药物研发而言,“克隆猴”技术将有助于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提高药物研发效率,极大地促进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加快中国新药创制与研发的进程。
大规模的应用正提上日程。1月23日,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澎湃新闻现场获悉,双方合作涉及二十几种药物研发,包括脑疾病、免疫性紊乱、代谢紊乱等领域。
蒲慕明透露,半年时间里,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将迁入上海松江临时基地,而两年左右时间,全新的非人灵长类模型上海松江研发基地将在佘山落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