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替利嗪,儿童最长可以吃多久?
原创 儿科严医生 儿科严医生
西替利嗪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
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有效缓解蚊虫叮咬、药物过敏性皮疹引起的瘙痒。
对于一些感染性皮疹伴随的瘙痒,如猩红热、手足口病、水痘和疥疮等,西替利嗪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你看,西替利嗪使用场景十分广泛。然而,它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化学特征,常常让人感到担忧。比如,有些家长宁愿眼看着孩子因为蚊虫叮咬而抓破皮,也不敢给孩子服用。
其实,经过近30多年的使用,西替利嗪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充分验证,即使长期使用也被认为是安全的。
01
西替利嗪的历史
西替利嗪由比利时制药公司UCB Pharma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研发,1987年以商品名Zyrtec上市 。其历史地位体现在公司主页的这段介绍里。
1995年,FDA批准其在美国上市。经过美国本土近10年的使用,西替利嗪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验证。2007年,FDA将其列为非处方药,这意味着老百姓可以自行购买服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BaTjhy8aZw)
尽管西替利嗪在美国成了非处方药,2022年的数据显示它仍是医生处方量最大的抗组胺药(所有处方药中排第43位),超过氯雷他定(排第72位)。
西替利嗪为何受到医生的青睐?
因为它既保留了抗过敏作用,又显著减少了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嗜睡和镇静)。
02
作用机制
药研人员如何让西替利嗪扬长避短?看看它的分子结构,答案便一目了然。
其结构不算复杂。如下图所示,三个板块各司其职。
这样的结构也体现在西替利嗪(cetirizine)的名字中。
前缀“cet-”(西替),来自乙酸(Acetic acid)。
后缀“-izine”(利嗪),来自二苯基甲基哌嗪衍生物(diphenylmethylpiperazine derivative)。
组胺、过敏、抗组胺药
组胺(histamine)是引发过敏症状的主要物质。组胺和其受体结合后才会产生效应。
组胺受体有四种类型:H1、H2、H3、H4。这里的H,取自histamine的首个字母。
(▲Histamine pharmacology: from Sir Henry Dale to the 21st century)
不同受体在身体的分布不同。其中H1型受体分布于血管内皮、呼吸道平滑肌、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
当外周的组胺结合外周的H1受体后,会引发过敏症状,如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等反应,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瘙痒、皮疹等症状。
外周组胺不能穿透血脑屏障,不会和中枢的H1受体结合,不会对神经系统造成直接影响。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就是:抗组胺药结合H1受体,当H1受体被抗组胺药占据后,组胺就无法与H1受体结合,继而无法引起过敏症状。
第一代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通过其苯环结构结合H1受体。
但一代抗组胺药分子量小,高脂溶性,所以容易穿透血脑屏障,会同时作用于中枢的H1受体,导致明显的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嗜睡和镇静。这些副作用对于低龄婴儿可能会引发危险,甚至有致死报道。
而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组胺药,通过结构改造,克服了上述缺陷。
西替利嗪的抗过敏机制
西替利嗪通过其二苯基甲基结合H1受体,竞争性抑制组胺和与H1受体的结合。
哌嗪环使药物结构更加稳定,能够在体内较长时间发挥抗过敏效果,所以每天可以服用一次。
乙酸通过其羧酸基团(-COOH)提供更强的亲水性,使西替利嗪更难穿透血脑屏障(脂溶性高的药物容易通过血脑屏障),显著减少了中枢不良反应。
组胺如何引起过敏症状?哪些因素会触发组胺的产生?组胺和H2、H3、H4受体结合后,又会引发什么效应?
孕妇、哺乳期妈妈能否服用西替利嗪?
6个月内的小婴儿如果需要服用抗组胺药,选择扑尔敏、苯海拉明?还是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
如何确定西替利嗪的用量?(根据体重范围?年龄范围?还是基于每公斤体重精确计算?)
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有哪些区别?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更安全吗?
除了抗组胺药,管理过敏性疾病的药物还有哪些?
这些话题会再写系列文章介绍,本文不再展开。
02
能吃多长时间?
尽管西替利嗪非常安全,但也不能随意服用。儿童服用西替利嗪的疗程基于疾病的类型。
比如急性荨麻疹,或在过敏季节或特定触发因素导致过敏症状时,或蚊虫叮咬引起严重瘙痒时,短期服用就行。
而慢性荨麻疹、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等,可能需要长期服用。喜欢深究的家长也许会问:西替利嗪最长可以吃多久?
早有一些研究评估过儿童长期服用西替利嗪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比如有连续服用长达18个月的临床研究:
1998年发表的这篇ETAC (Early Treatment of the Atopic Child,特应性疾病儿童的早期治疗) 研究,报道了410名1-2岁儿童连续18个月服用西替利嗪,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并且可以有效控制过敏症状。
2001年发表的这篇论文中,有500多名儿童完成了整个研究。
还有连续服用长达3年的临床研究。
尽管西替利嗪在多数国家属于非处方药,尽管临床研究显示其可用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短期和长期治疗,但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嗜睡、口干和胃肠不适,这些反应存在个体差异,而且总体轻微。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长期服用,其疗程和剂量应由专科医生权衡后决定。
03
Inspired by patients. Driven by science.
UCB Pharma公司主页上这句话让我深感共鸣。我翻译为:患者启发,科学驱动。即工作源于患者的需求,并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这或许是它们的企业文化核心。
我们的医疗观也是如此。
患者的病情启发医生去思考、去寻找病因。改善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医生前行的动力;而科学则是临床决策的基石,循证医学和最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化、可靠的管理方法。
药企将患者与科学结合,才能造就一款良药;医生将患者与科学结合,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资料
https://en.wiktionary.org/wiki/cetirizine
https://www.ucb.com/our-company/about-us
https://clinicalmolecularaller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48-020-00118-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34177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981472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2872679/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174227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04302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9452751/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