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学经典】论语·学而篇(一)

2024-10-05 11: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学论语

子曰[1]:“学而时习之[2],不亦说乎[3]?有朋自远方来[4],不亦乐乎[5]?人不知而不愠[6],不亦君子乎[7]?”

学而第一

【注释】

[1]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都指孔子说的话。 [2]学:旧注:学,觉也,效也。觉是觉为人之大道,效是效先觉之所为。时习:时,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在一定的时候”,一说是“时常”。习,温习和练习。旧注:习,鸟数飞也。数,多次反复。为人之学,重在力行实践,须反复练习,如鸟之习飞。 [3]说(yuè):通“悦”,愉快的意思。 [4]朋:古注:同门曰朋。同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5]乐:快乐。古注: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愠,恼怒。 [7]君子:《论语》里,君子是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有时也指在位的人。这里是指前者。

这一章的意思是:孔子说:“学了又时时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恼怒,不也就是一个有德的君子了吗?”

【点评】

这一章中心是论学。《论语》开篇就说学的喜悦和乐趣,可见对学的重视。

“君子学以致其道”(19·7),《论语》所说之学,和现今一般人理解的知识的学习不同,主要是学为人之道。旧注所说的“觉”,是对为人之道的觉醒,对如何才能做好一个人的觉醒,与西方思想中说的“自我觉醒”也不同。这是值得注意的。

这一章三句话叙述学者一生不同学习阶段的感受,“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钱穆《论语新解》)。第一句是说初学时自己从学习中感到的喜悦;第二句是说学习有遇疑难困惑时,有同道自远方来相互切磋,答疑解惑,从中感到的快乐;第三句是说学有成就,不为人所知,而心无愠恼,是君子所应有的态度。

《论语》所说,许多是孔子自身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对这一类内容,不能停留在文字和道理上的理解,必须结合读者自己的经验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懂得。如读本章,对学的悦和乐,一般人常不易体会,而总觉得学是枯燥乏味、劳神费力的苦事。我们要注意联系自身学习的经验来体会孔子学习之乐来自何处,我们如何才能体会到学的乐处。

人生在世,总希望得到他人的了解,为人所知、所用,尤其是在有了一定成就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但是,不为人所了解,或被人误解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一般人常会因此而懊恼,怨天尤人。本章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一生不为人所知,但他做到了“人不知而不愠”。孔子是怎样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我们自己怎样才能也做到这一点?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来源:学习强国]继续滑动看下一个轻触阅读原文

定州法院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国学经典】论语·学而篇(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