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犀牛的夜生活说起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liú)兮。
舒懮(yōu )受兮,劳心慅(cǎo)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月出》
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美人姣好的面庞与婀娜的身姿在皎洁月光的映衬下温柔美好,牵动着少年的心弦……
然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不是月下美人,而是月下犀牛。
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
——尹喜《关尹子·五鉴》
犀牛角弯曲如月,生在双目之前,视线受角之影响,误将角当成弯月,隐喻世人在观察世间万物时总习惯戴上“有色眼镜”。
然而,您有没有想过尹喜为何会以“犀牛望月”做譬喻呢?
明代 犀牛望月镜架及弦纹铜镜一组
观复博物馆藏
众所周知,犀牛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这些地方白天通常非常炎热,所以犀牛会选择在傍晚、夜间以及清晨活动觅食。
入夜后的卡拉哈里沙漠
趁夜色聚集在水坑旁的野生黑犀
古人经过悉心观察,发现这些体型庞大的动物总是在深夜寻着月光谨小慎微地活动,便有了“犀牛望月”一说。
云犀玩月璨含辉,木马游春骏不羁。
——释正觉《颂古一百则》
犀牛抬头望月,普通的天然意象,被浪漫的古人赋予了深刻的哲学意义:禅者之心玲珑剔透如云犀玩月,毫无阴瑕。
自古以来,月亮承载着古人无尽的情感与思绪,“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浩渺星空中,月亮以其阴晴圆缺,柔和光辉,触动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敏感神经。
犀可望月,犀角通月,月寄相思,于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此会情达意的浪漫诗句应运而生。
明晚期 铜犀牛望月镜架
观复博物馆藏
可也正因如此的浪漫,犀牛与犀角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人类毫无克制的贪婪欲望最终导致犀牛在中国彻底消失了。
曾几何时,犀牛也曾遍布华夏。
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推测,公元前3000年至前1100年,也就是新时期晚期和夏商时期,中国整体处于温暖期,北亚热带的北界比现在要北移2.5个纬度,气温也要高出2-3摄氏度。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大量如今仅在亚热带甚至热带才能见到的动物活动于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繁茂的中原一带,比如现今已经在中国灭绝的犀牛……
河南二里冈遗址中有犀牛骨骼出土,殷墟遗址中有犀牛骨出土,安阳出土的商代宰丰骨匕也是用犀牛的肋骨制成的……
商代 宰丰骨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在先秦时期猎获一只威武健硕的犀牛,是何等荣耀,如此之辉煌一定要记录下来。
焚林而猎……获十五兕
——《殷墟文字乙编》第2507片
擒,兹获兕四十、鹿二、狐一。
——《合集》37375卜辞
殊不知,片片甲骨上留下的竟然是中国古代生态演变的物种哀歌,犀牛的噩运从此开始。
殷商时期“焚林而猎”,春秋时期“操吴戈兮披犀甲”,汉唐时期被“圈养”起来的贡犀“海鸟不知钟鼓乐,池鱼空结江湖心”……
西汉 青铜犀牛形灯
观复博物馆藏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本土野生犀牛的身影在漫天血色中渐行渐远,诚然,犀牛在中国的消亡有气候及生态变化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人类的无数贪婪执念。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甚至是“却尘犀”、“辟水犀”、“辟暑犀”、“夜明犀”、“辟寒犀”这些玄幻的说法……犀角的诱惑带来疯狂的杀戮……
据统计,在中国犀牛最后的岁月里,仅1900年至1910年,由云南等地官方、民间共同捕杀后上供的犀牛角就达到300多支……
回溯过往,中国犀牛的种种踪迹,种种传说,已如浩渺烟尘,散落在历史文化长河之中。
中国犀牛已经消失于中国,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还有何脸面讲“心有灵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