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摩托大军千里返乡,澎湃互动体验式H5“暖途”为骑行者助力
年终岁末,又是一年春运返乡时。
有一群辛苦回家的背影,不应被忘记。1月23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推出H5产品“暖途:回家过年 用爱接力”,通过聚焦15名即将骑行回家的务工者,呈现珠三角地区“摩托大军”这道别样风景。
H5“ 暖途” 相关页面这15名务工者,均在广东打拼,怀有强烈的回家团聚愿望,因省钱、便捷、不用抢票等原因,选择骑行返乡。他们的面孔和背影并不陌生,是身边最熟悉、最普通的外出务工者。
离家千里,打工数年,准备于1月23日骑行回家的周家富说,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都在老家生活,他难得回家一次,“很想念家人”。
今年40岁的周家富是广西玉林人,在广东佛山的家具厂打工。为了省一点点车票钱,最近几年他都坚持骑摩托车回家,这意味着他得骑行500多公里,迎面吹8个多小时的冷风。
同样是1月23日,30岁黄永全也将从佛山出发,骑摩托车前往广西桂平老家。黄永全是“摩托大军”的新人,对即将到来的辛苦骑行还有所期待。他之所以选择骑行返乡,主要是“想挑战一下自己”,477公里的返乡路计划骑行10小时。
周家富、黄永全是“摩托大军”中最为普通的一员。近年来,部分珠三角务工人员,放弃过去买票坐车的返乡方式,选择骑摩托车回家,用豪迈的口气自称“摩托大军”。出发前,有人规划路线,统一装备,相互叮嘱;途中,有人负责带队,有人负责断后,相互照应前行;分开后,互道珍重,各自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
顶着寒风骑行,长途跋涉,不管说得怎样诗意、有趣,总归是一件辛苦事。这得和饥饿、疲劳作斗争,幸好一路上都有“暖流”,各地爱心人士在沿途设点,为骑行者服务护航;幸好看着离家的距离一点点减少,归家的急切心情一点点集聚变浓。
郑运宁是广西贵港人,在广东中山工作,两地相距500余公里。36岁的他每半个月跟生活在老家的家人联系一次,聊聊家常,但他有三年没回家了。“心中无比思念。”郑运宁说,今年骑行回家,会带父母去挑他们喜欢的新年礼物。
48岁的刘志坤是位“老司机”,独自一人在广东打工,坚持骑行回家八九年了。打工的地方离家300公里,骑行对他来说是最便捷的回家方式。
纵使骑行万般辛苦,回家团聚的心依旧不变。早在2011年,东方早报就全程记录了在广东打工的汪正年千里骑行返乡,5天4夜连续记录式报道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每年都有媒体用多种方式去关注、记录这一群体。
2016年,澎湃新闻第一次用新媒体传播方式,直播贵州三位青年的1600余公里骑行返乡路。直播让网友如同亲临现场,感同身受,再次引起轰动。此后两年,澎湃新闻坚持用直播的方式,分别全程记录下了贵州青年龙飞、四川青年罗江云的千里骑行返乡之旅。千里骑行返乡,你我再次相约见证。2019年1月底,澎湃新闻将连续第四年直播摩托车千里返乡,全程陪伴熊有诚夫妇前往广西桂林全州县的漫漫回乡路。
年过五旬的熊有诚在“摩托大军”中算是“老人”。他和妻子一同在佛山打工,只有春节才能回家与母亲、子女团聚。熊有诚说,想送给母亲和孩子们许多新年礼物,但骑摩托车不方便带太多东西,只能回老家后再给亲人们挑选礼物。
与此同时,澎湃新闻将联合中国石化为“摩托大军”提供助力加油活动。1月23日起,网友打开H5“暖途:回家过年 用爱接力”,点击“点亮回家路”按钮,即可为选定的骑行者助力加油。平安保险将为本次活动提供支持。
让我们一起祝福那些骑行回家的人,一起为他们助力加油,愿他们一路平安,愿他们新的一年心想事成。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