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研修生手记 | 和社区一起发现本土知识:我的见闻、思考、探索

2024-10-10 13: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来山水之前,我一直抱有一个困惑:单纯地记录、研究一个社区的本土知识,对这种知识的保护,乃至社区的发展、自然的保护,有用吗?怎样发挥作用呢?这个困惑源于我此前的经历。

在学校时,我的学习和研究多多少少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这一议题有关。学习语言学时,我去了山东、云南调查方言/少数民族语言。我记录着它们美丽的语音与词汇,也记录下它们消失的脚步:独特的语言现象在时间和空间的延宕中向普通话趋近,年轻人不再会说方言……我试图说服自己:社会发展就是这样,这无可避免,但同时心中响起一个声音:我真的不能做点什么,来留住这些我所偏爱的本土语言吗?后来我转专业去做传统文化研究,但发现自己所做的事情仍然只是调查—分析—研究,我和研究对象的关系好像两条平行线,互不相交。

在山水成为研修生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或深或浅地参与了云南各个项目地的社区工作。我去了大理苍山西坡的金盏村、云龙天池的保护区以及云南西北角的藏族村子南仁和萨勇等。虽然每个地方具体开展的工作内容有所不同,但都需要深入社区获取有关村子方方面面的情况。其中,我和同事们格外关注社区开展自然体验或其他可持续经营活动的可能性,同时,我也对这些产出是否能实际推动对社区的改变,不断观察与思考着,关于曾经的困惑我得到了一些线索和启示。

南仁萨勇蚂蚁森林保护地,作者参与过工作的社区之一

在社区时,五花八门的信息充斥在我们相处的生活点滴中,比如三月阳春,深红的高山杜鹃开遍山坡。带我们上山的向导大哥把随手捡起的干草草芯一抽,天然的吸管插入花心最深处。我们几个人兴奋地叼着吸管,像一群大昆虫一样,到处找花蜜喝。

再比如九月住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村子里,不下雨的日子整个白天都挂着明晃晃的大太阳,只能等傍晚出门转转。推开门,一股清香混着尘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不知何时门口已经围着玉米堆坐满了人,我和他们打了招呼,顺势找个空位一屁股坐下,边剥玉米,边听他们聊村里的事。

在苍山西坡的金盏村出野外

作者出野外时在高山流石滩上发现一棵苞叶雪莲

在这些过程中,那些闪现的关于本土知识的内容总会触动我敏锐的神经。

“在垮塌的地方种芭蕉,可以固土。”

“核桃皮放到菜地里,可以除草。”

“这个(植物)以前是拿来喂猪的。老一辈说因为它有刺,它的刺能扎死猪肚子里的虫子。我觉得应该不是这样吧,可能是因为里面的什么东西能杀虫。”

某种用来喂猪的植物

除了这样具体的内容,还有深入日常生活的信仰、习惯,比如在南仁萨勇,全村如何劳动、如何行事需要集体决定,立定规则;村子将某座山视为神山,遵守着神山内不能砍树等禁忌。我喜欢这些知识、信仰、文化——它们仿佛带有泥土的气味,带着一个村子的阳光、雨水、汗液、茶香的痕迹。不过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社区的主人们怎么看待这些,因为居民对本土知识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在社区中的传承与发展。

在村里人的世界里,除了本土知识,有另一种极具存在感的知识,它是外来的、“科学的”、 “专业的”,是近一百年来在数理实验基础上发展的现代科学知识。村里人对本土知识的看法,往往与他们对外来知识的看法有关。

我遇到过一位曾接受过相对专业的科学知识和自然解说培训的年轻村民。我给他看植物的图片,他的第一反应是拼命地想这个植物的学名是什么。另一旁,其他人已经说出了这种植物在当地的俗名,但他对此表现出了否定的反应:他摇头,仿佛不太想就接受这个俗名作为答案,最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想不起来学名是什么了。可是,尽管重视现代科学的知识,这位村民并不认为自己能够掌握它。他说他做不来解说和介绍,他讲得没有专家好。

在南仁萨勇保护地开展社区工作

这件事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在社区工作中,假如我要协助村里人做点什么——比如自然体验的向导、解说工作,除了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准备,还需要在观念上鼓励他们对本土知识的表达和认可。

可是,究竟要怎么做才能鼓励、推动社区居民对本土知识的认识,进而产生改变呢?我曾向一位其他组织的伙伴请教,伙伴给我分享了一个案例:中国农业大学的孙庆忠老师曾带团队在太行山深处的村庄王金庄做研究。他们不是单纯地访谈,而是发动村里人一起调查村子的环境、人文等方方面面,一起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毛驴、梯田、水渠等事物如何与文化、信仰相联系。调查的过程中,村里人们一开始不好意思参与,后来越来越主动,有时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桩老故事,就追着孙老师的团队描述。孙老师团队与村民合作将调查成果转化成出版物,并在村里举办了发布会。

原来调查研究可以不是外来的研究者自己去调查,而是和社区的人一起调查,并且尽量让社区更多参与。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查也是可以赋予社区能量的,让社区看到自己的本土文化,提升讲述自己文化的能力。

王金庄的梯田,已入选联合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图源:网络

后来,我又去找其他伙伴请教,逐渐认识到,其实当我们带着某个话题进入社区了解信息时,不管我们是和村里人聊天、调查、访谈,还是做其他事情,都不会只是单向的“获取信息”的过程,而是双向的交流。

譬如,当我们向村里人抛出话题,追问起村里的某些习俗时,村里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这些外人会关注这个?”,从而开始产生更多的思考;如果我们告诉村里人,我们是如何从本土知识、生态文化的角度理解村里的事情的,他们可能会陌生化并重新看待自己的本土文化。如果继续能带动他们一起行动,也许对社区会有更大的影响。

今年六月,我们团队在苍山的金盏村开展了以调查自然教育资源为目的的科学志愿者活动。上一次的金盏村调查是常规的社区访谈,我们和志愿者拿着问卷表走访各家各户,而这次特别的是,经过外部专家榆钱儿的协作,活动有一个设计:在志愿者们分组走访村民家后,每组要把调查到的东西在大白纸上画成一幅地图。比如一条徒步路线沿线有什么植物动物,某个村民家院子的布局是怎样的,每个角落有什么老物件或故事。当晚志愿者向村民反馈白天的发现。

由“外来者”讲述村子的故事,金盏村的村民们都听得很认真。夜色里,前排阿姐的眼神亮亮的。听到什么有趣的地方,比如小时候在哪块石头玩过游戏,人和动物之间的故事等,他们会相视大笑,回忆起自己的生活。

金盏村社区地图分享会

榆钱儿解释说,这一设计的目的一是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看见,二是让他们能够用另一个视角去看待自己的生活——“原来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外面的人看来是这样的呀”。

知识是离不开它的使用者的。我想,也许村里人解说自然与文化的能力,可能就是这样,首先从认识、思考自己的本土文化开始,而这就是行动层面发生改变的第一步,我耿耿于怀的那些大议题“传统文化保护”“社区发展”“利用传统知识保护自然”等等,它们的达成途径之一或许就在这里。

所以现在,我尝试在日常工作中围绕本土知识多加入与社区的交流互动,并花心思设计互动的方式。我的行动会在别人的脑海里引发什么?这无法确知。但是我相信,双向的交流像火花一样,一定会触发一些改变。最后感谢云南团队的伙伴和云南团队以外认识的伙伴,给我如此多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