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人突发心梗昏迷后植入“人工心脏”,如今每天能走万步以上
外出旅游时突发急性心梗,在瑞金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昏迷了23天,心脏受损严重的老绪被植入“人工心脏”,从生死线上拉回来,开启了新生命。
近日,在上海瑞金医院举办的首次“人工心脏医患同行日”活动中,包含老绪在内的12名“人工心脏”术后康复病人现身,讲述他们的患病经历。
“我是这次来现场的所有患者里年龄最大的,谢谢瑞金医院赵强主任团队,给了我一个新选择,开始了新生命。”如今已经73岁的老绪说,当时心脏受损严重的他,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不知道自己会在哪天又突然倒下。而植入“人工心脏”至今,老绪现在每天能走1万多步,骑车、开车,做家务,完全不影响。“前不久我刚去了宁波,爬山虽然有点累,但我觉得高兴,生活和以前一样,全恢复了。”
活动现场。上海瑞金医院供图
在当日前来的患者中,大多有着心衰经历。54岁的肖女士曾心衰严重,稍微一走就气喘、胸闷,人很难受。2024年6月,她成功实施了“人工心脏”植入术。而另一名患者20岁的小何,因扩张性心肌病导致他心衰、心律失常,从而无法正常生活和学习,现如今他成功实施人工心脏手术,并得到瑞金医院广聚善爱(慈善)基金项目的资助。除了小何,当日还有5位在场的患者受益于这一慈善基金项目,得以延续生命。
“此次来瑞金医院参加活动的12名患者中,有肺动脉极重度高压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先脑梗后心梗被救回的患者等,每个患者的救治故事都很坎坷,如果没有手术,他们中大部分人只有一年不到的生存期,而增加一颗‘人工心’,帮助他们重获新生机。”瑞金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赵强表示,当前在临床上,“人工心脏”又被称为左心室辅助装置,其核心部件是如水管三通接头般的金属血液泵,植入体内后代替左心室起“发动机”的作用,把血液从心室抽出,通过管路打入升主动脉,再由升主动脉“灌溉”全身。
“左心室辅助装置在国际上已经经过了3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探索阶段蜕变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并逐渐在我国推广和应用,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带来了新希望。而在瑞金医院,开展了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进行左心室辅助装置的植入,这相较于传统的手术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心肌,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改善远期预后。”赵强表示。
在瑞金医院,人工心脏手术需要多学科团队通力协作,患者在手术前需要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自2023年5月开始至今,瑞金医院已实施近20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手术成功率100%。
瑞金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心力衰竭外科主任周密进一步介绍,晚期心衰患者的救治只有心脏移植和植入人工心脏两种办法,人工心脏的出现,为那些等不到心源的患者、不适合心脏移植的患者,以及需要脏器联合移植的患者提供了新希望,而每一例手术,医生都需要经过严密的患者评估,为他制定最适合的方案。
赵强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衰患者人数持续增长,目前我国晚期心衰患者预估有1600余万人,由于“心脏移植”因供体匮乏而受到严重制约,因此“人工心脏”对治疗晚期心衰变得尤为重要,用人工心脏代替自然心脏的功能是医学界多年追求的目标。
“如果晚期心衰患者出现药物治疗不耐受、反复因心衰住院、反复出现心率失常或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肾功能异常情况,要及时到医院评估,是否考虑进一步手术治疗。”赵强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