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男子网上借钱半年还息150万,借贷宝平台:只提供中介服务
从借款6万元开始,不断被要求偿还高额利息,还不上又被鼓动借款偿还上一笔利息,导致半年间要偿还款项仅利息就超过150万元。
程伟示已还清欠条金额为2317500元。 本文图均为 当事人供图1月16日,武汉人程伟(化名)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几个月来,自己陷入“贷中贷”“息中息”的深渊。停止还息后,同事不断收到催款短信及电话,催债人还曾上门讨债,让他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程伟称,他求助过警方,但因为是经济纠纷,不能立案。
澎湃新闻了解到,程伟所有的借款行为均在线上操作,通过网上聊天达成“协议”,之后还要在一个名为“借贷宝”的APP上“打欠条”。
1月18日,借贷宝客服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平台角色可理解为提供“中介服务”,不直接提供放款,也无法对放款人的违规放款行为进行处理。
10余次滚息超过150万
2017年,程伟因投资不利亏损70余万,其中40万元为外债,一时间,其工资收入无法偿还。
2018年7月,一网名为“宁静(良心)放款”的QQ账号主动联系程伟表示愿意提供借款,正愁资金周转的他向对方借款6万元,双方在APP“借贷宝”上打下欠条。
眼看程伟难以承受,放款人推荐了其他放款人,并鼓动程伟继续向其他人借款、用于偿还上一位放款人要求的利息。“几个月下来,累计向10多个放款人借款,差不多都是9到6这样的利息。”程伟说。
程伟介绍,半年来,他已还清欠条金额超过231万元,其中超过150万元都是放款人要求的利息部分。无止境的催息让其无法承受,几个月来,不仅倾尽积蓄,还欠下同事、朋友100余万元外债。
平台:只提供“中介”服务
自2018年7月以来,程伟陷入连环借贷无法抽身。“就像吸毒一样深陷其中。”程伟说,不断借钱还款他已经麻木了,又怕自己的欠债的事情被同事、家人知道,只有一个人悄悄承担,从未向家人提及此事。因为感觉是自己欠钱,这些债主也都不知道是谁,他也没有想过报警。
到今年年初,程伟已无法还上放款人所要求的利息,只能停止还款。之后,程伟的同事、单位领导不断接到“转告:程伟+其手机号,还钱”字眼的短信,其部门领导还接到过放款人的催款电话。此期间,一名武汉地区的催款人还曾到程伟单位、家中上门催债,蒙在鼓里的家人这才知道此事。
“本来夫妻二人生活不错,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也想过一走了之,但想到还有孩子老人。”程伟有些哽咽。
1月18日上午,借贷宝客服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其对程伟借款6万还息150余万的情况并不知晓。借贷宝不会直接提供任何放款服务,不会向用户或企业出借资金,也无权发起欠条。借贷宝上的欠条是债务双方自行操作的,平台的角色可以理解为提供“中介服务”。
上述客服人员还表示,借贷宝平台不是执法部门,无法追究放款人责任,建议当事人报警或通过诉讼渠道解决。若涉及到平台,平台会按照执法部门要求进行协助配合。并且,平台不会将借款人的通讯录信息提供给他人。
1月18日上午,澎湃新闻致电多名催款人电话,多为关机状态,部分接听者只是表示“不知道”。
湖北中和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雷刚认为,民间长期从事放贷行为,没有得到国家行政机关批准的,是一种非法行为,违反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可向银监部门举报。
对于放款人不断推荐其他放款人的行为,雷刚认为,这是一种乘人之危的行为,并且涉嫌强迫交易。
雷刚告诉澎湃新闻,借款是个人行为,若反复收到催收短信及电话、干扰借款人正常生活,严重损害个人名誉,既是民事上的侵权行为,也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进行治安处罚。对于借贷宝平台,既然有借款人存在“以贷养贷”情况,归还金额远超法律保护的本金和利息,平台应向借款人提示风险,对放款人给予警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