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论】“全员考研”既不现实,也不科学

2024-09-23 17:31
来源:澎湃新闻
社论 >
字号

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已启动,目前距初试时间已不足百日。近期,多所高校内部召开新一轮考研动员会。有的提出“抓住考研关键节点,提升考研成功率”;有的要求“深入了解每一位考研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还有的表示“要动员全体本科生,把考研作为自身发展提升的重大契机”……

高校重视学生考研工作,鼓励准备考研的本科学子积极备考,提供考研信息和建议,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动员全体本科生考研”之类的提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近年来,一些二三本高校出现了“考研立校”倾向,一味追求学生的考研成功率,甚至将其当作招生卖点、办学特色。如今更是出现了动员全体本科生、考研从新生抓起的现象,这不免令人疑惑:所有本科生都适合考研吗?把考研工作提到如此高度,会不会忽略本科教育?

虽然近年来不少高校都在扩招研究生,但毕竟名额有限,“全员考研”必然面临的后果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考上。那么,如果他们的本科学习是以考研为主题的,是在刷题、背书中度过的,缺乏本科教育该有的专业素养提升,以及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经历,进而导致就业难,谁为他们负责?

这背后,当然有应对现实就业压力的考量。在很多学校,本科毕业生继续深造也是算入本科就业率统计的,如此一来,鼓励考研就成为某些高校解决本科生就业的一个途径,但这样做,只是把压力留给了研究生教育。

高校当然应该为考研学生提供各方面的服务和指导,但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考研意愿,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读研,学校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个人兴趣,把选择权留给他们。

其次,高校也应尊重教育规律。本科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教育部曾多次强调“以本为本”。2019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书记校长不是合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

从研究生教育的角度看,近些年学界、业界不乏对“研究生饱和”“研究生学历通胀”的讨论。前不久,兰州大学在校研究生总量首次超过本科生的消息引发热议,其实包括清华、北大、浙大等在内的名校,研究生(含博士生)在校数量都超过了本科生。未来,研究生教育要更加注重质量,也成为社会共识。

而从高等教育的递进关系来看,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必要环节,只有夯实了本科教育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研究型人才。考研不该“高考化”,有人形容如今一些大学生的状态是“刚下高考火线,又上考研阵地”,这显然不是合理的教育生态。

“全员考研”既不现实,也不科学。高校还是要认识到,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教育,都应坚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片面追求考研数量,追求“录取即上岸”,可能已经背离了高等教育的初衷。本着对学生人生负责、对高等教育质量负责的态度,一些高校不妨三思。

    责任编辑:王磊
    图片编辑:朱伟辉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