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四届学术委员会公布
从左至右依次为:杨福东、汪建伟、阮庆岳、林天苗、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龚彦、刘擎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学术委员会是由国内外艺术、建筑、哲学等多领域专家与学者组成的学术审议和决策机构。自2013年成立以来,学术委员会对PSA的事业发展、学术研究、展览安排、作品收藏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并给予原则性指导。学委任期为三年,每人任期不超过两届。
2024年恰逢学术委员会再次换届。在年度会议中,经过推荐——讨论——投票环节,学委们选出新一届候选人共10人(其中4人新任,6人留任)。通过慎重联络、沟通与确认,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四届学术委员会新加入委员为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埃玛努埃尔·考克西亚(Emanuele Coccia)、汪建伟;留任委员为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林天苗、刘擎、阮庆岳、杨福东和龚彦。
PSA第四届学术委员会
委员介绍
安德烈斯·雅克肖像照。摄影:米盖尔·德古斯曼。
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
安德烈斯·雅克(Andrés Jaque)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写作者和策展人,都市和界阈研究领域多层级、跨媒介方法的积极倡议者之一。他的实践专注于探索作为生命、身体、技术和环境交互域的环境。雅克创立了政治创新研究室(纽约/马德里),并领导该机构在研究、批判性环境实践和设计的交叉领域展开工作。2018年,他担任第12届欧洲宣言展(巴勒莫)的联合策展人。2021年,他担任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的总策展人。
安德烈斯·雅克现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和保护研究生院的教授和院长。此前,他曾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和马德里理工大学高级技术建筑学院。雅克的著作包括:《规模的超级力量》(2020 年)、《体量的次方》(2019年)、《跨媒材的/可计算的》(2017年)等。
夸特莫克·梅迪纳
(Cuauhtémoc Medina)
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生于墨西哥城。艺术评论家、策展人和历史学家,拥有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艺术史及艺术理论博士学位,以及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93年起,任教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并担任其艺术研究所全职研究员,哲学系和艺术史研究生部门的讲师。2002年至2008年间担任伦敦泰特美术馆首位拉丁美洲当代艺术收藏联合策展人。
2013年以来,他一直担任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当代艺术博物馆的首席策展人,策划了多位重要艺术家的展览。他曾参与组织、策划多个国际大型展览和艺术项目,包括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墨西哥国家馆项目《我们还能谈什么?》;2012年,担任第九届欧洲宣言展(Manifesta 9)总策展人。2018年他担任第12届上海双年展“禹步”主策展人。
埃玛努埃尔·考克西亚肖像照。摄影:弗兰克·佩兰
埃玛努埃尔·考克西亚(Emanuele Coccia)
埃玛努埃尔·考克西亚(Emanuele Coccia),哲学家、植物学家,是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学院的副教授。他是《植物的生命》(2018年)、《变形》(2021年)和《家庭哲学》(2024年)的作者。他的书籍被翻译成了多种语言。他与诸多艺术家有所合作。近期,他与荷兰摄影师维维安·萨森合作出版了一本摄影理论书《现代炼金术》(2022年);与摄影师保罗·罗维西合作出版《关于光的哲学书信》(2024),以及与亚历山大·米歇尔合作出版的关于时尚与哲学关系的书《形式的生活:哲学或复魅》(2024年)。
他与设计工作室Formafantasma共同导演了动画视频:《橡树》(2019年)和《物质中的天堂》(2021年)。他合作策划时尚展览“一件衣服的多种生命”,以及关于艺术和生态的展览“与所有人共舞”。
汪建伟
汪建伟生于中国四川,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汪建伟一直在探索知识综合与跨学科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尝试使用不同学科的方法去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在知识综合的背景下,以哲学式的质询,实践一种交叉学科的观看世界的方式,并赋予这些实践以形式。为此,其艺术作品呈现多元样式,跨越电影、戏剧、多媒体、装置、绘画和文本等领域。
汪建伟应邀参加了国际众多电影节、戏剧节、艺术展览和重要学术活动。2008年,汪建伟获得了美国当代艺术基金会(FCA)授予的2008年度艺术家奖。
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
鲍里斯·格罗伊斯(Boris Groys)出生于柏林,在列宁格勒大学(圣彼得堡)学习数理逻辑,1981年移民德国,1992年获明斯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是纽约大学俄语和斯拉夫研究教授,也是瑞士萨斯费欧洲研究生中心哲学和艺术史教授。他的策展实践包括:2004年柏林KW当代艺术学院“私人订制”;2008-09年法兰克福Schirn画廊和马德里三月基金会“彻底启蒙——1960-1990年莫斯科的观念艺术”;2008-2009年卡尔斯鲁厄ZKM“媒介宗教”(与Peter Weibel合作);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俄罗斯馆策展人;2012年乌得勒支BAK“作为摄影师的Alexandre Kojeve”;2012年上海双年展联合策展人;2016年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三年展“超越全球”;2017年柏林HKW“宇宙想象力:俄罗斯前卫艺术家”以及“成为宇宙”讨论会。
林天苗
林天苗出生于太原,目前在北京生活、工作。1984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1988年赴美;1989年就读于纽约艺术生联盟学院,此后在纽约以设计师身份工作近7年,1995年从纽约回国,在这一阶段,林天苗成为首批获得国际关注和认可的中国女性艺术家之一。
90年代,“公寓艺术”一度在北京和上海蔚然成风,林天苗在这一阶段的实践中获得了大量经验。1998年,林天苗和王功新共同创建“北京藏酷新媒体艺术空间”。2018年,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了个展“体·统”;2012年,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举办了“林天苗:缠了,再剪开”首次美国大型美术馆个展。林天苗的作品曾在各大国际展览和重要艺术机构展出,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2017年)、濑户内三年展(2016年)、旧金山MoMA(2008年)、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2007年)、纽约MoMA(2007年)、新加坡泰勒版画研究院(2007年)、柏林世界文化宫(2005年)、光州双年展(2002年、2004年)、上海双年展(2002年)、爱尔兰双年展(2002年)、伦敦当代艺术研究院(1999年)、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2001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1997年)等。
刘擎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曾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华东师大历史系、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世界政治与当代政治思潮。发表著作包括《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2000年以来的西方》《中国有多特殊》和《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论域中的西方思想》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美国布朗大学Fulbright访问学者,2017年澳洲昆士兰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23年美国哈佛燕京访问学者。
阮庆岳
曾任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系教授,曾为开业建筑师;除教职外,同时创作小说、建筑评论与策展。文学著作包括《黄昏的故乡》等,建筑著作包括《弱建筑》等30余本。于台北当代艺术馆2002年策展“长安西路神话”与“黏菌城市”,以及2004与安郁茜联合策展“城市谣言:华人建筑2004”。2006年策展“乐园重返:台湾的微型城市”,参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06年与徐明松于台中TADA center联合策展“久违了,王大闳先生!”建筑展、2011年策展“朗读违章”、2012年策展“人民的城市”、2013年策展“城市实验、两个行动”、2014年与曾庆豪于台北美术馆联合策展“未明的云朵:一城七街”城市/建筑展、2022年担任“直行与迂回——台湾现代建筑的路径”展览策展人。
曾获2012年深圳/南方都市报主办第三届中国传媒建筑奖的“建筑评论奖”,2015年杰出建筑师奖等;以及巫永福2003年度文学奖、中央日报短篇小说文学奖、台北文学奖文学年金、联合报读书人文学类2003年度好书奖、《亚洲周刊》2004年十大华文书籍、《亚洲周刊》2016年年度十大小说、两度入选年度散文选(九歌出版社)、及入选年度小说选(九歌出版社)、《诚品好读》“2003注目人物/作家”及“2007注目作家”、入选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小说卷—台湾1989-2003(九歌出版社)等。
杨福东
杨福东,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杨福东从九十年代末起就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无论是摄影、绘画、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多重透视特征,其作品探讨着神话、个人记忆和生活体验中身份的结构和形式,每件作品都是一次戏剧化的生存经历,一次挑战。曾参加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法国里昂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等多个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大展。
龚彦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曾任《艺术世界》杂志主编。
曾策划展览:“普通建筑:第十一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国馆”,“反高潮的诗学 坂本一成的建筑”,“移动建筑——尤纳·弗莱德曼”,“伊东丰雄 曲水流思”,“谜途:时间·空间织毯”、“零食”,“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余友涵”、“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李山”,“身体·媒体”,“她:妮基·圣法勒和沈远”,“挑战的灵魂:伊夫·克莱因、李禹焕、丁乙”,“侯赛因·卡拉扬:群岛”等。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国有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互动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