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核二三:变中求新、走向国际, 底气从何而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中核集团全媒体平台持续开设“高质量发展看中核”栏目,展示交流成果经验,激励全体中核人团结奋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
说到核领域的安装能力,就不能不提到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一路以来,中核二三迎着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一路披荆斩棘。惠州分公司作为中核二三制造板块上的重要一环,积极贯彻落实公司“四大使命”“四大转型”以及二十项深化改革重点任务,紧扣公司“双效提升”“强基增效”主题,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制造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公司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进程,努力实现智能工厂建设目标。
01
稳中求新 不破不立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制造业做强做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
在驶向核强国的征途中,中核二三在核安装领域一路“加速度”。面对新一轮核电批量化群堆建设新高潮,中核二三要求惠州分公司坚持“敢为人先,勇争第一,追求卓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专、人专我转”,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以出众的能力满足“多标准”群堆建设要求。
“创新就是新质生产力,我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破”与“立”中,中核二三积极搭建以自动化、数字化设备为主体的生产线,实现了从人工密集型向智能制造的华丽转身。根据《中国核工业二三公司建设有限公司“十四五”综合发展规划》及“四大使命”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中核二三开始了“制造板块转型升级工作”,按照 “从自动化到数字化,然后到智能化” 的演进升级规律。
2019年,按照中核二三战略部署,惠州分公司重新定位职能,重组机构,开启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2022年3月惠州分公司上报改扩建项目建议书,2023年12月正式投产。惠州分公司定制自动化、数字化核电管道产品制造生产线7条。以科技创新赋能生产制造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公司自动化、数字化、绿色化进程,努力实现智能工厂建设目标。惠州分公司按照智能工厂升级建设规划,在装备自动化上持续投入,引进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设备、开放式管道全位置自动焊接系统、数控切割坡口系统、数控坐标式切割机等各类自动化设备24台,各式机械化设备91台,大幅提升自动化制造能力。惠州分公司集中专业技术力量,统筹推进管道自动焊规模化应用,达成可覆盖全尺寸全规格管道的自动焊施工,目前应用效果显著。
通过近两年的深入推进,已基本完成各主要子项,转型升级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初步建成行业内具有一定先进性的场外集约化制造工厂。
2022年以来惠州分公司大力推进市场开发,积极拓展高附加值核电设备制造业务,取得了核级机械贯穿件制造许可证。2023年惠州分公司新签合同额完成年度目标指标161.52%,实现新签合同额稳步提升。持续深耕中广核设备板块业务,凭借良好的合同履约业绩2023年11月14日成功加入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成为新理事成员单位。
退休多年的员工在参观如今的惠州分公司管道预制车间时,不住连连感叹道:“变化太惊人了!原先需要六七个人的作业线,现在只需要一位员工在屏幕前操作,不仅工人轻松省力,效率更得到大幅提升。”
02
从“胜利之手”到走向国际
如今,中核二三正不断拓展着自己的国际“朋友圈”。在惠州分公司的会议室里,摆放着一只小小的“胜利之手”铜像,这是法国电力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Simone ROSSI送给中核二三的礼物。
时间回到2023年11月,英国核监管办公室官员及NNB公司一行九人对惠州分公司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审核,在监察末次会上,英国核监管办公室官员及NNB公司对惠州分公司给予了“零问题项”的最高评价,表明惠州分公司管理活动和技术标准执行满足了HPC项目的要求。这为惠州分公司承接英国HPC项目管道预制合同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2023年12月初启动,惠州分公司仅用不到2个月时间完成了HPC项目管道预制项目112份中英版管道制造程序文件的编制。2024年4月8日签订《英国HPC项目管道预制合同》后,立即开展焊接、弯管工艺评定制作,仅用1个半月完成了7项焊接工艺评定、9项弯管工艺评定制作,均已获得欧洲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合格证明。
为了能够拿下这一国际订单,中核二三提前布局,做了大量工作。基于英国认证Construction products(CPR)指令和欧盟标准(EU)305/2011,组织开展了英国认证协会(UKCA)的取证工作,从认证类别的确定、差异分析、市场调研,到开工、焊接、检验、文件准备和模拟件制作等各个环节,历时半年,在2023年11月成功获得了UKCA认证证书,这标志着公司产品获得英国市场的准入认证,为中核二三制造板块进入英国市场奠定了基础。
“我们就是要让外方看到我们过硬的技术能力和制造实力,能够又好又快地完成这个项目。”惠州分公司负责人朱黎平说。
“这期间我们遇到太多困难,要克服与英国对接的时差问题,寻找国内外项目的差异项转化成我们可执行的文件,编制项目适用程序……工作量非常大,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连轴转。”负责国际相关业务的吕婷婷说:“但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高效的工作和过硬的实力,让中核二三在法国电力集团声名鹊起,而惠州分公司也成了法国电力集团高层访问中国的打卡点。
“非常感谢今天早上组织的参观,数字化的生产线让我印象十分深刻,我相信中核二三的能力。非常期待法国电力和中核二三共同推动核电产业的发展!”2024年4月,法国电力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Simone ROSSI实地访问完惠州分公司后给朱黎平专门发来消息。
一只“胜利之手”背后的故事,是中核二三在走向国际这条路上,始终笃行不怠,奋力前行。
03
底气从何而来?
中核二三积极探索新思路,加快制造人才队伍培养,从组织变革和市场需求出发,打造了一支懂经营、善管理、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行业领跑”底气从何而来?我们用实际行动回答:品牌建设就是人的建设。
2024年惠州分公司结合劳动生产效率提升指标及施工任务需求,制定并发布了《2024年度人力动员计划》,全年计划人力动员10942人月,采用不饱和人力动员的方式进行管控,适量压减非生产人员,同时将人力动员计划颗粒度细分到月,进一步科学精准管控人力动员。惠州分公司年初制定了2024年培训需求计划,开展各类培训259期,考试整体合格率96.76%。同时,惠州分公司成立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核组,全面负责定级评价工作,积极鼓励技能工人参加技能考核。通过将学习、实践与考核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着力强化核心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
依据长周期培养指标,惠州分公司分别制定有2024年质检人员长周期培养计划、2024年焊接人员培养方案,并按月跟踪长周期指标完成情况。积极通过员工内部推荐,校园招聘,焊接培训学校合作,网络招聘平台等多渠道发布焊工招聘信息,招聘有经验焊工入职;在持证焊工方面通过采取社会招聘有经验焊工进行培训,以缩短培训周期,同时依托南方考点进行高水平培训;在VT取证方面,通过取证人员自主自学、听课学习、考前讨论、考前实操练习等方式,全力提升考试通过率。惠州分公司还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与人工成本控制相结合,有效的促进劳动效率提升,同时有助于实现公司和员工的双赢发展。
设立在惠州分公司的姚军工匠创新工作室作为公司技能人才培养的典范,涌现了一批技能报国的人才如尔基、陈鸿、晏义军、李显耀......为公司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核级焊工,极大地缓解了核电项目对焊接技能人才的需求。尔基,这位从藏区深山里走出来的放牛娃,在参与“国家名片”华龙一号建设中,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当选共青团十九大代表、共青团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近日,他又荣获中核青年五四奖章。这名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的焊接小“匠”,凭借毅力、执着和扎实技艺,已然成长为一名手握焊枪的核安全“焊”卫者。
姚军工匠创新工作室先后培养民用核安全设备焊接操作工资格证书1005项,培养自动焊操作焊工215人,培养核级厚壁管道焊工210人。
惠州分公司探索新思路,加快制造人才队伍培养。通过树立“一盘棋”思想,从组织变革和市场需求出发,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储备,加快培养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标准、规范及管理体系的高素质人才。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惠州分公司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分公司通过建造3.18MkW分布式屋面光伏发电项目等措施实现了电力优保、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的目标。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惠州分公司的运营成本,也提升了惠州分公司的环保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惠州分公司严把质量关,筑牢核安全坚强屏障,注重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对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学习研究,全面提升技术人员能力;积极拥抱新的监管形势,加强核安全文化培育,筑牢核安全坚强屏障。
展望未来,中核二三将传承和发扬66年来的历史积淀,继续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人才培养为支撑,以绿色转型为方向,不断攀登核工业领域的新高峰。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核能利用的大潮中,中核二三将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原标题:《中核二三:变中求新、走向国际, 底气从何而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