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廉政明德苑】清风箴言 | 同僚间应当光明磊落、真诚坦荡

2024-09-22 09: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同官相见,只见颂谀,不见规戒。退后持论,只闻指摘,不闻救正。此官场之恶习也。论往来交际之仪,平人朋友,不如官场之厚,论劝善规过之谊,官场朋友,不如平人之厚。有愧友道多矣。

——清·觉罗乌尔通阿《居官日省录》

同僚之间,如何相处,也是为官必须认真对待的事情。如觉罗乌尔通阿所言,同僚之间,表面上一团和气,只有互相吹嘘,从来不会有所规戒,而背后却只说坏话,不去帮助补救。这肯定是不好的习气。好的官场习气,官员之间互相劝善规过,光明坦荡,既是同僚,也是挚友。宋朝几位著名官员的轶事,可以作为注脚。

宋朝的韩琦与范仲淹,议论大事常常不合,范仲淹往往拂衣而去。而韩琦就从后面拉住他的手说:“希文,国家事便不容商量耶?”和气满面,范仲淹的态度也就和缓下来。

司马光与范镇私交很好,相得甚欢。在国家大事方面,也是不谋而同。司马光说,我与你活着的时候有共同的志向,死了也会列入同一传记。又说,我与范镇是兄弟,只是不同姓而已。但讨论到钟律问题,两人却从来没有共同看法,终身达不成一致意见。所以,君子认为司马光与范镇虽然有很多地方看法相同,但绝不是苟同,在原则问题上也是互不相让、各持己见。

说到同僚如何相处,其实也可以看看王安石与苏轼的故事。王安石和苏轼是北宋中期两位耀眼的明星,不过他们政见相左,在官场上针锋相对。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逮捕入狱,牵连了许多人,择期问斩。王安石毅然向皇帝求情,苏轼最终免遭砍头之刑。后来王安石被罢相,新法被废除。苏轼返回京城,但他为人正直,不和保守派一起对王安石落井下石。总之,像王安石和苏轼,他们政见不同,但并不因政见不同而设计陷害,落井下石。

韩琦与范仲淹,司马光与范镇,苏轼和王安石,是同僚,是朋友,当然也可能是政敌。他们是朋友,却坚持原则,不会轻易苟同对方的观点看法。他们坚持原则,却并不影响私人情谊,哪怕是政敌,也不会想到把对方置于死地,在对方处于危难时落井下石、罗织罪名。

宋朝还有一个刘攽,平生从不背后议论他人短长。别人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他都是当面明说。王安石用事的时候,人们都巴结奉承不及,只有刘攽经常当面指出王安石的一些问题,但在背后从来不对别人说这些。人们都敬服他是一位长者,就是王安石也非常敬服他。

宋朝的尚书李公择,也是遇事强毅,不为苟合。起初他和王安石关系很好,王安石当权的时候希望得到李公泽的帮助。但李公泽甚至比他人更为严厉地批评王安石。王安石经常让儿子王雱告诉李公泽:我们争论的是国事,为什么不存一点朋友之义?李公泽说:“大义灭亲,况朋友乎?”更加坚持自己的看法。

如刘攽、李公择都是光明磊落的官员。当然,王安石在处理与这些朋友的关系时,做得也非常好,并没有因为他们反对自己,就以权势予以压制。朋友是朋友,原则是原则,绝不含糊。

何龙图说:“心口皆是,纯吉之人也,即心口皆非,人犹得而防之。惟言称尧舜,心同桀纣,情契金兰,恨深吴越,誓设山海,变在顷刻。以此而陷同列,诳庸愚,卖亲友,世道大蠹,端在此辈。”正确的同僚关系,当以此为戒。

来源 | 啄木鸟

原标题:《【廉政明德苑】清风箴言 | 同僚间应当光明磊落、真诚坦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