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守护“犀”望,且行且珍“犀”
很久很久以前,华夏大地也曾是犀牛的故乡。
他们栖息在华中与华南一带接近水源的林缘山地地区,我们的祖先根据这些犀牛的体型大小以及犀角的数量给他们分了类——“犀”与“兕(sì)”。
兕似牛,犀似豕。——《尔雅·释兽》
晋代郭璞注曰:“(兕)一角,青色,重三千斤”,“(犀)形似牛,猪头,大腹,卑脚,有三蹄,黑色,二角……”
从现代生物分类学的角度来看,“兕”指的是奇蹄目犀科独角犀属的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或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而“犀”则是奇蹄目犀科双角犀属的苏门答腊犀(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又称亚洲双角犀)。
由左至右分别为:印度犀、爪哇犀、苏门答腊犀
如今,我们将这三种生活在中国的犀牛种群统称为“中国犀牛”。
殷商时期,中原一带气候温暖湿润,大量亚热带甚至热带动物活动于此,塞北张家口的商代遗址中就曾发现过大象遗骸。当时,野生犀牛所能到达的北界甚至可以到达殷墟之北的内蒙古乌海一带,经六盘山往东,过子午岭、中条山、 太行山,直至泰山北侧,绵延一千八百多公里。
犀牛威武强壮,于是,先秦时代的贵族则以猎获犀牛为荣,殷墟甲骨文中多次出现了商王狩猎犀牛的刻辞。
商代 宰丰骨匕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猎获最多的一次见于“《合集》37375”卜辞,“擒,兹获兕四十、鹿二、狐一。”可见,彼时中国犀牛种群之繁盛。
记录获兕四十的甲骨拓片
西周时期,随着农业文明的发展,农耕地带不断拓展,为了避免野兽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周武王在公元前1046年灭商及其附属国后曾下令“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与此同时,犀牛仍然是贵族们围猎的对象,并且,人们会用犀牛坚韧的皮肤制成铠甲。
“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即双重犀兕之皮)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周礼·考工记·函人》
春秋末年,经过数百年的战乱,中国犀牛分布的北界缩小到了渭南山地、汉水上游、淮河流域直至长江下游,可以这样讲,当时中原一带的犀牛几乎灭绝。
范蠡(lǐ)曾在《范子计然》(《太平御览》卷八百九十《兽部二》)中写到过:“犀角出南郡,上价八千,中三千,下一千。”此处的“南郡”所指应该为长江中下游一带。
秦汉时期,中国本土的野生犀牛在中原一带彻底绝迹,然而,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也建立了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秩序,来自遥远南亚、东南亚的驯犀以贡品的方式来到中原。
西汉 铜错金银嵌松石立人牵犀牛
观复博物馆藏
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短暂的贡犀断档之后,唐代,贡犀之风卷土重来,驯犀表演也成为了当时宫廷表演的一部分。
唐代 献陵石犀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中唐时期,气候逐渐转冷,本就生活在热带地区的犀牛难以忍受严寒,“因热而兴,因冷而衰”,衰败的似乎不止是贡犀,唐王朝也跟着没落了。
……
驯犀生处南方热,秋无白露冬无雪。
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岁苦寒月。
饮冰卧霰苦蜷跼,角骨冻伤鳞甲蹜。
驯犀死,蛮儿啼,向阙再拜颜色低。
……
——唐·白居易《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白居易的这首诗里说的便是唐德宗贞元九年(793)环王国献的贡犀,只可惜,这只犀牛没能熬过贞元十三年(797)的寒冬。
唐代 海棠形犀牛望月纹金盏
观复博物馆藏
宋代从宋真宗起,朝廷不再接受贡犀,人们对犀牛的情感也逐渐淡漠;而后的元朝,有关进贡犀牛的记载少之又少。
明初,统治者仍然渴望重建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秩序,于是贡犀又一度兴起,直至明中期逐渐走向低靡;再到清代,犀牛则不再进贡,而本土的中国犀牛更是凤毛麟角,仅在云南零星存在。
明代 犀牛望月镜架及弦纹铜镜一组
观复博物馆藏
1916年,中国最后一头双角犀(苏门答腊犀)被捕杀;1920年,最后一头大独角犀(印度犀)丧生;1922年,最后一头小独角犀(爪哇犀)也在人类的枪刃下永远合上了双眼,至此,我国境内不再有野生犀牛……
犀牛,陆地上除大象以外最大的食草动物,在野外几乎没有天敌,最终,在中国销声匿迹,纵观中国犀牛的消亡史,人类无疑是犀牛最大的敌人,可悲!可叹!
9月22日,是世界犀牛日,由非政府环保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南非办公室于2010年发起,旨在呼吁更多人关注并保护犀牛。
今年的世界犀牛日,观复博物馆携手环保公益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跨界合作,共同组织策划的“同行有你——濒危旗舰物种保护特展”,邀您来馆里共同看文物中的动物,借助史料的考证,挖掘出一件件动物图案或动物造型文物背后的故事。
在这次展览中,您不光能看到与犀牛有关的文物展品,在“太平有象”与“虎虎生威”两个板块中,您还能够欣赏到众多象、虎等动物造型的珍贵文物,以文物溯文明,追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与野生动物紧密相连的交往过程。
时光的长河绵延上万年,很多历史上中国本土的野生动物已经绝迹,幸而不断变化的动物角色与意象慢慢沉淀,最终定格在带有动物图案或动物造型的文物之中。
古人将彼时彼地的情感凝结在一件件器物之中,借动物表达心声,斗转星移,今天,作为后世子孙的我们有幸得以倾听。
倾听过后,我们更要继往开来,保护野生动物,责无旁贷,如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在未来的路上继续与这些地球精灵并肩远行。
保护濒危物种,同行有你,未来可期!
��特别提示:
为了此次新展,我们还特别设计了主题印章一套,欢迎您打卡留念。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