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期监测、独立取样:中国担起大国责任道义,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

澎湃新闻记者 陈沁涵
2024-09-21 08:57
来源:澎湃新闻
大国外交 >
字号

自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一年多来,日方累计完成了8次核污染水排放,超过6万吨核污染水流入太平洋。中国作为最重要的利益攸关国之一,坚决反对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中方同日方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前后进行了10多轮密集谈判和协商。9月20日,中日双方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共识。

中日两国达成的共识有四点,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中国成功推动日方接受核污染水长期国际监测和中方独立取样。

福岛第一核电站

利益攸关国将独立取样监测,补上“最不足的一点”

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据共同社今年8月报道,针对核污水排海的检测和监督,日方声称对核电站附近的海水进行了1000多次快速检测,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符合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在排海过程中,只有日方和IAEA对核污水实施取样监测,去年韩国曾两度派专家团赴福岛考察,只是对相关资料进行检查,未获准对核污水进行取样,无法进行独立验证。

“一年多来,日方排海过程中最不足的一点,就是没有考虑除IAEA之外的利益攸关方的诉求。”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安全研究所所长骆志平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核污水排海事关重大,包括中国在内的邻国提出了独立取样监测的要求,日本没有做出积极回应。我们提出要求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他们的排放进行监督。接下来日方要根据共识切实履行承诺。

此次中日达成的共识已经明确,确保中国等利益攸关国实施独立取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日表示,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下扩大对核污水的监测,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专家将可以采集水样本并对其进行分析。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2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由于现行相关国际机制的局限性,目前对排海开展的评估和监测是不全面的,缺乏透明度和可信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加强,尤其是设立覆盖排海关键环节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其中,实施独立取样监测,才能得到全面真实有效的数据,确保排海风险可控。

“我国独立取样监测是必要手段。”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应急部主任杨端节向澎湃新闻强调,建立更加严格的长期国际监测安排、实现独立取样监测对于确保核污染水监测数据可靠可信具有重大意义。

杨端节介绍,为了客观评价福岛核污染水排放对我国管辖海域的影响,切实保障我国民众的健康安全,2021年起,我国不断强化海洋辐射环境监测措施,在既有海洋环境放射性监测网络基础上,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频次、增加监测点位和核素种类。2021年以来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管辖海域环境介质中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未见异常,总体处于历年涨落范围内。

中日双方下一步还将讨论监测核素种类、检测方法等技术细节,实现全面、有效、可信的长期国际监测。

达成共识不意味着立即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

自从2011年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日本食品进口安全问题就受到关注,随着日方推进核污水排海,自日本进口的水产品甚至是化妆品的辐射问题引发担忧。事实上,中国海关一直高度重视事故导致的日本输华食品放射性污染问题。据中国法院网显示,早在2011年,我国就曾发布《关于禁止部分日本食品农产品进口的公告》等三则公告,对于产自福岛县、群马县等10个地区的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饲料禁止进口,防范日本核污染食品输华。

去年7月,中国海关禁止进口日本福岛等十个地区的食品。对来自日本其他地区的食品特别是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严格审核随附证明文件,强化监管,严格实施100%查验,持续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检测监测力度。去年8月24日核污水排海当天,海关总署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毛宁强调,中日双方达成共识文件,并不意味着中方立即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中方将会继续以世贸组织和中国法律法规为遵循,以科学事实为准绳,以确保安全为前提,在有效参与相关监测活动,实施独立取样并确认结果后,基于科学证据着手调整有关措施。

骆志平认为,恢复日本水产品进口至少有几个前提,一是全面落实共识中承诺的内容。二是确保日方海水、海洋生物、水产品的监测结果是公开透明的。更重要的是要经过我国包括海关、食品监管相关部门对水产品的全面检测。只有在相关的检测数据都符合安全标准的前提下,才会逐步放开进口。

“在辐射防护以及放射安全领域,我国对食品、饮用水、农产品等都有非常严格的放射性核素含量控制要求。经过系统的科学的检测,证明相关含量都符合标准,公众就不必过度担忧水产品的放射性影响了。”骆志平说。

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有助消除中日关系“绊脚石”

早在福岛核事故发生的那一年,东京电力公司就已经在考虑将核污染水排海的选项,酝酿多年,悬而不决,因为既有来自国内渔业、农林水产相关从业者的反对,也面对周边国家的质疑和舆论压力。

日方为了能够实现单方面排海目标,采取了很多外交上的动作,让一些国家默许或者同意日本的核污水排放。

“有些国家出于各种复杂的政治考量,或保持沉默,或采取暧昧态度,并不代表他们认可日方的排海做法。”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对澎湃新闻说,中方作为一个大国站出来坚决反对,推动日方切实履行自身责任,我们在这方面承担起了大国的责任和道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代表了很多沉默的大多数的意见,为一些不愿、不敢、不能发声的小国发声,帮助这些利益攸关方来实现其政治上、安全利益上的诉求和关切。

中日双方共识文件中提到,确保中国等所有利益攸关国有效参与其中以及这些参与国的独立取样监测、实验室分析比对得以实施。这意味着不只是中国单方面参与到国际监测安排。包括韩国、俄罗斯、太平洋岛国等利益攸关方都会参与进来,将有助于对日方整个排海过程形成一个有效的约束和管控。

过去一年多来,针对核污水排海事件,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中,中方的反对态度尤为鲜明,一直坚持同日方就此事进行斗争,两国外交部门以及专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密集而艰苦的磋商,才达成了共识。

项昊宇认为,共识达成本身对于中日关系是一个非常积极、重要的进展。如果未来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有助于改善中日关系的气氛,消除两国关系中面临的障碍,对中日关系的稳定和改善是有利的。

“福岛核污水的问题是中日关系之间的一块绊脚石,如果这个障碍能够消除,未来日本新政府在对华政策方面也会有更大的空间,有利于日方对中日关系做出一个理性务实的判断。”项昊宇指出,近年来,日本对华认知和对中国的战略政策取向,总体上是比较消极和负面的。从根本上需要通过对话、沟通、合作,让日本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

    责任编辑:朱郑勇
    图片编辑:李晶昀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