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三角议事厅|从国家科技奖看长三角协同创新的成果与挑战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首要原则是“坚持创新共建”。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开展高水平科技创新、掌握发展主动权,是长三角三省一市肩负的重要使命。
国家科学技术奖作为中国科技创新领域的最高奖项,提供了观察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情况的重要视角。客观而言,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的表现喜忧参半,成就与挑战并存,亟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以加强区域协同、提升科技竞争优势。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表格由作者整理绘制。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1和2022年国家科技奖暂停评选,图片由作者整理绘制
十年间,长三角持续保有国家科技奖获奖大户地位
2013-2023年间,全国共颁发了2043项国家科技奖,涵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三个门类。长三角在获奖数量方面表现优异,其中特等奖与一等奖收获尤丰。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上海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参与的“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等重大项目就分别获得了自然科学奖与技术发明奖的一等奖。
在自然科学奖方面,长三角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牵头的项目成果特别突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的高校科研机构,如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为该奖项的重要贡献者。
长三角自然科学奖牵头获奖主体。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图片由作者整理绘制
技术发明奖通常是授予在产品、工艺和系统等方面有突出创新和贡献的个人与组织。长三角十年来共获104项技术发明奖,南京、上海、杭州和无锡是主要牵头城市。当地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了大多数获奖项目,企业则多以合作伙伴身份参与。这种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既提升了技术发明的实用性,也促进了产业化。
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图片由作者整理绘制
长三角技术发明奖牵头获奖主体
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在表彰推动科技成果应用的机构和个人。长三角在此类奖项中也表现不俗,10年间共获奖104项。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和医院在这些项目中的参与度也较高。其中,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多个项目还直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宝钢股份等企业也在推动技术应用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表格由作者整理绘制
科技创新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上述众多获奖项目紧密结合长三角地区重点产业和科技攻关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按照学科和国民经济行业进行分类,可以看到长三角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全面开花,展现出强大的基础研究和研发应用能力。
在自然科学奖方面,长三角主要在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数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以材料科学为例,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获2020年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生物医药等领域。生物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项目则多聚焦生命健康,具有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的高应用价值。
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长三角企业的参与度不断提高,获奖团队多为高校牵头、企业合作,研究成果涵盖材料科学、机械工程、食品科学、土木工程等,可应用于制造、信息服务等行业。
长三角自然科学奖涉及学科领域及技术发明奖涉及产业类型。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图片由作者整理绘制
从创新路径来看,长三角区域内外合作并举,更加有利于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产出,并有利于全国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例如,江南大学与浙江古越龙山、会稽山绍兴酒公司以及上海金枫酒业合作的“黄酒绿色酿造关键技术与智能化装备”项目,就获得2017年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东华大学利用其在纺织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联合中原工学院、苏州九一高科等单位,开展“高曲率液面静电纺非织造材料宏量制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荣获2020年技术发明二等奖。此外,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参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牵头的“航天对接机构测试及模拟试验”项目,也获得了2023年技术发明二等奖。
长三角在国家科技奖评选中面临数量和分布双重挑战
尽管长三角在国家科技奖中的表现令人瞩目,但在一些方面仍显不足,创新共同体催生高水平科技成果的积极效应尚未充分彰显。
科技成果数量和全国占比波动较大,优势不明显
从获奖比例来看,长三角地区在自然科学奖获奖数量方面多年来保持20%以上的占比。其中,2016年达到26.19%,为近十年最好成绩;2023年为24.49%,略低于历史最高水平。2019年是唯一低于20%的一年,仅为19.56%。
技术发明奖的占比整体高于自然科学奖,2020年更是创下29.54%的新高,但2023年又大幅下降至13.33%。
科技进步奖方面,长三角在2023年以前占比均在20%以上,2018年达到27.14%的巅峰,但之后逐年下降,2023年仅为19.44%。
2013-2023年三大城市群在三大奖项中获奖占比。
基础与前沿科学方面获奖落后京津冀,技术应用方面珠三角迎头赶上
由图4可见,尽管长三角在获奖数量上处于全国领先,但与京津冀相比仍有差距。尤其是北京,依靠顶尖科研机构和高校,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中科院,长期在自然科学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占据优势,近年来获奖数量呈上升趋势。长三角自然科学奖占比与京津冀的差距自2016年后趋向扩大。而在技术应用方面,珠三角自2017年以来稳步增长,尽管长三角在产业基础和技术应用上起步较早,但珠三角凭借市场导向和灵活的创新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果,长三角面临被追赶的压力。
创新主体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企业创新角色亟待强化
长三角国家科技奖获奖团队多由高校和科研院所牵头,这些机构在基础研究和技术突破上表现突出。然而,在更注重实践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中,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则显得较为薄弱,限制了技术向产业化转化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相比之下,珠三角地区的高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方面的表现明显更加突出。以华为牵头的5个获奖项目为例,比亚迪、中兴通讯等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推动了珠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对比来看,长三角在企业创新活跃度和产学研结合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大城市群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获奖主体。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图片由作者整理绘制
长三角协同成效初显,但跨部门、跨区域合作有待深入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为跨部门和跨区域合作提供了良好平台,但科技创新成效尚未完全显现。三大奖项中,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仍为主要牵头城市,其他地区因科研资源分布不均,参与程度总体较低,难以在重大科技攻关中形成合力。企业参与较少,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尚未成熟,跨城市的产学研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些因素都影响了长三角科技创新的整体表现。
实现更多重大科技创新,长三角需从人才、政策、机制等多方面发力
应对上述挑战,长三角三省一市应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契机,借助《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实施,强化跨区域、跨部门的科技创新协同,整合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着力强化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
建设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提升科创能力的关键所在。长三角应进一步优化高校学科设置,布局国家急需的学科和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指引的学科调整机制,培养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同时,遵循大科学时代的创新规律,加快建立适应科研创新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长三角人才政策与制度,打造全球智慧资源汇聚的创新高地。
加强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做好二者衔接
建议设立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协同开展跨学科基础研究,设立专项基金和奖励计划以鼓励原始创新。可借鉴欧盟智慧专业化战略和德国“科研校园”项目经验,组建以科技攻关为导向的联合研发中心和实验室,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促进多学科协同创新。
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中,重点依托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的科研资源,推动区域间优势互补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同时,继续优化产业链和创新链,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实现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紧密衔接,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创新发展。
积极推动区域内外多元创新主体间的协同
支持长三角区域内外创新主体协同合作,能够有效促进重大科学成果的产出。应在现有生态绿色示范区、G60科创走廊及C9联盟等平台基础上,优先推动“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资源,促进跨区域联合研发和技术攻关。
与此同时,还应利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在产业和科研资源上的优势,建立高能级创新集群,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高地,推动长三角科技进步。同时,结合国家创新战略,利用长三角的开放优势和大科学设施,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与全球科研人员合作,深度融入国际创新网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通过赛事和奖励促进成果产出与人才集聚
建议进一步整合、优化长三角各类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和技术竞赛,吸引区域内外创新主体参与,促进创新成果产出和人才集聚。设立有吸引力的奖项和资金支持,激励团队开展创新研究和技术攻关。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设立专项基金,为获奖项目提供研发经费和产业化支持。
赛事期间还可安排专家评审和行业导师指导,以优化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赛事后搭建成果展示和对接平台,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同时,借助赛事吸引全球顶尖科研团队和人才,发现和培养具有潜力的项目和团队,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本文作者滕堂伟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曾刚工作室(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方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于悦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博士生】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