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类肉每天多吃一口,更容易得糖尿病、心脏病

2024-09-19 1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红肉是营养学上的词,指的是在烹饪前呈现红色的肉类,主要包括猪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动物的肉。

这些肉类之所以呈现红色,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这两种蛋白呈血红色。红肉的特点包括肌肉纤维粗硬、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白肉(如鸡肉、鱼肉等)。

红肉中的营养成分丰富,含有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12、硫胺素、核黄素和铁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

然而,红肉也因其较高的脂肪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而备受争议。

过量摄入红肉可能导致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等健康问题。

那么,红肉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有哪些呢?

1.高脂肪含量

红肉中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

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包括过多地食用红肉,可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这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

2.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是导致血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主要原因。高胆固醇水平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

3.研究证据

多项研究表明,摄入过量红肉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例如,香港大学LKS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小组通过荟萃分析发现,大量食用红肉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具体来说,每天多吃50克加工红肉,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26%,患糖尿病风险增加44%;每天多吃100克未加工红肉,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1%,患糖尿病风险增加27%。

另外的研究也指出,每日摄入100克未加工红肉,心血管疾病风险会增加11%,冠心病风险会增加17%,而2型糖尿病的风险甚至高达27%。对于加工红肉,每增加50克的摄入量,心血管疾病风险将增加26%。

4.烹饪方式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烹饪方式也可能影响红肉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高温烹调的红肉,尤其是煎炸方式,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如杂环胺(HCA),这些物质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其他肿瘤的风险。

5.文化与环境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红肉对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在不同文化和饮食环境中存在差异。在西方人群中,由于红肉摄入量较高且蔬菜和全谷物摄入量较低,红肉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更为显著。

相比之下,在东方饮食中,由于红肉摄入量较低且全谷物和蔬菜摄入量较高,这种关联相对较弱。

虽然红肉富含营养,但其高脂肪含量和饱和脂肪酸含量也使得过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

因此,建议人们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摄入红肉,并注意选择健康的烹饪方式,如蒸、煮、汆等,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同时,保持均衡的膳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