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苏州菱歌掌故

2024-09-19 11: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范健泉 吴文化博物馆

苏州人在称呼家乡时,一般不会直呼其名,多以姑苏、吴中等地名代称,也会用吴阊、鹤市等物名代指,“菱歌”在诸多别名中,显得清雅脱俗,让人耳目一新。

《陶穀赠词图》(局部)唐寅 明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菱”是一种遍布江南的水生植物,为何能代表苏州?其背后是水菱与吴地数千年的渊源。

芰菱其物:两角为菱,四角为芰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菱的果实磨成粉熬粥,能温养肠道清热解毒;两角紫皮的菱可以食用,江淮以及山东的百姓,在荒年把菱角当主粮;经常吃菱角有益身体,可以补气健脾,解宿醉;菱壳能止泻、止血,治疗痢疾、胃溃疡等病;菱叶能够清热解毒。浑身都是宝的菱,自然会获得苏州人的青睐。

《仿仇实父采菱图》王翬 清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汉语大词典》中,“菱”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呈棱形,花朵很小为白色,果实有硬壳,形状像元宝,适合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沼泽地,广泛分布在中国南北各地水域,太湖与珠三角地区有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日】 毛利梅园 《梅园百花图谱•菱》

(出自 汤欢:《古典植物园》,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苏州大作家文震亨在描绘文人生活的著作《长物志》中专门提到“菱”:

两角为“菱”,四角为“芰”,吴中湖泖及人家池沼皆种之。有青红二种:红者最早,名“水红菱”;稍迟而大者,曰“雁来红”;青者曰“莺哥青”;青而大者,曰“馄饨菱”,味最胜;最小者曰“野菱”。又有“白沙角”,皆秋来美味,堪与扁豆并荐。

苏州人有种植菱的传统,按照颜色分青、红两种。早熟的红菱唤作“水红菱”,晚熟的是“雁来红”;青色的叫“莺哥青”,个头较大的名“馄饨菱”,个头最小的叫“野菱”。秋天时手拔嫩菱乃苏州人乐事。

《蔬果图》(局部)顾洛 清 弗利尔美术馆藏

苏州人很早就有吃菱角的习惯。距今6000年的草鞋山遗址出土了菱角,说明吴中人民在有文字记载前已经和菱结缘。不同于今人将菱角视为零食,宋代官府曾把菱角当做主粮征税,苏州人范成大为此作《四时田园杂兴》: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采集水里面的菱角,不需要用到耕犁与铁锄,可菱角尖锐容易戳破手指流血。很多百姓无力购买土地,只能在水边劳作,未曾料到仍然要被征税。

《书并绘沈周诗意图》(局部)钱维城 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两代,江南百姓曾将菱角当成主粮,精心栽培种殖。明代苏州画家杜琼曾经描绘秋天菱角成熟,妇女划船采摘的场景。由于朝廷征收的池塘税轻于田税,采菱收入甚至反超种粮,成为农家的主要赢利点。

除果实外,菱的花朵也别具特点,有着“向月而明”的习性,白天半开半闭,到晚上全力舒展,像月光下的雪反射出光彩,瑶池分水种菱花,香能满人间。

与苏州颇有渊源的曹雪芹对菱花颇为偏爱,金陵十二钗副册唯一点明的女子即姑苏人香菱,其出场时有诗: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通过对菱花的描写,揭露香菱凄惨的身世。香菱本名甄英莲,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娇生惯养,被捧在父母手掌心上,却在一次元宵佳节后,被人拐卖,变成了漂泊的菱花。曹翁对菱花见解深刻独到,在《红楼梦》第八十回中,借香菱之口,说道:

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都是有一股清香的;但它原不是花香可比,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哪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

菱花、菱角散发出一股清香,需要人心平气顺细细体味。在半夜静静开放散发香气的菱花,似乎是一个不争不抢的隐士,菱香藕脆家家有,几人堪赏。

菱是江南随处可见的事物,浑身上下从叶到花,从根到果都有实用价值。它从六千多年起,就陪伴苏州人,成为日常的水果兼备灾粮,更用清灵小花,点点微香装点生活。

菱歌清唱不胜春:民歌情歌,苏州意象

除了吃菱,采菱时所唱的民歌称为“菱歌”,乃吴地民间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从民间至庙堂的转变过程。

最早在诗歌中记述菱的是楚人屈原,其作品《离骚》有“制芰荷以为衣兮”的诗句,“芰”是四角的菱。“芰荷”是两种植物,生活习性不同,宽大的荷叶会遮蔽阳光,阻碍菱的成长,不能共生。屈原把两者并提,让后世学者文人在创作时,芰荷联用,造成共生共荣的感觉,乃古典文学的常见典故。

在诗歌中明确提到“菱”的是楚人宋玉,他的《招魂》有“涉江采菱,发扬荷些”的诗句,此处的“采菱”又和荷花联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人对采菱的集体记忆,此时楚地已经东扩至吴地,不知宋玉的诗句针对何处所发?

《写生花鸟图》(局部)牧溪 南宋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时的菱歌尚属民间范畴,劳动者在挥洒汗水之余,唱歌解乏。这种用歌曲释放压力的方式在民间颇为盛行,比如流行于南方的采茶歌,也起源自茶农忙里偷闲的解闷。

到了六朝时期,菱歌从民间走向宫廷,从劳动之歌变成爱情之歌,世家大族和皇亲国戚争相吟咏创作。南梁开国皇帝萧衍就作过《江南弄•采菱曲》: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摇首红颜兴。

桂棹容与歌采菱。歌采菱,心未怡,

翳罗袖,望所思。

“江南稚女”“珠腕绳”“金翠”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女子的娇美和服饰的华丽,充满着一种华丽艳美的气息。“歌采菱,心未怡”,女子在采菱时,表面欢歌笑语,内心暗藏忧愁,产生对比冲突,增强诗歌情感。这是一首非常明显的情诗,“心未怡”“望所思”在描绘一位深陷情网的江南女子盼望爱郎,想与之朝夕相处。“江南”二字似乎在把菱歌与江南绑定。

《采菱图卷》(局部)沈周 明 上海博物馆藏

萧衍的儿子梁简文帝萧纲也作过《采菱曲》: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

“菱花落复含”表现了菱花的生命力,即使花瓣落下,依然含苞待放。“徘徊”表现了人物的犹豫,可能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可能是对未来的不确定。这仍然是一种情歌手法,通过女子的犹豫展现对爱情的小心翼翼与迷惘。

跟梁武帝、简文帝同时代的苏州诗人陆罩,也写过《采菱曲》:

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密。

转叶任香风,舒花影流日。

戏鸟波中荡,游鱼菱下出。

不与文王嗜,羞持比萍实。

“戏鸟波中荡,游鱼菱下出”,通过动态的描写,展现了水鸟和游鱼的活泼,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羞”字似乎带着女性娇羞的情绪,给全诗覆盖上情诗的底蕴。“参差杂荇枝,田田竞荷密”等句中的爱情色彩下降,更多描绘外部景色,渐渐摆脱宫体诗的内容,慢慢探索新的意象。

【清】 潘振镛 《采菱图》

(出自 汤欢:《古典植物园》,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到了唐代,菱歌从情歌转变成苏州的象征。李白是这方面的先行者,其作品《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菱歌”传达了李白对苏州美景的赞美和对旧时光的怀念。“曾照”两字将读者的思绪带回到古代吴王的宫殿,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荒凉形成对比,引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此诗已经走出六朝宫体诗范畴,将更多思绪投放在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咏怀上。由于该诗的苏台、旧苑、吴王宫都是苏州城内的景观,“菱歌”也开始变为姑苏代名词,被后世文人所认可。

李白之后,晚唐诗人陆龟蒙更是大力创作诗曲歌颂家乡苏州,代表作有《南塘曲》:

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

闲临烟水望,认得采菱船。

通过“妾住东湖下,郎居南浦边”开篇,直接表达了男女主人公两地相思,奠定情感基调。“认得采菱船”一句,通过细节的捕捉,表现了两人深切思念,即使在茫茫水面上,也能一眼认出对方的船只。这首诗回归了菱歌情诗的本质,语言朴实动人。东湖、南浦都是苏州小地名,加深了菱歌的地方属性。除《南塘曲》外,陆龟蒙的《润州送人往长洲》也是典型:

秋来频上向吴亭,每上思归意剩生。

废苑池台烟里色,夜村蓑笠雨中声。

汀洲月下菱船疾,杨柳风高酒旆轻。

君住松江多少日,为尝鲈鲙与莼羹。

开篇以秋天作背景,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又用“月下菱船”展现江南水乡夜晚的宁静与生动。诗末用“鲈鲙莼羹”加深苏州印象。该诗的长洲、吴亭、废苑等地都是苏州地名景点,鲈鲙莼羹更是姑苏招牌名菜,这些词汇连带着把菱歌变成吴中特色。

《采菱图》赵雍 元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种把菱歌与苏州绑定的行为,随着姑苏诗人的不断创作,渐渐变成大家的共识。浙江人陆游在写菱歌一词时,就不自觉的谈及苏州,比如他的《登拟岘台》:

憔悴思吴客,凄凉拟岘台。

一年秋欲到,两鬓老先催。

袅袅菱歌断,翩翩水鸟来。

倚阑哦五字,未稳莫轻回。

“拟岘台”是江西的景点,陆游偏要以思吴开篇。“倚阑哦五字,未稳莫轻回”,“五字”估计是“未稳莫轻回”,联系上面的“袅袅菱歌断”,这些似乎都把陆放翁与苏州紧密联系在,营造出苏州是故乡的感觉。

随着时间的流逝,菱歌与苏州逐渐绑定,成为文人圈的共识。写苏州就不能只说苏州,要提菱歌清唱,要提采菱船归,要提游鱼菱下。

总爱乌菱秋味:苏州城内的菱迹

苏州城中许多地名与菱有关,比如戏曲理论家“吴梅”故居所在的蒲林巷,也可称作“蒲菱巷”;洞庭东山附近有一个菱湖,相传吴王曾在此种菱角,故得名;城外还有一处面积达四百余亩的池塘唤作“菱荡”,还有菱塘浜、菱塘桥、菱池等地名。

在众多与菱有关的事物中,铜镜和园林跟菱关系颇为紧密。

菱花形铜镜始于汉代,一直绵延到明代,历经上千年的演变。最初的菱花镜能够透光,阳光穿透镜背,将镜面上的花纹打在墙上,形成一种类似菱花的光斑。南北朝文学大家瘐信在《镜赋》中提到这一特点:

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镂五色之盘龙,刻千年之古字。

山鸡看而独舞,海鸟见而孤鸣。临水则池中月出,照日则壁上菱生。

“照”“镂”“刻”等字,表明工匠把镜子打磨得非常光滑。“照日则壁上菱生”表明菱花不是镜子的形状,而是光照穿透镜背在墙面上形成的特殊光斑。

八瓣菱花形铜镜 唐 吴文化博物馆

到了隋唐时期,铜镜步入鼎盛阶段,出现各种式样的纹饰,其中菱花纹占了大头。吴文化博物馆中就有一件“八瓣菱花形铜镜”,镜身周围有八瓣菱花,背面中央嵌一圆钮,钮下有孔,分内区与外区。外区的花瓣分布着八组连枝花叶纹和蜻蜓纹。内区则装饰着四只展翅飞翔的鸿雁,其间以卷草纹相隔。这种菱花镜是唐代常见的一种样式,在苏州地区多有出土。随着菱花镜的流行,唐代出现专门歌颂镜子的诗文,比如《唐镜铭》:

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

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

冬朝日照梁,含怨下前床。

帷寒以叶带,镜转菱花光。

会是无人觉,何用早红妆。

“照日菱花出”沿袭庾信的“照日则壁上菱生”。“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描绘了官员在镜前审视自己的装束,女性在镜前精心打扮,反映了古人对自身形象的关注。此后的诗句均以女性的视角,展现其受到丈夫冷落而哀怨忧愁的心情。这首诗通过对菱花镜的描写,折射女性的生活状态以及内心世界。

到了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特别提到房间用镜:

镜,秦陀、黑漆古、光背质厚无文者为上;水银古花背者次之。有如钱小镜,满背青绿,嵌金银五岳图者,可供携具;菱角、八角、有柄方镜,俗不可用。轩辕镜,其形如球,卧榻前悬挂,取以辟邪,然非旧式。

在文震亨眼中,镜子越老越好,没有纹饰的为上品,有纹饰的稍显瑕疵。菱角镜在其眼里俗不可耐,这背后可能是菱角镜已在苏州普及,成为民众日常用品,物以稀为贵。

苏州 拙政园 菱花窗

除镜子外,苏州园林里面的窗户与菱花也有极深的关联。计成在《园冶》中提到:

古之户槅(gé),多于方眼而菱花者,后人减为柳条槅,俗呼“不了窗”也。兹式从雅,予将斯增减数式,内有花纹各异,亦遵雅致,故不脱柳条式。

“户槅”就是窗户上用木条做成的格子。明以前大多用菱花形状的格子,后来的人简化为柳条样式,两种样式没有高低上下之分。现存的苏州园林内部也大多采用方菱形格子,可以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从菱花格子往外看,可以开阔视野,将院内景色尽收眼中。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也记载有菱花与窗的内容:

用木为粗格,中设细条三眼,眼方二寸,不可过大。窗下填板尺许,佛楼禅室,间用菱花及象眼者。窗忌用六,或二或三或四,随宜用之。

文震亨认为佛楼禅室中,可以使用菱花形状。他忌讳使用六这个数字,觉得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两个、三个或四个窗眼。这一观点恰好暗合“两角为菱,三角四角为芰”,可能也是他同意采用菱花格子的原因。

菱花镜与菱花窗都能透过光线,照射出真实景象。苏州人对菱花的热爱估计也是源于这一特性。通过菱花的映照,苏州城内数千年的变迁仿佛就在眼前,其未来也像墙壁上的菱花一片光明。

结 语

苏州人对菱有着一种偏爱。他们有着数千年食用菱角的历史,有着两千多年唱菱歌的传统,有着千多年照菱花镜的习惯。菱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环。苏州文人也用诗歌反映了爱菱的传统。今日在想到菱歌一词时,他们是否思念起家乡,回味菱角甘甜可口的滋味。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版。

2.【明】文震亨:《长物志》,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3.【明】计成:《园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

4. 汤欢:《古典植物园:传统文化中的草木之美》,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

5. 耿曙生:《太湖地区的原始文明》,《苏州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6. 徐媛:《汉语植物异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8届博士论文。

7. 惠富平,曹颖:《明清时期太湖地区菱的种植》,《中国农史》,2015年第5期。

8. 林崇华,刘曌:《〈园冶〉中苏州园林艺术漏窗的浅析》,《艺术科技》,2017年第7期。

9. 高次若:《菱花镜小考》,《人文杂志》,1993年第6期。

10. 冀和:《关于唐代“菱花镜”之管见》,《东南文化》,1998年第1期。

11. 姚晨辰:《苏州博物馆藏古代铜镜》,《收藏》,2014年第9期。

12. 王玙:《南方地区出土宋元明铜镜研究》,吉林大学2022届硕士论文。

13. 初衣胜雪:《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古诗赋五首,谈谈菱花和菱花镜》,源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5855291748056858&wfr=spider&for=pc统筹:吴文化博物馆

技术支持:苏州多棱镜网络科技

原标题:《苏州菱歌掌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