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市血液中心:成分献血临床需求大,社会知晓度仍很低

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毛思予
2019-01-19 20:0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来自宁波的无偿献血志愿者于1月1日来上海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  上海市血液中心 供图

社会对于捐献全血非常熟悉,但对于捐献成分血却知晓度很低。

2019年1月19日下午,2018年度上海成分献血者表彰会暨第七届无偿献血创意发布活动在沪举行,634位常年参加成分献血的个人获得表彰,持续参加成分献血的8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同时获奖。该活动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红十字会主办,上海市血液中心承办。

上海市血液中心方面介绍,目前18-40岁人群是无偿献血的主要人群,占比90%。无偿献血包含全血和成分血,目前后者的知晓度仍然很低,成分血如血小板,储存时间仅仅为5天,需求量却在逐年增长。

据介绍 ,单采血小板是最重要、最常见的成分献血方式,对于白血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输注血小板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手段。2018年全年,上海全市共入库单采血小板51774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

大学生是成分血捐献主力军

陈宗杰是东华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也是国家男子旱地冰球队队员,他表示很荣幸成为无偿献血志愿者的一员。

2018年9月7日,刚刚参加完“2018韩国济州岛国际旱地冰球公开赛”回来的陈宗杰,就冒雨来到上海市闵行区梅陇爱心献血屋参加成分献血。10月26日,他又在学校捐献了全血400毫升。

21岁的他在大学3年里共捐献血小板38单位,全血600毫升。谈及为何参加无偿献血,陈宗杰说:“只因感恩”。

陈宗杰还在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得了重度贫血,经过长期治疗,输了很多他人捐献的血液,妈妈才逐渐痊愈。这让陈宗杰第一次对“血液”产生了敬畏之情,也意识到了血液对于人体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就萌生了长大以后要参加无偿献血的念头。

为了保持健康的体魄、定期参加成分献血,陈宗杰除了参加旱地冰球队日常训练外,还爱好篮球、乒乓球、跑步等运动。每次为了参加献血,从学校到梅陇爱心献血屋需要一个半小时的公交车程,但他并不觉得辛苦,他表示,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挽救他人生命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只要我能献血,会一直坚持下去。”陈宗杰说。

上海市血液中心方面介绍,当前,大学生已经成为成分血捐献一大主力军。

自2013年起,在上海市教委大力支持下,上海市血液管理办公室与上海市血液中心共同启动了成分献血高校行活动,迄今已走进18所大学,仅2018年就举办了16场高校成分献血活动,682位同学报名,成功捐献478单位血小板,27单位全血。

成分献血需求大但知晓度低

201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上海市献血条例》颁布实施20周年,“20年来,我国的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上海的无偿献血工作也持续稳步提升。”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陆韬宏说。

上海市血液中心社会事务科医生谢东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无偿献血不仅仅包含捐献全血,也包含捐献成分血,目前捐献全血占绝大部分,“社会大众对于捐献成分血没有太多的了解,成分血需要通过血液成分单采设备采集。捐献时只采集献血者血液中的某一种成分,比如血小板、红细胞或粒细胞等,再将其他部分输回人体内,捐献成分血如血小板,一周左右即可恢复。”

单采血小板是最重要、最常见的成分献血方式,对于白血病、恶性肿瘤放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患者,输注血小板是重要的治疗手段。统计显示,2018年全年,上海全市共入库单采血小板51774单位,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1%。

“相比逐年增长的社会需求,单采血小板的捐献仍然不够。”谢东甫说,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全球血液安全与可得性报告》提示,临床对于成分献血的需求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2017年上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DP)已超过12万元,对照国际上相应经济社会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每年每千人口可能需要血小板3.54单位,照此预测上海每年需要的血小板可能超过8万单位,因此还需要更多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市民加入到成分献血者的队伍中来,为上海的患者获得高质量医疗服务提供血液保障。

谢东甫表示,血小板的储存时间仅为5天,一方面是由于血小板自身寿命短;另一方面,血小板需要常温储存,因而储存时间更短。“临床上对血小板需求很大,我们也会科学合理进行库存管理,尽可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往临床,绝不浪费宝贵的血液资源。”

    责任编辑:韩晓蓉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