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后会无期》这个伏笔,韩寒埋了十年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歌曲《后会无期》中的这句词广为人知。但鲜为人知的是,沉入海底的这艘船名叫“里斯本丸”号。
1941年12月,历时18天的香港保卫战以盟军的失败告终,日军占据香港。1942年10月2日,日军押解英军战俘的“里斯本丸”号行至中国舟山东极(青浜岛)外海时,被美国潜艇的鱼雷炸沉,一千多名英军战俘跳入海里逃生。东极渔民见此情景,自发摇着小舢板,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地驶向大海把战俘们从水中救上船,展开了一场东极大营救。
随着电影《里斯本丸沉没》的全国公映,这段尘封了82年的历史再次被揭开......
二战期间,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以后,日军随即大举进攻香港。当时防守香港的英军仅有15000人,包括匆匆组建的加拿大援军和香港义勇军等。在日军的猛烈攻势下,香港守备部队只坚持了18天,就宣布投降了。
1941年圣诞,保卫香港的几千名英国士兵成为战俘。
1942年九月底,日军将这群英国战俘中的1834人送上货船“里斯本丸”号,意图将他们运往日本成为劳工。
“里斯本丸”号全长约116米,宽约18米,载重量是7152吨,它原本是一艘大客轮,1940年在巴西被改装成货轮之后,被日本军方征用。货船的主人即船长名叫Kyoda Shigeru。
船上共有 7 个货仓,第一、第二层改造成简单铺位,用来运输战斗部队,曾数次往返菲律宾和中国台湾运兵。
本次历史事件发生时,各个船舱入住人员情况如下:
船首的1号舱挤着362名英国海军战俘,2号、3号舱和底舱分布着1077名英国士兵战俘,4号舱有355名英国炮兵战俘,这些船舱都非常拥挤,生存条件极差。
4号舱下层是煤舱,上层是军官舱。约20-30名体弱或病患战俘被安置在前甲板,条件相对较好。600多名日军士兵住6号、7号舱,百余名军官和警卫队住船桥下客舱,条件较好。
1942年9月27日,日军征用货船“里斯本丸”,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800名日本士兵,加上日本人从香港掠夺的大量布匹、食品、火炮和军用物资等从香港shamshuiipo营地的码头出发,目的地是日本。船上总共有4艘救生艇、6条救生筏,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
10月1日,里斯本丸号途经浙江东极岛附近海域。美国“鲈鱼”号潜艇指挥官误判里斯本丸号为运兵船,接连向其发射了数枚鱼雷。其中一枚鱼雷命中燃料舱,致使里斯本丸号丧失动力,开始缓缓下沉。
10月2日上午8时多,经历25个小时,里斯本丸号沉没。期间,日军将所有英军战俘封锁在船舱底,用木条和帆布钉死舱门,甚至对逃脱船舱、掉落海中的战俘展开枪击,企图将战俘埋葬在这片海域。
危难时刻,东极青浜岛和庙子湖岛上的200多名渔民挺身而出。他们压根不知道落水人员是谁,却冒险在日军眼皮底下出动46艘小船,往返65次,冒着枪林弹雨,将384名英军战俘救助到岛上。
中国渔民的义举,改变了日本人对战俘的处置计划,他们开始打捞幸存者,并上岛搜捕获救俘虏,并将其押运到日本。
在日军的严密搜查下,渔民们还是冒死救下了3个英国人。在15位渔民的护送下,他们辗转数月到达重庆,被英国驻华使馆接回。他们在重庆通过广播公布了“里斯本丸”号船沉没事件的真相,揭露了日军虐待俘虏的暴行。遗憾的是,当时战争态势胶着,并没有官方的文书档案留存下来。
最终,里斯本丸号上的1816名战俘,幸存763名,不到出发时的一半。而船上的日本兵、船员被日军派船营救,仅死亡3人。
中国渔民的救援行动,展现了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国籍和种族的界限,体现了人类面对苦难时的同情和互助。
战后,与“里斯本丸沉船”有关方面的诸多信息不断增多,使该事件逐渐明朗化。随着香港审判日本相关战犯终结,英国政府开始考虑答谢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问题。
1948年4月12日,英国驻华大使馆在南京致函中国外交部次长叶公超,陈述英军战俘搭乘“里斯本丸”号遇难过程,表明英国政府已专门准备一笔款项赠予渔民。1949年2月,香港方也准备了奖金和机动渔轮作为谢礼。遗憾的是,因战乱干扰,最终两方赠礼均未能兑现。
2009年7月23日,东极历史文化博物馆开馆,展厅面积450平方米,分为“里斯本丸”沉船事件纪念馆、民俗民风馆和渔民画馆三个系列展馆。
这段历史不仅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揭露,更是对人性光辉的彰显,虽不是改变二战大局的重大节点,但值得被铭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