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说话≠聊天,和孩子聊天的这些技巧,你真的懂吗?

2024-09-26 12: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情景1:

爸爸:闺女,今天在学校怎么样?

闺女:还可以。

爸爸:有没有开心的事情发生?

闺女:还可以吧。

爸爸:那,有没有不高兴的事情惹你生气,跟爸爸说说。

闺女:还可以,都还可以。

爸爸:这个还可以让我怎么说呀?

情景2:

妈妈:儿子,新来的老师怎么样?

儿子:不知道。

妈妈:你的老师你怎么不知道?

儿子: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妈妈:你这是什么态度?我想和你好好聊天,你张嘴闭嘴不知道?啥意思呀你?

以上对白是不是很熟悉?如果是,就证明你还不会和孩子聊天。

很多父母试图和孩子沟通,但孩子总表现出抵触情绪,哪怕只是聊一些普通小事。时间长了,父母对孩子的了解越来越少,也越来越不明白孩子整天都在想些什么。这样下去,等孩子到了青春期,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管教了,于是亲子冲突不可避免。

01

孩子不愿意跟我们交谈,是由于他预见到可能产生的痛苦情绪,而做出的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行为。

孩子不跟我们交谈,是因为他生气了,或者觉得丢脸,或者害怕我们批评他,又或者交谈并不能让他好受些。一般来说,我们问孩子的问题,在孩子听来,是有弦外之音和背后暗示的,直觉告诉他那些听起来很中性的问题其实都是坑,他会怀疑我们这么问的用意何在。

孩子不愿和家长交谈的四个基本原因:

1.谈话次数太多

孩子抱怨“谈话次数太多”,其实是担心谈话会让他再次体验到糟糕的感觉,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某个时刻,他已经经历了坏情绪,此时坏情绪刚有所缓解,他不希望这种平衡被打破,而“谈论痛苦,那一刻你会再次觉得痛苦”。

2.我没有问题

孩子不愿意和家长深层次聊天的原因,可能是害怕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例如,父母生气地问:“你是怎么回事?”或责备孩子:“你真差劲。”这时,孩子沉默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得表现出羞愧的样子。

如果父母的问话中隐含着父母觉得孩子的问题很严重,孩子会立即警觉起来,不愿意再聊下去。如果父母告诉孩子,虽然你有很多问题,但是很多孩子都有这种问题。这时,孩子通常会明显放松下来。

3.反抗和争辩

孩子也会用拒绝谈话作为抗议或争辩的手段。每一次被批评或预见到被批评,都会激起孩子心中的防御意识,每一次情感伤痛都会让孩子的保护壳变得更硬一些。如果父母经常批评孩子,孩子通常不会再与父母交流。

在许多家庭里,批评、争吵和无结果的争论成为常态,孩子形成了防御习惯,当家长表示想聊聊时,孩子预见到可能招致批评,于是拒绝与家长交谈,这其实是在表达抗议。

4.聊天没用

有些孩子坚信和父母聊了之后,不会有任何帮助。他们以前曾与父母沟通过,努力解释自己的情绪,传达感受到的不公平,试图让父母理解自己,但是这一工作并不顺利,父母完全掌控对话局面,不倾听孩子的想法,不给孩子辩解的机会,结果导致孩子觉得聊天实际上是“被聊天”。

02

和孩子交流,主要取决于家长是否在乎孩子,是否倾听了孩子的想法并给予了足够的支持。其实,有些沟通技巧并不难掌握,只要家长有心去做。

1.问“小”不问“大”

孩子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想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家长要尽量避开抽象问题,不妨问一些简单的、有一定答案的问题,可以从细节问起。

不要问:“你今天在学校过得如何?”“你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

这类大问题,孩子很难回答,就只好简单地说:“还好。”“没做什么!”聊天很难继续下去。

可以改问:“你今天上了哪些课?”

当孩子说上了科学、音乐课时,你可以接着问:“那科学课教了什么?”

孩子回答:“教气温、风向什么的,无聊死了!”

“哦,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儿?”家长可以借机了解孩子今天做了些什么,并持续交谈下去。

由生活小事打开话匣子比较容易,因为这些问题简单易懂,孩子回答起来不会有压力。

2.从别人的事谈起

女儿刚入学,我想知道她在学校的状况,便使用了迂回手法。

我问女儿:“你们班里谁最调皮?”

她说了一个名字。“他做了什么事惹老师生气?”

女儿说:“上课讲话,还用东西砸同学的头!”

“那老师怎么处理?”

“罚站!”

“站多久?”

“站到下课,超惨!”

“哇,你们老师这么凶?”

“是有一点凶。”

“那你有没有被老师罚站过?”

“没有!我很乖的。”

“哦,所以你都没有被老师罚站过?”

她迟疑了一下,我赶紧说:“你也被罚站?好可怜,有没有哭?”

她摇摇头说:“没有。”

我接着说:“老师这么凶,你都没有哭,很勇敢啊。”

“不是。我不是被这个老师罚的,我是被体育老师罚的。”

“也因为上课讲话吗?”

“是。不过,还好只是罚站一下下而已!”

于是,我从这段对话中大约得知她的在校情况,以及老师对调皮孩子的处置方法等。

从别人谈起是个很好的聊天方法,一般孩子很愿意告诉父母,班里谁最调皮、谁功课最棒、今天谁又打了谁等。当然聊天中,父母能窥见孩子在班里处在什么位置、对同学的看法,从而了解孩子的整个状态。

3.要“同理”,不要“否定”

家长跟孩子聊天发生状况,最普遍的原因是家长常常否定孩子的感受。

比方,女儿说:“科学课无聊死了。”

如果我说:“不会啊!天气、气象都很有趣……”那我和女儿就聊不下去了!因为孩子觉得你不认同她,就会把后面要讲的话咽回去。

比较好的方式是:“你为什么会觉得科学课很无聊呢?”

“我本以为科学课可以做实验,结果还是坐在教室里上课!”女儿说。

家长保持中立,同理孩子的感受,可以知道孩子更多的想法。

有个妈妈曾告诉我,当孩子跟她抱怨“功课好难好多,我都没有考好”时,她明明很温柔地劝慰孩子:“考不好有什么关系?成绩不是那么重要!”结果孩子却说她不了解他,拒绝再跟她说话。

其实,孩子当时需要的不是“否定”他心情的话,而是“了解”他心情的话。如果妈妈改说:“考不好心情一定不好,你很难过吧?”我相信她儿子的情绪一定会好许多,也会继续跟妈妈说心事的。

4.要“倾听”,不要“说教”

很多时候,聊天只是一种发泄,特别是几个女人说起三姑六婆时,骂婆婆、骂老公,这种骂其实就是当事人的一种发泄,而不是要别人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所以,聊天就是聊天,想要孩子诚实地说出感受,很重要的就是只“倾听”不“说教”。

家长要记住:和孩子聊天,最忌讳的就是说教。任何话题的聊天,只要家长一说教,那就无趣到了极点!所以,聊天时多询问、少评论,多说“你”,少说“我”,就很容易聊下去。

5.注意肢体语言

聊天时,肢体语言很重要。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很重视他,想和他认真聊天。

和孩子聊天时,尽量平视他。如果孩子小,就蹲下来;如果是大孩子,就拉着他的手坐下来;如果正忙着叠衣、洗碗,那么在跟孩子讲话时,要时不时地转头看看孩子,表示你很在乎跟他说话。

孩子对肢体语言很敏感,如果看到父母一边跟他谈话一边敷衍地“嗯”“啊”“哦”或眼睛盯着手机,孩子一定会抗议:“你没有专心听我讲话!”

另外,大部分孩子都喜欢亲密的接触:握他的手,摸他的头,搂他的肩,搓他的颈,顺他的头发等。通常,对有一定熟识度的孩子适当使用肢体语言,聊天时会产生非常正面的效果。

还有一些据说也十分有效的亲子交流方法,比如,让孩子通过画画、写字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他们不敢直接告诉父母的想法和情感。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在跟孩子聊天时,有时孩子会说出一些令你惊讶、反感的话,记住要不动声色,假装毫不在意,这很重要。在明白事情真相或想出对策之前,先保持朋友般的倾听。如果真想对孩子“说教”或“讲道理”时,最好跟聊天分开。这样,孩子和你聊天时才能够畅所欲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