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古村探幽,甪直乡野里的寻宋之旅

2024-09-19 12: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文图/应志刚

小桥流水,诗意江南。

趁着秋风送爽,携妻带娃去苏州的乡野开启一场文化之旅,这是酝酿了很久的计划。

位于甪直镇澄墩村东南角的东街上自然村,有着2500年的文明,更有宋韵风雅流淌。

漫步在村子里,看白鹭在青黄的稻田上飞翔,苍劲的藤蔓缠绕着老树,有小桥横跨清澈的流水,白墙黛瓦的人家依着竹影深深。

江南水乡的风情,古老文化的底蕴,在东街上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东街上为摇城遗址重要地段。

《越绝书·吴地传》记载:“摇城者,吴王子居焉,后越摇王居之。”

字面意思是,春秋早期这里是吴国王子的封地,吴越争霸吴国灭亡之后,又成为了越王摇的封地。

唐天宝元年,现今澄湖区域“地陷成湖”,导致摇城内河水泛滥,洼地积水成湖,有延绵之势,世代生活在此的大部分人口向甫里(今甪直)方向转移,加速促进了甪直古镇的繁荣。

两千五百年的风雨洗礼,想要在一大片原汁原味的江南村落里找到东街上,导航会将你绕晕。

根据实地探访的经验,导航“大觉寺桥”是最为精准稳妥的。

大觉寺桥,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元至正十一年重建。

这座梁式石桥,面为武康石,基础为青石,其金刚墙以块石错缝累迭而成,宽2.70米,长5.15米。

桥面由五块略带拱势的长石条组成,中间三块较宽,两侧各有一块略高,组成沿口。

沿口两侧各饰有精美的图案,以浮雕为主,间有圆雕,刀法圆浑,线条流畅。

东侧中部饰“双龙戏珠”图案,两段各饰“腾云夜叉”。

西侧以宝珠为中心,两边对称依次佩饰有蝙蝠、玄鸟、天马等图案。

东西两侧均以海浪纹、云纹作边饰。

梁头雕捧钵金刚力士,形象古朴自然。

古桥位于大觉寺遗址前,桥对面如山丘一般的竹林,就是萧梁时期的大觉寺遗址。

据《长洲县志》记载:大觉寺,在大姚山,梁建,有子院名东明,颇幽胜。领庵二:曰松隐,元建,二十六都;曰文殊。

又据《吴郡志》载述:大觉院,在长洲县西南四十里。绍熙元年,提举常平张体仁创建,掘没官田,供院常住。

当地老人说,大觉寺原来规模宏大,香火鼎盛。上世纪五十年代全毁后,目前只有村民自发建造简陋的佛舍数间。

倒是有两株古银杏树存活至今,其中母株树龄500年,公株树龄为360年。

东街上另有一座古桥,叫做香花桥,是当地村民去大觉寺上香礼佛的必经之路。

该桥横跨在大姚港上,东侧为居民村舍,西侧为竹林,中有一路通向大觉寺,至今还承担着两岸交通的重要功能。

香花桥始建于宋,清嘉庆戊辰年重建。

桥为武康石、青石与花岗石混构的单孔梁桥,全长15.7米,中宽3.08米,高2.3米,跨径4.2米。

桥栏两侧阳刻浮雕缠枝牡丹图案,东侧桥墩内侧有花岗石刻一块,阴刻有重建年月及出资人的姓名。

旧物不言,时光惊雪。

路过一户人家,看黄花结满墙垣,璀璨明净的阳光打在花叶上,忽然想起明代陈继儒《幽窗小记》有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想来这裹挟着久远历史风尘的两桥一寺、驻足人间笑看红尘数百年的两棵古树,倒是应了这两句里的几番诗意、几许禅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