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战争财政何以影响国家兴亡?

刘守刚
2024-09-17 07:5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商学院 >
字号

有些国家越打越强,而有些国家却越打越弱。  视觉中国 图

战争、财政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财政社会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日本专修大学徐一睿教授新著《战争与财政》,用20万字的篇幅,聚焦于地缘政治与国家兴亡这一主题,探索战争财政在其中的角色。借提前阅读了该著作的机会,我也来谈谈战争财政对于国家兴亡的影响。

1.研究战争与财政的两条路径

战争与财政二者之所以产生关系,是因为行政机构(特别是其中的财政机构)为了军事行动,需要不断地设法筹集人、财、物等各种资源;如果军事行动长期地进行,那么行政管理方式、国家政治制度甚至经济社会运行方式,都会因筹集资源的行动而改变。就此主题,学界至少产生了两条互不排斥的路径,不同的学者在研究时各有侧重。

第一条是公共管理的路径,即探讨财政为战争行动筹集军费的不同方式。进一步而言,在历史上,同样处于战争的背景下,为什么有些国家越打越强,国家实力伴随战争而增强,而有些国家却越打越弱?在军事财政史中,这样的管理问题事实上早已得到反复的讨论;而且只要现实中战争不消失,该问题就会继续得到关注。我们能够看到的案例有:战国时期的秦,因军功爵位制和什伍编户制等制度能够有效地动员人力与物力,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但统一天下后很快二世而亡;三国时期的蜀汉,财政上除了征收部分田赋收入外,大量收入来自盐铁和蜀锦的国家专营,正如诸葛亮的那句名言指出的(“决敌之资唯仰锦耳”),但因蜀锦这样的货物市场潜力有限、长期国家专营又效率低下,国家实力伴随战争不断地削弱。

在徐一睿教授的新著中,分别讨论了英国和日本的战争财政策略:前者在议会同意下通过普遍地征收工商税、举借公债,以及利用殖民地资源,最终取得帝国扩张的成功;后者通过提高税收、发行战争债券来支持军事行动,相对于清代中国和沙皇俄国而言财政制度更加有效,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但不断展开的军事行动以及议会和公众无法有效地控制军事开支,最终带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惨败。

第二条是政治学的路径,即探讨国家如何因财政力量的塑造而成长,甚至因此走向现代。这样的理论议题所体现的财政手段、军事能力与国家建构之间的关系,早在“财政社会学”的理论传统中就得到比较充分的讨论。《新财政社会学:比较与历史视野下的税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一书的编者将此传统称为财政社会学的第三条学科脉络,并指出此脉络揭示出税收的社会后果主要是它对军事征服的重要性。

在他的新著中,徐一睿教授运用了约翰·布鲁尔在《权力的支柱》(商务印书馆2024年版)一书中提出的财政军事国家概念来描述英国,认为英国长时期准备战争或从事战争对财政收支构成了压力,为了应对压力,为了更有效地筹集财政资源以供应战争,英国国家制度变革频繁,最终率先成长为现代国家。对于其中的因果关系,琳达·科利在《战争、法律与现代世界的形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4年版)一书中也有解释:“在一个战争耗费越来越大的时代,发布革新的国家法律文本以更好地吸引多数臣民,确保国家的武装力量与税收,同时以某种关乎自由与福利的保障作为回报,对某些欧洲君主来说,不失为一种谨慎的做法,也是值得冒险的赌博”。

2.来自英国和日本案例的启示

对于战争与财政这样的主题,徐一睿教授特别运用了英国和日本两个案例,为我们详细展示了其中的历史过程与理论逻辑。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除了用历史故事说道理带来的可阅读性强之外,徐教授的著作在地理范围上,扩大到少有著作涉及的殖民地时期的印度和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在时间范围上,从早期近代扩展到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在战争形式方面,也从传统的热战扩充到非传统的战争形式(如贸易战、技术战)。从这一系列精彩的论述中,我至少得到两个启示。

第一,认识到时代的不同对于战争与财政的影响。在徐一睿教授的书中,我们既看到了近代英国从18世纪开始,因内部制度建设的成功而走上帝国扩张、殖民地掠夺的道路,并取得丰厚的利益,又看到了随着时代风云的变化,在19世纪末同样走上这条道路的日本,不但给中国乃至全世界带来灾难,也让本民族陷入深渊。

进一步地,我们更要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时代又发生了变化,就像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政治家强调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虽然我们要牢记古人所说的“忘战必危”的教导,更要警惕“好战必亡”的教训,与此同时还必须看到,当今的战争可能会更多地采用贸易战、技术战等非传统形式。财政对于战争的支持,可能再也不是传统的大造坚船利炮以秀肌肉,而是采用非传统形式,在和平主义前提下巩固贸易地位、推动技术创新。

第二,加强议会审议预算的制度建设,以赢得国家与社会在利益与价值两个方面的共容。通过英国与日本两个案例的对比,徐一睿教授展示了能否在制度上确立议会对政府的有效约束,决定了战争财政的成败以及国家建设的方向。

在立宪君主制下,英国由议会民主投票选举出来的领导人构成的政府,在利益上同社会高度相容:国家通过高明的税收手段和高效的行政机构,将工商业资源转化为政府的财政收入,依此打造出强大的军队,在世界范围内开展军事行动,获得了大量殖民地、战利品和自由通商特权等;社会空间中工商业的巨量商品有了倾销的渠道,金融家们也能够将业务活动拓展至海外各国以赚取利润,凡此种种都切实符合国内各类群体的利益,尤其是有利于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特别地,借助于民主决议的议会制度,国家和社会在价值观上,也达到了那个时代最大程度的共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长久地保持正当性。

而日本,按照徐一睿教授的说法,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的议会制度,虽然比起西方民主国家先天不足,但还是发挥了通过预算审议来监督政府的作用,包括审查和削减不必要的支出。由此那时的日本达到国家和社会一定程度的利益与价值共容,军队得到了比较强大的财政支持,能够长期作战并始终具备较高的士气。但在日本侵华战争期间,由于预算内容基本不透明,提交审议的预算细节极为粗略,议会无法对战争支出进行精细的审查和监督,公众无从了解这些资金的具体用途,更无法对军费使用情况进行负责任的监管。所以说,日本之所以走上大规模对外侵略的道路并最终遭遇失败,其中一个无可回避的原因是,不能建立起议会审议预算的制度。

3.战争财政与国家发展的关系

当今,我们面临着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复杂局面。在战争、财政与国家发展的问题上,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到时代的发展对于战争与财政的不同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不能遗忘战争财政对于国家兴衰的历史教训,加强预算审议的制度建设,赢得国家与民众在利益和价值两方面的共容。此外,在今天的世界,我们还要积极地探索,在财政上如何有效地应对贸易战与技术战等非传统的战争形式。

对于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各学科都在做出自己的知识努力。相对来说,我们财税学者该更加努力,并应能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不但是因为战争、财政与地缘政治、国家兴亡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正如徐一睿教授在书中所展示的,而且还因为如果有危机发生的话,那所有的危机最终都会转化为财政危机,对财政收支提出要求。所以,财税学者深入研究战争财政与国家发展关系这一主题,可以为这个时代的中国贡献本学科的力量。

(本文为徐一睿教授著《战争与财政》一书序言,作了适当改写。作者刘守刚为上海财经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财政史、西方财政思想史、财政政治学。代表著作有《国家的财政面相》《打开现代:国家转型的财政政治》《财政中国三千年》等,联合主编“财政政治学译丛”“财政政治学文丛”“中国近现代财政名作新编丛书”“财政政治学视界论丛”等多套丛书。)

    责任编辑:蔡军剑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