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人机之恋不再是幻想?
一、家庭关系为何开始转变?
从技术迭代角度来看,“一个屋檐,两个空间”,新技术、新媒体的介入让家庭空间开始解构。
移动互联网介入后的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手机、平板等个人移动智能终端进入家庭生活后,个人对内容的需求与满足凸显出来,稀释了家庭互动交流的密度,共享信息由“必须”转变为“偶尔为之”,家庭空间出现解构迹象。
此时,独立思维空间对家庭空间进行了行为样态上的初步解构,一个屋檐下的两个甚至多个空间逐渐出现。
更别提,当下狂奔的AI技术更是在悄然改变着社会关系,跨越人机界限的爱情不再是幻想?
Business Insider在2024年2月22日发布了一篇题为“一名女性嫁给了人工智能全息影像,开启了AI人机婚恋革命的新纪元”的报道。
文中称,吸引人们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陷入爱河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这些智能体可以被精心定制以迎合个人的喜好,从而提供高度个性化的交流体验。
随着聊天机器人在理解和回应人类情感方面变得更加高超,它们可能会以其他人类所不能达到的方式,满足人们对情感交流的需求。
因此,人工智能伴侣的魅力可能会因此而日益增长。如此一来,今日男女或许可以遵循个人的意志自由、兴趣爱好、价值取向、人生追求,冲破数千年来人为建造的“两性恋爱、婚姻和家庭”的围城以及男女之间长期存在的占有关系,真正践行美、爱和性的统一性。
二、未来之变
尽管时代的变革、技术的迭代可为人类带来光辉前景,然而一切事物均具有两面性。家庭单元被解构的负面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它为人类创造了新的家庭形式,却解构了人类传统的家庭结构;它通过人机系统和人造子宫改变了人类的生育方式,却削弱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和水乳交融的至爱亲情。
因此,对于国家来说,相应的政策调控也不能再只聚焦于现有的“存量”,而是防患于未然,利用新应对,注重对“增量”的调控。
一是,给新的关系以新的制度保障。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情感和关系状态,也许可以推出一个新的“共居制”,男男、男女、女女,无关性别,无关对婚姻的态度,只要是能承担民事行为能力者都可以通过这个制度搭建一个共同生活的家庭。
这样的情况下,它不改变现有的婚姻形式,而是重新制定一套体系制度来配合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配偶需求,建立一套“共居制”来保护配偶之间的契约,尤其是共同财产、子女等方面。
在“共居制”下,同性生活在一起,可以选择领“共居证”,共居者的配偶身份受保护;共居者养育或领养子女,能够被法律认可并受到监督;共居者的共同财产可以被认定和切割……
二是,生物人、人造子宫的出现可能需要人们重新思考在宫外装置中妊娠的胎儿的道德和法律地位。
在这种情境下,法律和道德地位问题不能再以胎儿位于妇女体内这一传统思维为出发点,胎儿的身体自主权必须加以考虑。
即如吕克•费西所言,面对后人类或超人类主义革命,“我们应该力求规范,设置限制,应尽可能做到明智和细致。”任何时候,都要对人类或智能机器人的行为加强法律监管;绝对自由的随心所欲是不存在的。
三是,当生育的比拼从“人口+政策”转向“AI+基因”,届时,国家间的竞争格局也将迎来新一轮分化。
美国从一个不毛之地崛起为当今的世界领袖,首要因素是其人口扩张,拥有足够数量和高素质人口。
未来,随着技术在生育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都预示着,未来那些占据高科技顶端的国家,无疑将直接决定其他国家的“生育权”,甚至还可能通过生育科技来直接操控其他国家的经济、人口乃至政治走向,进一步左右全球竞争格局。
在这种背景下,“AI”、“生物经济”将成为纳入国策制定体系的关键变量,从“以未来引领今天”的角度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