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让千年大运河焕发勃勃生机——专访著名文化学者贺云翱(上)

2024-09-12 10: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江南时报讯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近日,2024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启幕,主论坛以“融古汇今,千年运河与中华文明”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彰显江苏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重点建设区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共话多维构建“流动的文化”传承焕新之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将目光投向大运河考古,指出大运河文化呈现三个层面,即保存在地表上的大运河文化、留存在典籍档案里的大运河文化、“埋在地下”的运河文化。近日,贺云翱接受江南时报记者专访,讲述关于“大运河考古”的“江苏故事”。

江南时报:大运河流淌千年,犹如流动的文化盛宴。大运河文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是什么?

贺云翱:“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有水文化的形态和内涵,成就了“水韵江苏”文化特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大运河文化”。流淌2500多年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流,支撑了大运河沿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也支撑了中华文明持续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大运河原是一条运输河道,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迎来“身份的转变”;2017年,开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9年,开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这样一来,大运河就纳入了国家文化建设战略体系,带动大运河沿线文旅融合、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经济社会发展、居住环境改善等。所以,它是带有多种功能的文化形态。

大运河文化是由中华先民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大运河沿线的河流、堤坝、码头,戏曲、文学、艺术、非遗,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包括交通运输的文化遗产、地名的文化遗产、水利的文化遗产等,都属于大运河文化遗产,或叫大运河文化内涵、文化体系。有的在地表上能看到,比如人们到扬州,就能看见历朝历代依托大运河成长起来的扬州历史文化街区、盐商住宅、古典园林、名人故居等,包括运河本体,如邗沟、隋唐大运河、明清运河等;有的埋藏在地下,需要通过考古来挖掘,比如淮安盱眙的泗州城遗址。

泗州城遗址 视觉中国供图

大运河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诸多文明要素和文化成就。在当代来讲大运河文化,如何把这些文化保护好,如何与今天的中国、今天大运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值得我们未来对大运河文化进一步思考。

江南时报:今年,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联合大运河沿线8省(市)文物部门共同举办“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240余件(套)最新考古出土文物集中亮相。多年来,大运河考古硕果累累,清理着历史的淤土,印证着历史的印记。请您分享一下印象深刻的大运河考古故事。

贺云翱:2004年至2005年,我们开始了大运河重要地下城市——盱眙泗州城遗址考古工作;2015年,在如东县发现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国清寺遗址;后来在我的家乡宝应县,发现位于大运河最古老一段的汉代射阳城遗址……这些都是经典的大运河考古案例。

其中,泗州城遗址考古令我尤为印象深刻。唐代至明代,泗州城处于黄河与长江的漕运中心、通济渠(汴河)与淮河交汇处,商船货船往来不断,曾繁荣一时。但在清朝康熙年间,随着“黄河夺淮”等原因,洪泽湖水面扩大,清康熙十九年(1680),繁盛千年的泗州城在一场持续数十日的暴雨中被彻底淹没,被称为“水漫泗州城”,诸多戏曲、神话传说都与之有关。被淹后,埋藏在地下的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有什么样的布局和文化内涵?……人们只能通过被淹前的地方志来了解,考古学者们就想把这座运河边的重要城市挖掘出来。

2004年至2005年,我带领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考古团队在这里工作8个多月,摸清了泗州城在地下的大致情况。后由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京博物院等具体挖掘,发现了大型城门、城墙等建筑遗址,庙宇、庵观等寺庙遗址,以及丰富的石刻文物、陶瓷文物等。揭开这座“水下庞贝城”的神秘面纱,是江苏在大运河考古上的重要成就。

“吴韵”的精致灵巧从金砖窑址群可得到完美体现。在元和塘御窑文化遗址附近,1000多块明清“金砖”陈列在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金砖”是大型方砖的雅称,专为明清两代皇宫烧制。明永乐年间,明成祖迁都北京,大兴土木营建紫禁城,特派官员到苏州城北陆慕一带监烧砖材。为保证质量,每块金砖侧面要印有苏州府督造官员、匠人姓名和年号,经过严格筛选,才可运至京城。

金砖 苏州市陆慕宋泾桥南遗址出土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今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承担的相城区陆慕宋泾桥南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通过验收,这下就搞清楚了,原来故宫博物院里的金砖来自苏州。金砖的烧制材料、技术、方法,如何在苏州烧制,再运到北京去的这条路线等,通过大运河考古就能明白。

我在2018年曾提出,希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带和大运河文化带协同发展。2015年,我们在如东县开展考古工作,找寻国清寺遗址。在国家和省文物局及如东县委的支持下,自2018年起进行3年发掘工作,终于发现了国清寺遗址。唐代,日本遣唐使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再出发到扬州,到长安,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节点。勘探挖掘中,我们发现了唐宋国清寺较为完整的建筑布局、大殿遗址、上千件陶瓷和佛教文物,这也引起日韩两国学者的注意,我后来还应邀去日韩两国的大学作报告。

国清寺遗址体现了唐代中日两国密切的文化交流,中国的文化大量进入日本,推动了日本的文化发展。大运河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这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现在这里已经建成遗址公园,向社会开放。

总之,这些汇聚江苏乃至全国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考古发现,如今都已在各博物馆展出,生动地向市民游客展现和普及大运河文化。

江南时报:大运河沟通南北,不仅有实用价值,更带来丰富的文化资源,滋润着沿线城市的文脉、城脉。如何从大运河考古中看待河为“线”、城为“珠”的理念?

贺云翱:说起大运河考古,就不能不提两座城市——扬州和淮安,大运河考古在这两座城市的成就是巨大的。

1984年,扬州首次对唐罗城南门进行发掘。挖南门时,就知道外面是大运河,也就是古代汶河(唐代扬州大运河的河道)。这些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唐城考古队和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开展对扬州城市的考古,取得很多成就。扬州作为大运河的起点城市,城市的考古就是大运河的考古,所以我们非常关注如何讲好扬州的大运河文化。

运河扬州段 视觉中国供图

淮安河下古镇是大运河催生的一个大运河沿线古镇。近几年,河下古镇的考古也有很多发现,包括当时的街巷、陶瓷器、木器等。淮安地区要处理大运河、淮河、黄河、洪泽湖等各种矛盾,既要保障大运河正常通行,又要解决黄河、淮河如何入海的问题,所以在考古时注重清口枢纽、船闸、水闸等水工设施建设。这些都展现了当时淮安作为大运河重要的节点城市,经济的繁荣、交通的广阔。

此外,大运河的“盐文化”也为盐城和连云港这两座城市作了课题研究。我们在调查中看到,盐城、连云港有大量跟古代盐业相关的盐场遗址、城镇、河流等,盐业生产取自海边,才能通过运河运到扬州,走向长江中下游,运到淮安,走向淮河流域。生产销售中的盐税占据国家财政很大一部分,有时占到三分之一,地位异常重要。

大运河文化有物质形态,也有非物质形态。淮扬菜、扬剧、淮剧都是在大运河沿线成长起来的大运河文化;宜兴紫砂陶艺让手工艺品顺着大运河一路运到北京皇宫、杭州茶舍……从宁波甬江到杭州钱塘江,到江苏地区的长江、淮河,再到山东、河南地区的黄河,天津地区的海河,一直到北京,大运河将从南到北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支撑着大国城脉、文脉的运行,其文化体系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江南时报:在大运河流经的多个省市中,江苏既是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所在省份,也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请您谈一谈江苏是如何让大运河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

贺云翱:江苏是全国唯一一个全面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是大运河文化最丰富的地方,是大运河世界遗产点段最多的地方,也是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国家级示范区。每年江苏大运河上的运输量赶得上十条高速公路的运输量,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唯一的。

江苏的大运河联系着省内很多城市,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还有许多支线运河,如通扬运河到泰州、南通,串场河到盐城,盐河到连云港;还通过古代的河道,如胥河到南京。可以说,江苏没有一个城市不和大运河联系在一起。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视觉中国供图

我当全国政协委员时,参与过大运河沿线的调查,从北京一直到浙江宁波,全线调查下来之后,我们才有把握说,江苏是大运河文化做得最好的地方。无论是保护还是利用工作,江苏大运河沿线城市都有反映大运河各种文化形态的博物馆、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等建设,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人流涌动,活化利用、有机结合。

江苏的大运河城市考古、大运河手工业考古、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考古,三方面展现江苏大运河考古的特色和地位,为全国大运河考古工作提供新发现。现在十分火爆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一座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也是江苏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标志性项目,为国家文化公园内的博物馆建设提供思路和典范,推动大运河文化在现代背景下,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结合,为全国作出表率。

江南时报记者 钱月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