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式炸鸡品类发展报告2024》发布:中式炸鸡品类热度高涨

2024-09-13 13: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近日,红餐产业研究院与老韩煸鸡联合发布了《中式炸鸡品类发展报告2024》,为大家全面剖析了中式炸鸡品类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未来机遇。
 

本文由红餐智库(ID:hongcanzk)原创首发,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国民的文化自信日益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带动新中式热潮。中式汉堡、新中式茶饮以及中式炸鸡等新中式餐饮品类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崛起。

在这股新中式热潮中,中式炸鸡品类热度高涨,相关话题在多个社媒平台获得了千万级浏览量。老韩煸鸡等多个中式炸鸡品牌近年加速扩张,全国中式炸鸡门店数持续增长。与此同时,中式炸鸡也成为近年资本青睐的赛道之一。不难看出,当下中式炸鸡赛道正迎来快速发展期。

为了让餐饮相关从业者更清晰地了解中式炸鸡品类的发展现状,红餐产业研究院与老韩煸鸡联合发布了《中式炸鸡品类发展报告2024》。该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式炸鸡品类的发展脉络、发展亮点及未来趋势,为中式炸鸡的相关从业者、投资人、消费者等提供参考。以下为《中式炸鸡品类发展报告2024》的部分内容展示。

01 中式炸鸡品类进入快速发展期

品牌门店聚焦下沉市场

近年来,小吃快餐凭借着高性价比、消费场景丰富等特点,实现加速发展。据红餐产业研究院估算,2024年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作为小吃快餐热门细分赛道之一的鸡排炸鸡,近年来也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9月,全国鸡排炸鸡门店数超过17万家,近一年增长超过4,000家。

经过多年发展,鸡排炸鸡品类孕育了多个细分赛道。据红餐产业研究院观察,目前鸡排炸鸡主要有四大主流分支,分别是美式炸鸡、韩式炸鸡、日式炸鸡以及中式炸鸡。其中,中式炸鸡是鸡排炸鸡赛道最为活跃、发展速度较快的细分品类。

梳理中式炸鸡发展历程时,红餐产业研究院发现中式炸鸡品类历经了起源、萌芽期、温和发展期,如今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中,中式炸鸡品类的内涵得以延伸,产品逐步多样化,并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与此同时,中式炸鸡门店数获得了持续增长。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9月,全国中式炸鸡门店数超过1.6万家,近半年增长近1,000家。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式炸鸡品牌的连锁化、规模化程度有待提升。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门店数在5家及以下的中式炸鸡品牌占比达94.1%,门店数超过50家的中式炸鸡品牌占比仅为1.3%。

1.华东地区中式炸鸡门店数最多,超半数门店位于下沉市场

从全国中式炸鸡门店分布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中式炸鸡门店数最多,占比达38.0%。其次为华北、华中、东北地区,门店数占比分别为26.0%、14.8%、12.0%,从省级行政区来看,江苏的中式炸鸡门店数占比最高,达到14.9%:河北、河南、安徽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0.9%、7.6%、7.5%。

从线级城市分布来看,三线城市的中式炸鸡门店数占比最高,达到27.4%。其次是二线城市和四线城市,门店数占比分别为19.6%和18.1%。由此可见,三线及以下城市是中式炸鸡门店分布的主要阵地。

2.中式炸鸡人均消费在15~20元、30元及以上的区间占比高,价格带相对广

在人均消费方面,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9月,人均消费在15~20元和30元以上的中式炸鸡门店数占比分别为22.8%和24.6%;而人均消费在10~15元、20~25元和25~30元的中式炸鸡门店数占比均超15%。由此可见,不同价格定位的中式炸鸡门店均有各自的消费群体。

3.中式炸鸡的全国性品牌相对较少,大部分品牌区域发展为主

近年来,中式炸鸡品类陆续诞生了多个实力品牌。据红餐大数据,截至2024年9月,临榆炸鸡腿全国门店数超过2,200家,是目前中式炸鸡赛道中门店数最多的品牌。老韩煸鸡、永顺炸鸡、延庆观炸鸡等品牌也发展出超过200家的门店数规模。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国性中式炸鸡品牌仍然相对较少,大部分深耕区域。而已经发展出一定门店数规模的中式炸鸡品牌,其门店覆盖城市数集中在30~60个。

02 产品和品牌文化内涵丰富

小店模型助力中式炸鸡品牌快跑

随着中式炸鸡品类的不断发展,中式炸鸡品牌在产品、门店模型、品牌传播以及供应链等多个维度展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态势。

1.中式炸鸡品牌在产品上注重烹饪工艺创新以及多元化搭配

长久以来,轻裹粉炸鸡是众多中式炸鸡品牌的核心产品,比如临榆炸鸡腿、宫拉拉蒜香炸鸡、虎头炸·潮汕炸鸡等品牌均主打轻裹粉炸鸡。然而,近年来一股不裹粉炸鸡的新风尚正悄然兴起,并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老韩煸鸡、解忧婆婆炸鸡、满巍明生炸鸡架等品牌推出了主打不裹粉的炸鸡产品,从口感上打造差异化,赢得了消费者的好评。

此外,中式炸鸡品牌在产品搭配上也开始变得更加多元,除了以炸鸡为主打产品,在食材上拓展到鸡的多个部位,增加了炸鸡的多样性外,品牌还会通过引入其他肉类炸物和素菜炸物,进一步丰富菜单内容,满足更多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以老韩煸鸡为例,其以川菜经典菜式干煸辣子鸡作为拳头产品。在烹饪工艺上,老韩煸鸡融合中式古法烹饪技法,研发出“三炸一煸”工艺;在食材上,老韩煸鸡对传统辣子鸡的鸡块大小进行升级调整,强化鸡肉在干煸辣子鸡中的存在感;在产品形式上,老韩煸鸡对干煸辣子鸡进行了小吃化改造,赋予了其更丰富的消费场景。

基于以上的改良和创新,老韩煸鸡的干煸辣子鸡形成口口是肉、外焦里嫩、麻辣椒香的味觉记忆点。这让老韩煸鸡不仅获得沙利文颁发的“中国辣子鸡贝贝首创者”“中国连锁辣子鸡小吃开创者”两项权威认证,还收获了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菜品设计上,老韩煸鸡的产品同时具有小吃和菜品的属性,聚焦休闲和佐餐两大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用餐选择。

菜单结构上,老韩煸鸡共推出了三大系列产品,总SKU数接近20款,同时还推出四种不同风味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风味与产品的灵活组合大大增加了老韩煸鸡的产品丰富度。此外,老韩煸鸡保持相对频繁的上新速度,不断为消费者带来新鲜感与惊喜,持续巩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与吸引力。

价格策略上,老韩煸鸡推出了“同价随心拼”策略,并在门店进行消费引导,加快消费决策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一次下单、多重商品选择的消费体验。

2.中式炸鸡品牌主要以小店模型为主,有品牌获资本青睐

门店模型方面,目前中式炸鸡品牌多以小店模型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与过往品牌意识较弱、经营管理粗放的夫妻小店有所不同,当下中式炸鸡常见的小店模型在品牌形象、门店选址、布局以及标准化等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升。

对于中式炸鸡品牌而言,小店模型具有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灵活性强等优点。得益于此,部分中式炸鸡品牌近年来相继获得资本的青睐。

以老韩煸鸡为例,其门店面积相对较小,集中在20~25平方米;门店设计上,主要以“外带+外卖”为主的门店布局和动线设计,能够有效提高门店的人效和坪效;在选址上更为重视商场、购物中心等点位,打破了过往炸鸡小店脏、乱、差的形象,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在小店模型的基础上,老韩煸鸡的门店数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

3.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双渠道,品牌形成多元化传播策略

随着赛道竞争越来越激烈,精准的品牌传播策略在中式炸鸡品牌经营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年来,不少中式炸鸡品牌积极开展一系列创意独特、形式多样的品牌传播活动。

以老韩煸鸡为例,其通过实施精细化的营销与品牌传播运营,同时深度融合“线上+线下”双渠道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差异化传播策略。这使老韩煸鸡在强大的产品力基础上,迅速构建了品牌资产,并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具体来看,在线上,老韩煸鸡建立了多个平台的媒体传播矩阵,确保品牌信息能够渗透到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实现高频次、广覆盖的曝光。而在线下,老韩煸鸡以门店为载体举办了各类富有创意和互动性强的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影响力和消费者忠诚度。

4.鸡肉产业链发展成熟,中式炸鸡品牌着手自建供应链体系

中式炸鸡品类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我国稳定的鸡肉供应。2023年我国肉鸡总出栏数量和鸡肉产量较2022年分别同比增长9.8%和12.6%。在价格方面,一般来说,相比猪、牛、羊肉等肉类,鸡肉批发价格相对更低,且更为稳定。

除此以外,逐步建设完善的鸡排炸鸡供应链体系也为中式炸鸡这一细分品类崛起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后端助力。近年来,随着不少中式炸鸡品牌着手打造自有的供应链体系,比如老韩煸鸡、临榆炸鸡腿等,中式炸鸡的供应链体系趋于完善。

结  语

中式炸鸡品类备受关注,品牌呈现多维度发展趋势,但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式炸鸡的未来之路仍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目前大多数中式炸鸡产品是在异国炸鸡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品牌之间的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等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红餐产业研究院认为中式炸鸡品牌可以通过强化中国文化底蕴、提升品牌的差异化竞争力、加强中式文化的深度融合与进一步探索产品创新等方法来寻找突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