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扎根讲台 “慧”心育人——记“全国优秀教师”蒙慧
2024年是蒙慧教授与兰州大学相伴的第36年,也是她以一名思政课教师的身份扎根在兰大讲台的第29个年头,尽管各类事务繁忙,但她对教学和学生的热情却丝毫不减。
也许是性格使然,对于学生的成长,蒙慧总是觉得“很着急”,尤其是当学生“缺乏学术热爱”时、当学生“没有明确规划”时,她都着急着让学生树立高远目标,真正提升自己。这也让学生评价说“蒙老师的要求有点高”。
毕业留校以来,蒙慧始终坚守在思政课教学科研第一线,推动思政课程建设、改革。2010年,蒙慧被评为兰州大学“隆基中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奖”;2018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力提名人物”;2020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获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获批甘肃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今年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蒙慧对自己的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启蒙者与传授者,还应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与信念,努力做到立德树人。”这是蒙慧对“教师”的理解。
师门的“独苗苗”
蒙慧出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父母都就职于国有企业。在她的记忆里,父母的工作虽然劳碌,但他们总是乐呵呵地完成工作。父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如同坚韧不拔的牧草,与辽阔的草原一同塑造了蒙慧勤勉、爽朗的性格。
1988年,蒙慧考入了兰州大学,成为兰大马克思主义科学系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招收的第一届学生。本科阶段,王维平教授的师者风范给蒙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维平老师对于《资本论》能够倒背如流,上课常常引经据典,听他讲课,你会震惊于他深厚的学识与饱满的情感。”自那以后,蒙慧便将王维平教授视作榜样,希望成为一名像他那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老师。
1995年,蒙慧硕士毕业。当时,很多同学都选择去往条件更好的东部高校就业,刚毕业的蒙慧也面临着同样的抉择,而且,东部地区的一所高校已经将录用通知邮寄到蒙慧的手中。然而,当时的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师资力量极度匮乏。选择离开还是留下?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时任系主任的刘家声教授与导师王敬村教授的真诚挽留让蒙慧回想起在兰大求学的日子,强烈的不舍在心中泛起涟漪,“当时真的是舍不得,老师们对我都很好,学院又急需新鲜力量,我没有理由不留下。”出于对学校和老师的情感,蒙慧拒绝了东部高校递来的橄榄枝,选择留在兰州大学与其他教师们一同“共克时艰”。
作为师门中唯一一名至今仍在兰州大学任教的“独苗苗”,回忆起在兰大的这些年,蒙慧坦言自己也曾有过纠结与挣扎的时刻。看到自己熟悉的同门陆续离开兰大,“每走一个人,我都会特别难受。”在与共事两年的师妹告别的当晚,一向乐观的蒙慧哭了,“那时候感觉好像大家都走了,就剩下自己孤单一个人。”尽管被巨大的孤单感所笼罩,蒙慧还是坚持留了下来,守护着自己的选择与初心。
在兰大任教近三十年,一路见证兰大马院从一个仅有二十几名老师的院系转变成拥有八十多位教师的学院,从一个没有学科点的院系发展成为全国重点马院,蒙慧最初的那份孤单感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像“家”一样的亲近感,“不管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第一届学生,我都希望自己的家变得更好,因此这些年每当看到学校、学院的变化时,我都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
从走上讲台到站稳讲台
留在兰大后,如何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换成为蒙慧的首要挑战。“虽然硕士毕业了,但也不过是多学习了几年知识的大孩子,不知道该怎样站稳讲台。”蒙慧首次讲课时,她用心准备了一份内容足以支撑两小时授课时长的讲稿,直到课前,蒙慧还在脑海中反复模拟上课的情景。
然而,当她真正踏上讲台的那一刻,紧张的情绪悄然蔓延,语速不自觉地加快,原本计划周详的授课内容在不到四十分钟内便被一气呵成地讲授完毕。这次经历让蒙慧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也使她明白: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控制情绪、合理表达和组织课堂等。
经过两个学期的历练,蒙慧对课程、课堂和学生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同感,为人师者的情怀与责任感逐渐建立起来,真正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随着教学的深入,蒙慧逐渐感觉到硕士阶段的知识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当前教学和研究的需求,要想站稳课堂,必须进一步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于是,2003年蒙慧前往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为自己“充电”。三年后,蒙慧重新回到兰大的讲台上,这一次她不仅站稳了讲台,更能游刃有余地掌控课堂,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之中。“我特别害怕课堂给学生的感觉是沉闷、枯燥的。”蒙慧说。在蒙慧的课堂上,没有长辈式的权威,有的只是朋友间的友好交流,她总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复杂的理论、概念讲解得深入浅出。除了课程知识的讲授,蒙慧还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逻辑与原理,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得课堂氛围在互动中变得轻松活跃。
蒙慧教授的授课风格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爱。在为本学院学生讲授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课上,一名学生将蒙慧的课堂全程录音,并在毕业时将其载入u盘做成纪念品送给了她;走在学校路上,认出自己的学生总会亲切地喊一声“老师好!”……每当这种时刻,蒙慧都会感到无比幸福,“作为老师,没有什么比被学生记住、感念,更重要的了。”
如今,蒙慧教授承担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忙碌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课。尽管工作繁忙,她却乐在其中,“我就是不愿意闲下来,总感觉还是要为学生们做点什么。”
建设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2012年起,随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加强和改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关注思政课改革。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爆炸式增长,传统单一的课堂理论授课模式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知识需求;在实践教学中,由于教学认识观念上和操作形式上的不足,一些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不能有效衔接、覆盖理论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主渠道,我们思政课教师是决定孩子们将来往哪里走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蒙慧至今还记得有位学生曾给她发送邮件,“他问我说‘老师,你的课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你的思政课能帮我走出失恋的阴影吗?能帮我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吗?’”如此直白的疑惑让蒙慧意识到,推动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不仅关乎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更需要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要让思政课成为连接学生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的桥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和信念。阅读完邮件后,蒙慧给那位学生写了一封相当长的回信,“思政课的价值在于它的长远性和根本性,它可能确实无法在短期内给你带来直接的现实利益,但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决定着你人生的方向,让你成为一个更加完整、更加有力量的人。请相信,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思政课改革中,蒙慧和学院的其他教师组成教学改革团队,开始探索改革路径,思考如何才能把思政课建设成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课程。
为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习惯、需求之间的矛盾,团队前往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四川大学等高校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兰州大学注重教学的优势与特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线上+线下”“专题+团队”混合式教学改革模式。“如果仅仅照本宣科是无法留住学生的心的。”考虑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仅要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培育学生的价值观,相比较而言,课堂的深度交流,在传递情感、坚定信念等方面更具优势。
因此,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为特点,通过开发线上网络课程,以网络教学的方式讲授相对简单的基础知识,课堂上则采用团队授课的方式进行专题讲授,并且每一任课教师仅讲授与其专业背景相一致的专题,从而提高授课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获得感。经过五年多建设,2020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成为“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蒙慧等人采取了点面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点”即“专项集中实践”,从各课程班级中选拔学生组成团队,前往实践基地开展教学;“面”即“全员分散实践”,指各课程班的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开展个体或团体实践调研,并完成实践报告写作。同时,教学改革团队将社会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课堂讲学,形成了“别样思政课”等精品特色课程,得到“学习强国”和“中华教影”等平台推荐。202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成为“甘肃省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
通过多年建设,兰州大学的思政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促进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尽管课程改革卓有成效,但思政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永远在路上。“高校思政课改革已经进行了几轮,目前进入新阶段,需要进行内涵式改革。”未来,蒙慧所在的教学团队将牢牢把握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
蒙老师的要求“有点高”
“学生说我的要求有点高。”蒙慧说,“我不认为这是一个负面评价。”对于自己的研究生,蒙慧希望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求学的本质是什么,“不是简单地写两篇文章、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它是一个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完善人格的过程,只有获得全面的发展,才可以说是真正毕业了,而不是仅仅拿个毕业证、学位证,出去找工作而已。”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思维与理论应用能力,蒙慧要求学生精读经典原著,研究前沿理论、文章,并有计划地进行学术写作训练,“科研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与时代同频共振,这样的研究才有生命力。”尽管学生众多,但她仍尽力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在每月的组会上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除了学术上的严格要求,蒙慧还十分重视学生们的情绪状况,希望学生们能够保持乐观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不管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是要做一些科研工作的,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虽然会有很大的压力,但也应该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的精神状态去应对。”每当看到学生沉浸在消极情绪中,蒙慧便心急如焚,她常常鼓励学生多与身边人多交流、沟通,获取正向的能量,设法帮助学生走出低落的情绪状态。
蒙慧“有点高”的要求并非苛求,而是饱含她对学生深沉的爱与殷切期待。在蒙慧的悉心培养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术上或就业岗位上取得了可喜成果。其中,学生胥壮壮、李明哲前往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田源前往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刘卫东前往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学生蒋海蛟博士毕业后留在兰大任教,成为新一代的思政课教师……学生们的进步与成长,无一不是对蒙慧教授“高要求”的最好的回应和诠释。
扎根在西北大地的广袤讲台,蒙慧教授三十年如一日,以“慧”心深耕思政田,培育出大批优秀学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谈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蒙慧十分激动,并把这份荣誉看作是对自己教学生涯的肯定。但欣喜之余她也更感到这份荣誉带来的压力与责任,“获奖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要想不辜负这份荣誉,还需要做得更好、更多。”
内容来源 |兰州大学新闻网
编辑 | 王文彬
责任编辑 | 彭倩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