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年已经超过百人被蛇咬伤,9月正是高发期

2024-09-11 06: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来源:南京市第一医院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蛇只存在于动物园里。

然而,你一定没想到,即便身处大城市,每年也有上百人被蛇咬伤。

根据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中国蛇伤诊疗江苏省研究中心、南京市蛇伤救治定点医院)提供的数据,该院2023年共救治蛇咬伤患者203例,今年截至目前也已经收治180余名蛇咬伤患者。

9月进入蛇咬伤高峰期,我们要当心“蛇出没”。

被蛇咬一口,截肢

王大伯年过六旬,身子骨仍十分硬朗,他将家里的两块菜地打理得井井有条。

未曾料到,一日他出门拔草,却意外遭遇蛇咬,事发突然,他连蛇的影子都没看到。

王大伯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用草药敷了左手的伤口,三四天后左手的红肿褪去,他就停止了敷药。

可没想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过了几周,他左手的两根手指头开始发黑,并变得僵硬。

此时他才来到医院,结果医生检查发现,他的两根手指已经没有血供、完全坏死,最终他只能选择截肢。

江南地区蝮蛇多

据专家介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蛇的种类比较单一,基本以蝮蛇为主。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诊的蛇咬伤患者中,九成是蝮蛇咬伤。

到了湖南、江西、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区,蛇的种类就比较多。

不过,即便同样是蝮蛇咬伤,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环境下,蛇毒的毒性也存在着一定差异。

例如,在食物丰富的环境中,蝮蛇捕猎很容易,它的毒性通常就会弱一些。

而在猎物稀少的环境里,蝮蛇为了增加每一次捕猎的成功率,它的毒性就会相对有所增加。

因此,为蛇咬伤患者“解毒”并不是件容易事。

现在的蛇毒血清主要是针对蝮蛇、五步蛇、眼镜蛇和银环蛇四种蛇来制作,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蛇毒毒素,但仍然有一部分蛇的毒素十分特别,需要其他血清,甚至不止一种血清。

因此,医生在救治蛇咬伤患者前,需要先识别其是被哪种毒蛇咬伤。

遗憾的是,大多数患者被咬伤时并没看清毒蛇的外观,或者看见了也认不出来、描述不清。

如果没办法将“肇事蛇”带到医院,医生就只能根据患者表现的症状来判断。

目前,根据不同症状,蛇毒大致被分为3类。

1. 血液毒素,会导致血液不凝固,患者血流不止。

2. 细胞毒素,患处会出现肿胀,甚至组织坏死。

3. 神经毒素,人被咬后会感觉像被打了麻药,出现肌肉麻痹的症状,而且症状扩散快速,极易出现生命危险。

越快检测出蛇毒的类型,治疗效果就会显著,毒素对人体造成的损伤也就越小。

国内目前采用的胶体金检测法有一定局限性,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医学科正在研究微控流芯片法,以求提高检测速度和准确性。

遇蛇别学电视剧

前不久医院接诊了一位患者,他仅是在学校门口的花坛边停放电动车,等待孩子放学,却突然感觉脚上一疼,低头查看才发现自己竟然被蛇咬了。

蛇咬伤可能就发生在一些很日常的瞬间,所以在被咬伤后患者一定要及时做好正确处理。

1. 被蛇咬伤后,要将近心端处进行包扎,以防毒素进入心脏?

包扎操作本身没有问题,但普通人不了解专业方法,如包扎不能过紧,每一个小时需放开3—5分钟等。如果错误包扎,导致局部严重缺血,严重时可能导致截肢,危害远大于蛇毒带来的危害。

2. 如果伤口只有两个牙印就是毒蛇,如果是两排对称的、密密麻麻的牙印,就是无毒蛇?

这个方法并不完全正确。例如,有一种叫做游蛇的毒蛇,咬出来的也是两排细密的牙印,它虽然属于弱毒的毒蛇,患者被它咬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但有的人比较敏感,可能出现严重中毒。

被蛇咬后的正确做法

不自己随意处理,尤其避免采用烧灼、切开、吸吮等急救措施,以防带来潜在伤害。

不抱有侥幸心理,尽快到医院让专业的人处理才是最安全的做法。

每年9月都是蛇咬伤高发的时期,建议大家:

1. 注意时常清洁环境,清理社区或房前屋后的枯叶、杂草、木堆、瓦砾等时,要做好防护工作,谨防有蛇潜藏。

2. 去浅滩、沼泽、岸边、草丛玩耍时,要注意是否有蛇出没。

3. 野外露营时避免在洞穴或树荫下扎营,应选择开阔、干燥、无树枝或杂草的地方,同时帐篷应严密封闭,避免夜间蛇类钻入等。

内容策划 / 排版:朱菁菁、顾欣雨

原标题:《听健康丨今年已经超过百人被蛇咬伤,9月正是高发期》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