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喜人奇妙夜》,坚信喜剧的价值
大屏缓缓落下,“十上无难事”全体组员们携手并肩,朝着观众席深深鞠躬告别——本届冠军喜团“十上无难事”最后一个作品《十上有难事?!》结束了,这一季《喜人奇妙夜》的喜剧旅程也步入了尾声。
三个月的时间,《喜人奇妙夜》再次点燃了观众对喜剧的热情。根据微博数据显示,主话题“喜人奇妙夜”阅读量达14.5亿;抖音上“喜人奇妙夜”相关视频播放量达59.3亿,同时,《喜人奇妙夜》成为史上首个抖音想看人数破10w+的综艺。
(图源:微博 抖音 灯塔专业版)
节目虽然收官,但并不意味着节目所带来的快乐会就此停下,节目的影响正如涟漪慢慢荡开。
喜人们凭借对现实情绪的精准呈现和精彩表演,再次获得大众和行业的认可。颁奖礼上,《小品的世界》《八十一难》分别获得了“行业瞩目作品”和“微信最热作品”,高越&李治良&吕严、闫佩伦&孔令美&天放分别获得了“微博瞩目喜人”和“行业瞩目喜人”的称号。
(图源:微博@喜人奇妙夜)
作品的破圈和观众对新喜人的认可,都侧面印证着喜人队伍的壮大,以及喜人自身独特的品牌价值已具备一定的行业影响力。
在喜剧这个竞争激烈的红海领域,越来越多喜人被看见、被肯定,成为行业的未来,这些关注与机遇的背后,是《喜人奇妙夜》一直以来不曾偏移的行业目标——坚信喜剧的价值。
当喜人被看见
在当下的内容市场,输出一个作品不难,难的是作品内核能否具备持久的影响力,实现真正的破圈效应。
今年的《喜人奇妙夜》再次凭借扎实的内容,收获多平台的关注。节目数次蝉联登顶骨朵、云合、猫眼、灯塔等众多行业榜单热度TOP1,节目在各大社交平台也呈现出火热态势。
(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猫眼专业版 云合数据 骨朵数据)
《喜人奇妙夜》的破圈,离不开喜人对内容一如既往的精雕细琢,更在于Sketch特殊的喜剧形式,让节目始终与大众保持着情感共振。
在今年的节目中,“打工人”“小人物”概念贯彻多个作品。《职场变形计》《史上第一大劫案》等作品描摹打工人在职场生活中的辛酸;《质子的愿望》《大侠别动手》《渡口》等作品更是颠覆传统故事视角,站在小人物角度重新观察世界。
对观众而言,喜剧是释放生活压力的重要渠道,更是寻找自身生活锚点的遐想之地。当作品与社会情绪产生紧密联系时,观众就拥有了强烈的情感参与感,进而通过社交讨论,助力作品破圈。
《职场变形记》剧照
《喜人奇妙夜》播出后,不少热梗热词都广为流传。奥运冠军马龙模仿孔令美在《年终大奖》里的招牌姿势,热梗持续发酵6天,斩获21个热搜;闫佩伦在《严言交通》里“我,我,就是我”的表演,让不少网友的跟风模仿,连汪苏泷都在演唱会上现场学了一段,抖音上“谁是小演员使相挑战”登上热搜榜,吸引297.5万人观看。
《喜人奇妙夜》的破圈不仅体现在观众圈层,还有业内的认可。每年节目都会邀请众多业内人士前来观摩,给喜人更多链接影视行业的机会。
今年《喜人奇妙夜》的总决赛请到了中国喜剧的“顶配男团”——沈腾、徐峥、大鹏、黄渤、秦昊、贾冰。其中,徐峥、大鹏、贾冰在看过喜人们的演出后,纷纷发出合作邀约。
《喜人奇妙夜》总决赛嘉宾
除了头部的创作者,每年的颁奖礼都会邀请编剧、制片人、出品人等影视公司的决策者作为行业代表亲临现场。未来在影视项目中与喜人合作的“种子”,从此刻开始播种。
节目不遗余力地将新人演员推举到舞台中央,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表演机会和发声机会。作为喜人“元老”的闫佩伦、吕严等人,之前就因参加节目而接到了不少影视作品的邀约,出演了《我的阿勒泰》《大王别慌张》等多部高口碑剧集。多年以来,节目已经成为了行业关注新人演员的一扇明窗。
(图源:微博@闫佩伦Ypl@吕严严肃的严)
从喜剧的舞台上走出去,再回来“汇报”,似已成为一种良性循环。在今年的“师哥师姐帮帮赛”,看到熟悉的面孔再次回归舞台,马东都会专门在talking环节让他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新作品,提携之情不言而喻。管乐助演完之后在台上兴奋地大喊,“拍戏呢!真高兴!”现场的传来的掌声与欢呼,不仅是在为管乐的庆祝,更是为整个喜人的成功感到兴奋。
史策、王皓、张弛、蒋龙等喜人出身的演员更是片约不断,且都拿出了一定体量、一定口碑的作品,喜人正在成长为影视市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培养全能型喜剧人才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在《喜人奇妙夜》漫长的筹备期里,可以看到米未在挖掘新人和培养喜人上,有着难以想象的耐心和决心。
在《喜人奇妙夜》第五期的正片片头里,新一季喜剧人才的招募计划已经开始准备。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开始,米未坚持用十个月的时间进行喜剧人才的招募活动和培训计划。
颁奖礼上,马东也提到了节目起初的顾虑,“会不会有那么多有天赋、才华横溢的喜人愿意蹲十个月的喜人监狱。”十个月“牢底坐穿”的精神,不仅对新人演员是挑战,对米未而言更是冒险,而这种选择的背后,是米未前瞻性地看到了喜剧人才标准的变迁——不只要会演,也得会编创。
从《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开始,米未就十分重视编剧。在表演结束后,马东会让编剧拿起话筒,阐述创作思路,也会专门为编剧设立奖项。正因如此,随着节目的播出,影响力扩大,六兽、普拉斯等编剧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节目对编剧的重视,一方面是凸显编剧在喜剧创作中的重要性,对人才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另一方面也是逐渐剥离大众对喜剧人才只具备表演能力的刻板印象,帮助大众建立新的喜剧人才认知。
在《喜人奇妙夜》里越来越多的演员开始参与创作,成长为“演编一体”复合型人才。比如在前年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刘旸、酷酷的滕,在今年大放异彩,“十上无难事”和“呱呱乐”的高分作品编剧列表中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
最明显的一个变化莫过于“最佳喜剧编剧”的候选名单,从最早的时候名单中只有铁男一个演员,发展到今年,已经有刘旸、酷酷的滕、王建华、吕严四位演员,占候选名单总数的一半。
作品《飞驰余生》剧照(图源:微博@喜人奇妙夜)
这也迎合了当下市场对喜剧人才的切实需求。喜剧演员和其它类型的演员不一样,行业要求他们具备编创能力。在很多喜剧电影的幕后花絮中经常可以发现,在编织笑点方面,导演会交给喜剧演员临场发挥。比如《第二十条》《抓娃娃》等电影里,像沈腾、马丽等资深喜剧演员可以变化出不同的表演方式,一些广为流传的片段均出自他们的即兴表演。
(图源:抖音@电影抓娃娃@电影第二十条)
具备单一的喜剧才能或许可以保证演员被发现,但成为复合型喜剧人才,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市场站稳脚,持续且稳定地为内容市场输送高质量的内容。
《喜人奇妙夜》站在长期主义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行业的未来,一个健康的行业生态体系让喜剧的内容生产犹如一汪流动的“活水”,源源不断涌现出鲜活的作品。
喜人的品牌价值
已经在喜剧市场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演员何欢,在表演完《小品的世界》后,被问参与《喜人奇妙夜》的感受和动机,他提到,“我特别喜欢喜人这个称号。”
纯粹的创作氛围以及包容的创作环境,正在感召着一批有理想的演员加入进来。不只何欢,今年的新喜人邓帅、孔令美等演员都不约而同提到,自己对于喜人这个身份标签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在《喜人奇妙夜》,合作共赢是永恒的命题,纵然区分社团进行竞技比赛,但是演员们之间的合作始终存在,这种交流不仅吸纳了更多喜剧从业者,也让喜剧碰撞出新的火花,不同流派之间产生交融。之前的节目中,观众们已经见识过默剧、偶剧,今年的《喜人奇妙夜》,相声从业者也融入了进来。
在这一过程中,演员们都不同程度收获了成长。总决赛上,相声演员李丁提到,自己虽然在《喜人奇妙夜》的舞台上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他发现自己再回到相声舞台,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作品《飞驰余生》剧照 左:李丁 右:闫鹤翔
喜人们被训练出了被市场认可的喜剧才能,同时凝聚出了令大众感动的和谐团魂。颁奖礼上,获得“最佳喜剧编剧”的刘旸在舞台上动情地说到,“我现在对喜剧有了不同的理解,我以前以为喜剧是一次征服,但我现在认为,喜剧是一场相遇。相遇的人会再相逢。”
当喜人两个字成为一种品牌,不仅能让观众成为这一IP的长期受众,对喜人群体产生移情,也能让喜人们在行业里成为更容易被注意到的那个,成为值得信赖的高性价比人才。
稳定地产出优质喜剧作品,为行业源源不断输送喜剧人才,《喜人奇妙夜》再一次证明了节目底层逻辑和内容方向的正确性,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自己对喜剧不曾偏移的初心。
马东在颁奖礼上不无感慨地提到,喜剧是米未做的所有综艺里最难做的,但是因为观众的鼓励,让他们继续坚持了下去。“是你们让我们坚定了做这件难而正确的事情,难是因为真难,正确是因为我们相信喜剧是观众真正需要的。我们相信喜剧永远有价值。”
喜剧永远奔流向前。下一季节目已经在路上了,喜人的列车还远远未看到终点,还会有怎样令人惊艳的喜剧人踏上这趟列车,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