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思和从教42周年:在他身上,最能见出一个知识分子的亮色

2024-09-09 15: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张滢莹 文学报

1978年,怀揣着录取通知书,青年陈思和搭乘公交车前往复旦大学报到。许是因为过于激动没留神,竟下错了站。见这位学子模样的年轻人到处东张西望,路人指点说,往前走半站路就到了。走了五六分钟,陈思和终于看到了校门口龙飞凤舞的四个大字:复旦大学。“这几分钟的路程,在我的感觉里走了很长很长时间。”在这座校园的树荫下,陈思和走了大半辈子,转眼便到了从心之年。

9月7日,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南方文社》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陈思和教授从教四十二周年暨《从广场到岗位》新书发布座谈会”在沪举行,百余位学者、教授与后辈学人带着致敬之心汇集于此,感念那些他们与陈思和教授共同走过的葱茏岁月。

好的学者

应该能够向自己所属的时代提出问题

“教书、上课、泡图书馆。”陈思和在答辞中对自己的复旦生涯如是总结。这“平平无奇”的8个字身后,是一位学者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共同成长,伴随改革开放历程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从学生到学者、从教师到名家大家,陈老师一步一个脚印,在巴金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提出的‘文学整体观’‘民间文化形态’‘无名与共名’‘潜在写作’‘先锋与常态’‘世界性因素’等一系列概念,影响深远。”致辞中,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如是感慨,“陈思和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人文大师。他注重发现文学史上的新问题,也关注当下文学的新现象。作品中,既有‘人文精神寻思’等高楼大厦,也关注人间烟火,贯穿着理想主义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精神。”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思和教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说。师从贾植芳先生,陈思和在校园里踏上了学术道路。在贾先生的指导下,陈思和开始研读巴金先生的所有著作。作为他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步,巴金先生深邃的思想和知识分子良知像一颗北斗星那样远远地照耀着陈思和,至今鼓励着他一路前行。“在其巴金研究的重要成果《人格的发展——巴金传》里,史料的铺排与考订之外,更有作者与传主间的精神对话;巴金之于陈思和,不仅是客观的研究对象,更是知识分子人格与实践精神的垂范。”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在文章《与历史和当下对话——写在陈思和教授荣休之际》中表示。

陈思和在贾植芳先生家中探讨问题

“陈思和包括对文学史的研究、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对比较文学的研究,不仅在复旦,在整个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血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鸿生认为,“这个血统基本形成和成熟于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这是复旦的收获,也是现当代文学界的收获。其中有一个特点:对时代、对中国有非常深刻的体认,也很鲜明地体现出学术的中国性。”

1993年,《上海文学》在第六期以学者王晓明主持的《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第七期由陈思和主持的讨论《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规范》展开为题展开讨论。前者与社会结合,后者则更多关注知识分子自身的传统和价值取向,由郜元宝、严锋、王宏图、张新颖四位参与。他们的深入探讨,拉开了之后影响深远的“人文精神寻思”的大幕。“他们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显示了现代文学研究者的担当感。好的学者应该能够向自己所属的时代提出问题。鲁迅那代人不仅仅能向历史提问,也能够向现实提问,这种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的学者这里是延续下来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孙郁在视频发言中表示,“一个时代的知识与精神是多样的,哪些促进了思想的发展,哪些被人们所记住,的确值得认真总结。他们也在反省自己这代人治学中的盲点,意识到这代人做过什么,有什么无法完成。无法完成的工作会由更年轻的一代学者去做,薪火相传,一代代将五四精神和鲁迅精神延续下去”。

2001年,陈思和担任复旦中文系系主任,甫一上任,便实施课程改革。改革提倡“原典精读”,让中文系学子细读经典名著典籍文本。在学校支持下,新开设的“中国语言文学原典精读”课程连续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和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发源于复旦中文系的原典精读课程得到国内高校响应,通过原典精读课程建设,一批青年教师崭露头角,教师骨干队伍逐渐形成。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专家裘锡圭团队、作家王安忆、海外比较文学专家张汉良及杨乃乔团队……一大批海内外人才及团队由陈思和引进中文系,如源头活水,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动力。担任中文系主任后,陈思和广泛邀请作家进校园,支持王安忆在复旦成立全国首个MFA创意写作专业学位授权点,如今,复旦创意写作MFA已走过15年。

从教42年

学生是他最好的作品

在30岁左右时,陈思和曾编过一本学生的讨论稿,出版时名为《夏天的审美触角》,编后记中他说,他始终认为自己的第一职业是教育。“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他最好的作品不是他个人写出来的,而应该是他的学生。”1986年所写的这句话,他践行至今。最令他骄傲的是,他所培养的博士、硕士、博士后,有90%左右依旧在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场的学者、专家中,大部分是陈思和的学生。看着曾经面庞青稚、如今已成为各高校中坚力量的学生,陈思和感慨万千:“你们就是我最好的作品,也是我从教42年来最好的见证人。”

“思和老师从贾植芳先生身上学到怎么做自觉的知识分子,在巴金先生身上学到信仰和理想的重要,又因认识巴金而结识了毕修勺、吴朗西先生,在这些人身上学到践行理想。他让我懂得,哪怕安于平凡的人生,也可以做出理想的业绩。”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说。“从鲁迅到贾植芳都有一个传统,对青年人特别地爱护、帮助,为他们遮风挡雨。这一点每位思和老师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到。”

左起:巴金先生、李辉、陈思和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则谈及了一件多年前的小事:去挪威做访问学者时,严锋把所有的钱花在购置一台天文望远镜上,他带着望远镜千里返家,回来后被家人埋怨“玩物丧志”。陈思和却说,望远镜就是他的世界,在这个望远镜里看到的世界里,有他的信念,也安放着他的一种精神。这令严锋无比感动:“这件小事里,是人对人的信任和理解,从师长到学生一代代不仅是知识的传承,也是情感的交流和人文关怀的传递。”

40年前在复旦求学时,陈引驰对当时陈思和关于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的系列文章印象深刻,也在其引导下参与了“人文精神寻思”的相关讨论。从任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到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引驰笑言自己一直在接陈思和的“班”,也一直守着陈思和关于坚守岗位的嘱托。在陈引驰失意之时,思和老师对他“不要紧,要往前看”的鼓励也令他铭记至今。

“我做了思和老师42年的‘老学生’,思和老师对我眯眯笑了42年。他对学生的培养有独到之处,很少直指要害,也很少批评,总是鼓励为主。在他的鼓励中会感到一种压力、一种鞭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郜元宝说,“这种精神就是100多年来中国文学中所流淌的精神。从远处说是章太炎、梁启超、严复这一代人,再经过鲁迅、巴金、贾植芳先生这一线延续下来。100多年来中国新文学养育了现代中国人对现实的执着,对传统的敬畏,对世界的开放、客观的情怀,这些也完美地体现在陈老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上。”

会议现场

在陈思和的学术生涯中,对于同代人的关注和研究是很重要的一环。“现在还活跃在文坛的一些最主要的、最重要的作家,后来转向更为深层的民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陈老师民间审美的影响。比如贾平凹、王安忆、莫言,在他们的前言后记,在很多的创作谈中都谈到过,这在文学史上绝无仅有。”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陈昶表示。

以谢有顺的表述,这也是一种和一代人在精神性上共同成长的研究态度。“思和老师选择与这代人一同成长。他珍惜这代人身上迸发出的力量,也积攒这种力量,他渴望与这些同道人一起行事,张扬理想,互相取暖、互相鼓励。”他更为感怀的,是陈思和作为师长的言传身教:“他的温和不等于‘温吞’,周全不等于没有原则,我可以感受到他‘为’的一面,也可以感受到他‘不为’的一面。那些他‘不做’‘不为’‘拒绝’的部分,最能见出一个知识分子身上的亮色。”他也一直谨记陈思和关于做事的精神:“他讲到研究现代文学就像一条河一样,每个人都是河里面的石头,河流淹没石头,但是也把石头的生命信息带了进去。正是因为他不抱怨、持续地做事、脚踏实地地做事,成为真正的创造者,才有资格成为研究现当代文学的石头。其实思和老师没有说,除了石头还有泡沫。洪水过后,有很多的泡沫、树枝、杂物,真正沉下来的石头是有限的,我希望自己在他的影响下不成为时代的泡沫,而成为一块小小的石头。”

读一本书

也是读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和人格

以新作《从广场到岗位》作为计划中“中国现代文学史话语创新”系列6本作品的开篇之作,陈思和希望将此前作为文学史研究成果提出来,但并未详尽梳理其形成过程的一些关键词,做一次梳理。前言中他表示,这番梳理,将包括他为什么把学术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到文学史理论的领域,为什么会提出诸如“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民间”“共名与无名”“先锋与常态”“世界性因素”“潜在写作”等关键词以及它们在研究实践中的作用。会议现场传来消息,由陈思和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也正在进行最后的修订,有望于明年推出。

“这本书有一个特别的意义,是重新梳理个人思想和学术的历程,尽量将过去认识不够,或因外部限制不能讲得很准确、很深入、很充分的地方梳理出来,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年来我们做的事情和现实本身的多面关系,特别是其中的紧张关系重新梳理明白、讲述清楚。”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晓明表示,“我们体会到的不仅是他自我反思的努力,更有一种对未来的尊重,一种对代际积累和承续的希望。”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看来,如今我们所见的“1/6”,不只是陈思和个人的学术总结,更是他重新梳理整个中国现当代思想史、精神史,为整个中国现代转型知识分子所历经的磨炼,以及他们的责任、导向所做重新的书写。“思和先生的学术思想具有长时段的有效性。关于整体性、关于中国新文学的现实战斗精神,他写的系列广受好评的文章都具有极高的水平,并且长期有效,拥有随着时间的过去不断释放出内涵的学术力量。学术是解难题,只有解难题才建立起范式,这些范式一定对长时段有效,而不是解决一时的命题。他是能够提供学术范式的学者。今天看来,思和先生的贡献都成为了有效的范式,他为当代文学的研究立下坐标,也打通整体。”

合影

阅读《从广场到岗位》,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深感于作品中“我”的意识。“‘我’作为知识分子身置于现当代传承之中,‘我’应该往哪里去?在价值取向、价值标准,以及人格塑形的前代人身上,‘我’应有哪些传承、哪些规避?在庙堂广场和岗位的定位和选择中,‘我’应该有怎样的主体性、能动性,应该向哪里前行?”她表示,读《从广场到岗位》,我们不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读一个人,读一位知识分子的担当和人格,“这一系列学术自传的开始部分所给予我们是‘在’与‘生’,是言传身教,是安身立命,是薪火相传。”

“他很怀念二三十年前的那个年代,在人们热衷理论探索的背后始终洋溢着知识分子对价值取向的坚持和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真纯向往。所以他坚持以现代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和实践道路为关怀,进行新文学传统的研究,这种精进永远超越了时代,令人感佩。”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燕玲说。

从青年的生龙活虎、有声有色,到中年的龙腾虎跃、百折不挠,在答辞的最后,陈思和以“卧虎藏龙”自比退休后即将展开的新生活,并再次喻示:“龙要成为潜龙,虎要成为卧虎,但是即使卧虎藏龙,我们在精神上仍然要做真正的龙和虎,而不是一条虫,或者一只猫。谢谢。”

新媒体编辑:张滢莹

配图:主办方供图、资料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