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村庄废弃、故人离去,他用相机寻找那些与“山后”为伴的人

摄影师周世菊童年时常去桑干河边玩耍,但随着沿河城市、村庄的废弃以及故人的离去,很多美好景象已不复存在。感受着此般变化的周世菊拿起相机,寻找着那些依旧与“山后”为伴的人们。
山后
图文 / 周世菊




















—————————
极:桑干河沿岸城市、村庄的废弃以及故人的离去,是这些变化促使您拍摄了这组作品吗?还是别的什么?
周:是的。我的故乡应县和我的第二故乡大同以及两地间的路线是桑干河主要流经地域,因为父母对故土的思念,这些年我时常陪伴父母回老家看看走走,目睹了桑干河沿岸城市、村庄、故人等的变化,尤其是路上必经的已经变为庄稼地的河道和残存的小桥,每一次路过我都会停车下来看一会儿,好多画面就不由的出现在眼前,于是我想把这些画面都收藏起来。
极:作品前后拍摄了多长时间?
周:三年吧。
极:您说照片的“余味”是很重要的,我觉得这组作品“余味”就很足,尤其是没说出的部分,很耐人寻味。能就此方面谈谈您对影像的把握和控制吗?
周:在我的意识中,“余味”就是感觉的记忆,就是看不到的部分,意识就表示记忆,至少两者相互依存,观看就是认知,面对每个场景,至少我以一定的主观经验为出发点。在每一幅影像中,我们尽量认知这件事物自身产生的一组印象:具体事物导向抽象意义,客观事物唤起主观联想。
我的影像不会笑在脸上,也不会哭在心里。我只想找回人类原本丰富的爱,以及如何把这种爱很好的表现在画面上。


周:严明,Alec Soth,Edward Hopper,Andrew Wyeth,还有索绪尔,虽然他是位语言学家。
极:能谈谈您在这组照片上的编辑思路吗?
周:我觉得一组作品编辑的核心最终会落到人或者存有人余温的物件及场景上,所以这组片子编辑的思路就是用桑干河这条线串起生活在桑干河河畔上普通人这些点,具体组接形式上主要依据以故乡为起点,第二故乡为落点这么一个路线,中间会用到一些画面中的色彩及元素形状,比如从第一张淡黄色调开始一直上升到大黄的矩形帷幕,紧接着矩形镜框中的绿色军服退伍老兵,后面又是身着绿色制服的巡林老人,随之自行车继续转场下一个画面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赛事经济火爆春日
- 中央网信办:增强网络执法震慑
- 瑞丽62所学校完成安全隐患排查

- 抖音:严打涉未成年人“毒流量”与违法行为
- 日经225指数收盘下跌4.05%

- 上海市举办F1的赛车场
- 由海尔集团投资制作的国产动画片,主角是一对不同肤色的兄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