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青报:毒跑道非无解难题,事关学生健康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之心/中国青年报
2019-01-17 09:34
教育家 >
字号

据《法制日报》报道,浙江三门县实验小学塑胶运动场于2018年暑期进行改造,9月底部分学生家长反映塑胶跑道存在问题,导致学生身体不适。在去年11月,当地教育局与校方组织的学生体检中,578人血常规指标异常,111人尿常规指标异常,135人肝功能、肾功能、尿酸异常。目前,三门县已对三门县实验小学塑胶运动场工程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立案。

原本是为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收获健康体魄,而在传统运动场上改造升级的塑胶跑道,现在却因为跑道本身质量的不过关,给学生带来了显性或隐性的安全隐患,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讽刺。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类似事件时有耳闻。

仔细梳理此次事件,不难发现其中暴露的问题。比如,校方称,跑道的相关原料及成品样品均送了检测且达标,但家长们却存有疑虑。不能怪家长多疑,按照以往经验,这种不信任有足够的证据支撑。校方信息不够公开透明,是“毒跑道”往往在伤害造成后才被发觉的一大原因。

其次,根据不同检测标准,跑道是否达标结果不一样。去年11月,三门县教育局会同校方及相关单位,共同对塑胶场地再次取样封存,送往家长选定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对照塑胶跑道旧标准,各项指标均达标;但对照2018年11月1日施行的“新国标”,有指标明显超标。标准不统一,选取有利于自身的说词,也容易被校方和施工方当作应付家长的挡箭牌。

此外,家长反映学生身体不适是在9月,而官方与校方组织的学生体检在11月,是否足够及时?在事后处理上,从目前媒体报道的信息看,校方负责人与施工方等单位被处理,但还没有部门对家长说明情况——即使是阶段性的信息公开,也没有向学生与家长道歉。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时间和过程,但现在几个月过去了,理应尽早部署与开展。

这起“毒跑道”事件,是以往类似事件的一个缩影。事情已发生,伤害已造成,依法依规追究相关方的责任是理所当然。但另一方面,如何构建更严密安全的预防机制,减少乃至消除“毒跑道”的出现概率,也应该有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规制。

比如,“新国标”去年11月就已正式实施。与“旧国标”相比,新标准中的有害物质从7项增至18项,且用强制性替代了原来的推荐性,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属性。这一点,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塑胶跑道的生产、施工等部门不可能不知道。既如此,就要在这些环节上强化“新国标”的普及与落地,避免有人仍以旧标准为不合格的跑道辩护。

正如专家所言,要对塑胶跑道的招标模式进行改良。目前的常态是,招投标“唯低价论”,这客观上为一些极力压缩成本却采用不合格材料的生产企业提供了生存空间。学校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在包括塑胶跑道在内的教育用设施设备的招投标上,质价兼顾,价格可以货比三家,但质量应以安全为底线。对被曝出过问题的企业,不妨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一票否决。

事关学生身体健康,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各方必须时刻绷紧安全之弦。对于已经遭受伤害的学生及其家长,除了必要的后期治疗、赔偿、补偿外,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等人性化举措也应当同步跟上。

(原题为:《“毒跑道”不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责任编辑:李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