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吴玉峰:排船记——从一根龙骨开始

2024-09-05 17:3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排船,即造船。日照一地造船业始于汉代,唐宋时已颇具规模,明清海禁,“片板不许入海”,致造船业萧条以至消失,直到清末开海,日照民间造船业逐渐开始复兴。

虽然已过百年,应用于排船的设备、工具等都随着时代在进步,但是排船的原材料和工序基本未变,比如开料、装肋骨、安装大角、上脚梁山板、上拉、上面板、铺甲板、捻船等。

如今的木制渔船无论体量大小都已实现了机械化驱动,不再安装船帆等,但是建造过程大致还遵循以上程序,另外也省略了“开光”、“压舱”等民间祭船仪式。船主于新船下坞当天在渔船甲板、船厂、码头等处放放鞭炮,再邀请船厂工人、船员等人喝顿酒就算是完成了整个造船任务,只待出海满载而归了。

位于日照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的任家台造船厂专门建造木制渔船,不过,随着铁壳渔船的增多,木制渔船的建造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5月1日至9月1日是封海禁渔期,也是造船的高峰期。进入6月,船厂有三大一小四艘渔船同时开工。渔民们习惯用当地方言称造船为“排船”,排船的过程除了个别环节使用叉车、吊车以外,主要还是靠手工打造。整个造船季,船主和工人紧锣密鼓,务必要赶在9月1日开海之前完工下海,确保打回来开海后满舱的第一网鲜鱼。

渔船的建造需得到海洋渔业局批准,待下达批建文件拿到舷号后方可开建。刘建强是舷号63326渔船的船主,他的船自6月2日开工,到8月23日完工下海,历时83天,建造好的渔船停靠日照张家台渔港,将于9月1日中午12点开海后进行第一次出海捕鱼。

渔船的建造从一根十二米长的龙骨开始,这种大型木材现在多从俄罗斯进口。

工人在龙骨上安装轴筒。

工人在选择用来制作”小拉“的圆木。

安装船头处的肋骨。

对肋骨进行刮皮处理。

加工制作船底板。

加固船尾盘子木。

建造中的新船通常和进行保养的旧船并置在同一轨道上。

在船舱内安装螺丝。

众人齐心协力安装15米长的大拉。

用倒链拉紧大拉二拉并进行螺丝紧固。

用桐油拌生灰和麻丝在船尾进行捻船。

为刚刷完桐油的船身遮盖塑料薄膜,以防雨淋。

捻匠们进行有节奏的捻拉挡环节。

开始铺设船甲板。

将连接的铁桶内注入一定水量烧开,把放入的底板木材煮一夜时间变软,方可随船舱肋骨安装。

往机舱内吊装柴油发动机。

工人在机舱内进行细节处理。

电焊工人焊接与后站杆相连接的拉筋。

在船头喷涂舷号,意味着此船将要完工,这艘船的船主是刘建强。

阴历七月初八凌晨,刘建强的渔船做好各项工作,准备下坞。

刘建强亲自驾驶自己的渔船,驶往张家台渔港。

在船厂和渔港之间的海面上,刘建强检查船舷的状态。

渔船到达张家台渔港。

渔船停靠在码头上,等待9月1日开海后出海捕捞第一网鱼。

作者简介:

吴玉峰,1973年生于山东莒县,现就职于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摄影作品及论文发表于多家学术报刊。2009年,专题作品《劳动者》在“2009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出;2017年,专题作品《异乡》在“2017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展出;2020年,表现防疫主题的《泽厚园东门》专题摄影作品被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收藏;2023年6月,在日照美术馆举办《异乡 2012-2022》个人摄影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