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淄博历史文化故事》丨人文艺术:聊斋俚曲
明清俗曲活化石
聊斋俚曲
聊斋俚曲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除小说之外的另一重要贡献,他编撰整理了自己家乡淄川方言俗语的歌曲,借鉴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民俗小调,创作出民众喜闻乐见的说唱艺术形式。2006年,聊斋俚曲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俚曲又称俗曲,是明清以来流行于城乡百姓阶层、社会影响深广的民间歌曲的泛称。在蒲松龄故居所在的淄博市淄川区一带,尤为盛行。
蒲松龄自小深受这种民间曲调的熏陶,他不仅会唱,兴致来了之后还经常自撰新词。今天人们能够演唱的聊斋俚曲共有15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翻魇殃》《寒森曲》《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曲》《磨难曲》《增补幸云曲》。
蒲松龄在毕府坐馆时,利用当时流行的民间曲牌和方言土语,写了大量通俗易懂的戏曲作品和俚曲。由于白天要教书,只有到夜深人静、更鼓过后,才是创作的最佳时间。俚曲是说唱艺术,每一段词成,蒲公都会以掌击桌作板,一板一眼地哼唱,情不自禁处,竟脚踏楼板放声高歌,楼板因此而砰砰作响。院中的大黄狗闻声一路跑来,狂吠不止,蒲公惊醒,为之敛声,黄狗返回。不一会儿,蒲公歌声再起,于是又引得犬声大作,往返如是,直累得大黄狗精疲力尽。这就是蒲松龄“脚踏楼板累死狗”的故事。
蒲松龄创作的这些俚曲,不像戏剧作品按场次、分折子,而是采取标题类的章回形式。开头一般多用开场、说楔子、讲梗概等方法,逐渐引入正题。每回或每段大都有说有唱,说有独白、对白、旁白、数白;唱有独唱、对唱、分唱,间或有帮腔等曲艺表现手法。聊斋俚曲所用的曲牌有耍孩儿、银纽丝、叠断桥、呀呀油、劈破玉、跌落金钱、倒板浆、房四娘、皂罗袍、黄莺儿等50个。
聊斋俚曲之所以没有像《聊斋志异》一样得到更多学者关注,与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淄川方言、外人难以理解有很大关系。但也正因为这样,俚曲保留了当初的原汁原味,历经300余年而没有多少变化,因而也被称为“明清俗曲的活化石”。
蒲松龄创作聊斋俚曲,并不单纯只是为了娱乐,他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最易为人接受的方式,起到“劝世醒世”的作用。
聊斋俚曲的内容指向多为讽喻世情、扬善惩恶,所表现的主要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如《墙头记》是描写父子关系的,《姑妇曲》描写婆媳关系,《慈悲曲》写母子关系,《翻魇殃》写邻里关系,《禳妒咒》既有婆媳关系也有夫妻关系,更是对“悍妇”形象的暴露,《俊夜叉》则描写了“悍妇”在特殊情况下的积极作用。而最为人惊讶的,是蒲松龄在《磨难曲》中对于官逼民反的社会现象的肯定与歌颂,这反映了他晚年思想发生的变化,标志着他所创作的聊斋俚曲已经达到并超出《聊斋志异》的思想高度。
蒲松龄的第12代世孙蒲先明,早在读私塾的时候就抄录过部分聊斋俚曲。经过多年积累和研究,蒲先明在1999年整理出版了80万字的《聊斋俚曲集》,并对方言全部加了注释。这对聊斋俚曲的流传和推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进一步扩大聊斋俚曲的影响,有关部门还在蒲松龄故居景点,指派专人排演聊斋俚曲情景剧,不仅推陈出新,还在内容和形式上对聊斋俚曲进行改革,让广大游客参与到聊斋俚曲的演出和传唱中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聊斋俚曲这一曾经面临失传的古老艺术再次焕发生机。
原标题:《《淄博历史文化故事》丨人文艺术:聊斋俚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