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电子院娄宇:首创工程师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2024-09-03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呼唤工程师精神,以精神为引领,培育更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能够“吃透”技术的卓越工程师,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子院作为我国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肩负起时代重任,结合企业70余年的发展历程,深入研究一代代工程师的行为导向和价值追求,凝练出工程师精神,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新时代凝练提出工程师精神的意义价值

时代呼唤卓越工程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大国经济的压舱石。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才能建成现代化强国。

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2022年制造业增加值达33.5万亿元,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接近30%,但同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产业基础和产业链薄弱问题仍相当突出,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突出特征。且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重要关口,需要加快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低端迈向中高端。

而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实现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不仅需要战略科学家,更需要一大批卓越工程师。科学家潜心钻研、追求真理。卓越工程师则负责实现技术的创新落地、新产品的研制和实现产业化。

在一定程度上,工程师队伍技术创新水平关系到科学理论结合实际的起点高度,乃至于影响总体发展格局。因此,亟须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工程师集智攻关,实现从模仿重复向创新创造转变。可以说,“中国创造”呼唤卓越工程师,夯实大国经济根基呼唤卓越工程师,时代呼唤卓越工程师!

工程师培养需要工程师精神,据数据统计,我国工程师数量约占全世界的1/4,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相当于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的总和。虽然我国工程师规模总量位居全球前列,但工程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须多管齐下,其中精神引领至关重要。

工程师的成长也离不开工程师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工程师是极其特殊的职业,从事的是建设强国、造福人类的重要事业,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背景与多方面综合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更是不可或缺。需要以爱党报国、敬业奉献等精神为引领,激发工程师群体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身份认同感,释放一线工程师创造力,实现科技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国电子院在长期发展实践中首创提出工程师精神

中国电子院为新中国建设而生,因电子工业发展而立,是中国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开拓者。回顾企业70年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电子院的发展史是一部在长期发展实践中不断锻造锤炼工程师精神并以之激励引领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历史。

中国电子院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爱国精神这条主线。1953年,考虑到“一五”计划中无线电工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电子院应运而生,在完成了国家“一五”计划一批重点电子项目的同时,也成功实现了“外援”到“援外”的转变。60年代参与国家“三线”建设;70、80年代助力彩色电视走进千家万户;90年代,航天服试验舱研制任务的顺利完成更是助力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电子院工程师持续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上努力着。中国电子院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工程师爱国报国的奋斗史。

创新是中国电子院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我国电子工业起步之时,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困难局面。中国电子院工程师凭借着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自力更生,完成彩色显像管项目,让彩色电视“飞入寻常百姓家”;迎接新挑战,在平板液晶显示(LCD)技术快速替代显像管(CTR)技术之际,快速掌握新技术,助力我国平板显示产业实现突破,破解国家“少屏”局面。一代代工程师凭借创新进取的精神,助力我国电子工业从“落后”到“跟跑”再到“并跑”,甚至“领跑”。走过的路昭示着工程师们,善于创新、敢于开拓者成。

工程师的鲜明特点是奔赴一线、扎根现场。1979年,16位中国电子院工程师放弃北京便利的生活环境,来到当时还是荒凉小渔村的深圳,扎根下来,助力深圳建设;1998年,50余位工程师来到冰天雪地的长春,为我国第一个TFT-LCD项目奋斗耕耘。项目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是工程师的鲜明特点。“把实验室建在工厂里”“把科研课题写在工地上”是工程师实实在在的生动写照。

工程任务往往规模宏大、技术复杂、高度集成,涉及众多领域和技术部门。中国电子院工程师早早意识到,若要提升能力水平,须得集结群体智慧、集智攻关。早在1956年,中国电子院便以组织设计答辩的方式进行攻关,并将这一形式列入院技术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后来的发展中,中国电子院工程师一直保持协同的态度。集合内外资源,集智攻关、协同推进任务的方式已屡见不鲜。

70多年来,中国电子院为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立下了无数功勋,这些奋斗的痕迹也成为工程师精神形成和传承脉络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为工程师精神作了生动而具体的注脚。中国电子院结合企业奋斗史,深入研究工程师引领推动我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实践成果,对工程师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归纳和概括,即:

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爱国精神

锐意突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立足实际、扎根现场的实干精神

开放融合、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

·践行工程师精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工程师精神跨越时空、代代传承,是激励一代代工程师接续奋斗的精神支柱,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行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中国电子院扛起央企使命担当,持续弘扬并践行工程师精神,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践行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爱国精神。国家所需,即为行动所向。中国电子院胸怀“国之大者”,一路陪伴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企业成长,破解“少屏”困境,助力我国显示产业成为全球第一。面对“缺芯”局面,中国电子院积极布局,承接了先进制程、复杂技术、第三代特色等诸多代表性半导体项目,助推国家在半导体制造、材料等领域实现多点突破,特别是在存储芯片领域发挥关键作用。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国家重点建设区域做好发展布局,以实际行动服务国家战略,响应国家号召。

践行锐意突破、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中国电子院落实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前瞻布局行业领先技术,在洁净、微振动等领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近年来,中国电子院通过积极主动推进数字化转型,瞄准“卡脖子”难题,以“揭榜挂帅”“攻坚战”等方式开展科研攻关,积极开发“先进电子制造数字孪生工厂解决方案”,构建全要素、全流程、全系统,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工厂来推动精益设计、精益生产,实现建设投资降低10%、生产效率提高10%、建设周期缩短10%、运行成本降低10%。中国电子院工程师秉承创新之志,立志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成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

践行立足实际、扎根现场的实干精神。下工地、赴一线了解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是中国电子院工程师一以贯之的态度。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曾有工程师带着一家老小扎根在项目一线。为了得到各种条件下的振动数据,一群80后工程师住在了当时方圆几公里都没有餐厅和洗手间的项目现场,白天在喧闹的工地上收集数据;凌晨两三点,在寂静无人、无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做振动实验,无惧酷暑,不畏寒冬,时常整整24小时都无法休息。扎根于一线、奋斗于一线、成才于一线,中国电子院工程师以实干造就着一流设计。

践行开放融合、集智攻关的协同精神。中国电子院工程师将大局观念、协作理念固化凝练成开放融合、集智攻关的实践品格。面对先进半导体制造“卡脖子”难题,中国电子院引入外脑外智,成立松山湖先进半导体工程技术联合创新中心,有效汇聚相关科研机构、技术需求方、研发攻关力量等创新资源和要素,形成协同高效的开放式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整体竞争力。与湖畔芯片在项目建设、产线效能提升、科研平台共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在中国微显示产业领域聚焦发力,塑造新的产业格局。中国电子院正以开放的胸怀、积极的姿态,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谋发展。

中国电子院一代代工程师秉承工程师精神,接续奋斗、勇攀高峰,为我国电子工业从无到有,到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支撑。主导设计了全国80%面板生产线、全部最高世代及全柔性生产线、全国50%存储器芯片生产线,主导设计国内50%以上数据中心、超30%国家级超算中心……一组组数据,无不昭示着工程师精神引领奋斗的斐然成绩。

历史川流不息,而精神代代相传。在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的征途中,中国电子院将持续大力弘扬工程师精神,提升科技创新力、产业控制力、安全支撑力,让工程师精神在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绽放出夺目光彩,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不竭力量。

原标题:《中国电子院娄宇:首创工程师精神,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