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农业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 ——第一届绿色农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举办

2024-09-02 13: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进一步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携手推动绿色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发展,8月30日,农业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第一届绿色农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在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举办,国内外30余所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代表共飨学术盛宴,共话农业绿色发展美好未来。

本次学术会议由山东省教育厅、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指导,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主办,山东省绿色农业促进会、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山东农学会等单位协办。会议以“发展绿色农业 赋能农业强国”为主题,为各国专家学者搭建国际绿色农业工程创新合作新平台,为农业生产绿色化、智慧化、工程化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与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朱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敬东,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崔焕勇,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孟晓军,齐鲁师范学院副校长、山东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兆明,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淄博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杨溯易,淄博市科技局局长熊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董仁杰,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孙东晓,日本千叶大学名誉教授丸尾达,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刘玉升,学校党委领导班子,以及多所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开幕式由校党委书记张鸿波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进京在开幕式上致辞,代表学校向参加会议的领导、专家、企业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立足“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定位,聚焦国家绿色发展重大战略需求,强化专业建设、优化学科布局、提高科研能力,积极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产业化的绿色农业全链条攻关体系,为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李进京从坚持绿色引领、坚持智慧赋能、坚持科技支撑、坚持工程集成四个方面介绍自己的认识与看法,并期待以此次学术会议为契机,探讨绿色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产业应用前景,促进国际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农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全国、全世界的农业绿色低碳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朱明代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向第一届绿色农业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并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许。他表示,这次会议是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深化改革为契机,以创新为动力,研发和推广应用绿色农业工程技术,积极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共同谱写农业绿色发展新篇章。淄博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淄博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杨溯易在致辞中介绍了淄博的基本概况,着重从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坚持数字化赋能、坚持生态循环理念、坚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淄博市推进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果。随后,举行了绿色农业工程创新联盟倡议仪式。中国农业大学董仁杰教授宣读倡议书,同出席会议的嘉宾代表签署倡议书。

在主旨报告环节,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朱明,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教授孙东晓,日本千叶大学名誉教授丸尾达,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院士、教授齐加诺夫,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特聘教授刘玉升,分别作了题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路径与工程科技创新思考”“从农场到餐桌,再到人群的积极健康理念”“关于种子繁殖型草莓品种的下一代智能草莓生产”“基于泥炭的纳米微肥在养殖场中的应用”“生态植保技术及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支撑贡献”的报告,分享了农业绿色发展方面的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

本次学术会议设立了智慧农业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绿色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农产品绿色流通与加工等领域进行探讨和交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技术、装备制造技术融入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产业,以及农业绿色科技成果转化运用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农业绿色发展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为全球农业发展增添新活力、注入新动力、贡献新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分论坛吸引了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生命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青年研究者,他们在思考、对话、交流中深入探索农业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充分展现了青年科技人才的智慧与潜力。在会议现场,还专门设置了产品展区,不仅展示了学校在绿色农业工程领域的成果,分享了经验做法,也展出了17家绿色农业工程领域的企业产品及实践方案。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赴相关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实地了解绿色农业工程等领域取得的进展和积极成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