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扎根中国65年,“傅莱与中国的情缘”上海历博展出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9周年。澎湃新闻获悉,8月31日,由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联合主办的“红色的信仰 无悔的选择——傅莱与中国的情缘”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聚焦来自奥地利的傅莱医生扎根中国65年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以傅莱为代表的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宝贵贡献。
展览现场
20世纪上半叶,一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肩战斗,助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展览全面聚焦来自奥地利的傅莱医生,为了追寻共产主义信仰来到中国、扎根奉献65年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以傅莱为代表的国际友人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的宝贵贡献。
展览现场
傅莱
傅莱(Frey),原名理查德·施泰因(Richard Stein),犹太人,1920年2月11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37年加入奥地利共产党。1938年考入维也纳医科大学。1938年12月,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追寻共产主义信仰,毅然选择前往中国。1939年1月抵达上海,先后在上海、天津、北平等地工作,参加抗日救援,寻找党组织。1941年12月,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在白求恩学校任教。1944年,被派往延安中国医科大学。同年,经组织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成功研制中国第一批粗制青霉素。新中国成立后,傅莱继续留在中国,致力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1953年,加入中国国籍。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顾问等职,1987年,建立中国第一个大型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系统。当选为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4年11月,因病在京逝世,遵照遗嘱,其遗体捐赠给了中国医疗事业,骨灰安葬在曾经战斗过的河北唐县。
展览现场
展览以时间为脉络,分为“信仰初燃”“投身革命”“扎根中国”“无限眷恋”四个部分,通过41件实物展品以及影像资料,完整呈现了傅莱救死扶伤、钻研医术、教书育人,服务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事迹,让观众看到了傅莱不畏艰险、勇于突破,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生动形象。展品基本覆盖了傅莱人生的各个阶段,其中,傅莱在上海医院的工作表现证明、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笔记、珍藏的党章、编写的《人民保健组织学》教材以及聂荣臻亲笔签名的信件等均为首次展出。
展览现场
自2019年9月以来,傅莱夫人江国珍女士先后5次向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捐赠史料171组,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此次展览共有37件展品出自这些捐赠史料。江国珍女士动情回忆傅莱扎根中国65年生涯里的点滴往事。她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让更多的人认识傅莱其人其事 ,了解到更多跟傅莱一样的国际友人们,他们对中国所做的贡献。 开幕式上,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向江国珍颁发了捐赠证书。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陈俭向江国珍颁发了捐赠证书
202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斯诺、马海德、艾黎、爱泼斯坦、柯鲁克、傅莱等国际友人的亲属,向那些曾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国际友人致以深切缅怀。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的国际友人亲属之一,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在开幕式上讲话。
此次展览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共同指导,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协办,并得到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史办的支持。
此次展览展期持续至10月13日。
重要展品介绍
(一)傅莱在上海医院的工作表现证明
这是1939年傅莱在上海的隔离医院工作的表现证明。1939年1月15日,傅莱抵达上海,苦寻党组织未果后,于3月北上天津继续寻找。1939年5月,傅莱父母为躲避法西斯对犹太人的迫害也来到上海,傅莱遂返回上海与父母团聚。期间,傅莱在虹口的隔离医院(位于兆丰路难民中心,今高阳路680号)参与猩红热疫情的救治。医院出具的工作表现证明上写道:理查德·施泰因不遗余力、不畏危险地参与治疗病人,其丰富的专业知识、敏锐的观察力、熟练的检查治疗技术,使他很快赢得医院管理层的信任,从而被委以独立管理多个病房的重任,他的表现无可挑剔。
傅莱与父母短暂团聚后,又回到了天津。傅莱的父母曾居住在上海蒲石路364号A幢(今长乐路瑞金一路附近),以及公平路305弄7号,他们直到二战结束才离开上海返回奥地利。由于傅莱辗转多地工作,所以其父母一度与他失去联系,战后到处打听傅莱行踪。此次展览展出了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天津办公室医务官写给傅莱父亲的回信,信里说:我还没听到有关傅莱医生的消息,如果知道了会马上告诉你,也许他会直接给你写信。
(二)聂荣臻亲笔签名的信件、傅莱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笔记、傅莱珍藏的党章
1942年,傅莱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同年4月16日,傅莱收到了聂荣臻司令员亲笔签名的英文回信,由军区翻译刘克代笔。信中写道:“希望你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努力工作,证明自己是一个坚强和忠实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战士。同时,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提高自己。”
傅莱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展览展出了傅莱在1942年9月13日参加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时所写的中文笔记。
聂荣臻亲笔签名的信件、傅莱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笔记、傅莱珍藏的党章
傅莱连续三年递交入党申请,1944年11月22日,党组织批准了他的请求,聂荣臻司令员作为其入党介绍人,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人彭真签署了批准傅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通知书。
展览展出了傅莱保存的三本《党章》,分别是1956年版、1992年版、1997年版。其中,1956年版有傅莱的亲笔签名。
(三)傅莱编写的《人民保健组织学》教材和医学知识手稿
傅莱在重庆医学院任教期间教授保健组织学,而这门课当时在全国并没有统编教材。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傅莱便开始着手编写教材。他带领全教研室的同志,实地走访医院、考察调研,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于1961年9月完成《人民保健组织学》书稿,解决了学生没有课本的问题。
此次展出的《人民保健组织学》教材,是傅莱自己使用的版本,内页有傅莱所作的批注,写了很多修改意见,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材内容,可见他对教学工作的全情投入。
傅莱在医学领域孜孜不倦地探索,并将平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展览展出了他用于教学的医学知识手稿。
《人民保健组织学》书稿
(四)傅莱使用过的英汉字典
傅莱在白求恩学校从事医学教学工作。为中国学员上课,语言是最大的难关,但是傅莱拒绝使用翻译,坚持自己用中文授课。平时讲一小时课,傅莱要花八九个小时备课,他先用德文、英文写好讲稿,再在同事帮助下,并借助字典译成汉语,标注上读音。此次展出了已经被傅莱翻烂的英汉字典。
傅莱使用过的英汉字典
(五)手摇医用计算机和医药包
此次展览中,有两件实物展品出自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分别是傅莱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手摇医用计算机和医药包。手摇计算机是当时一种主要的计算装置,傅莱使用的这款为瑞典制造,保存完好。傅莱曾在保定阜平县大台乡的吕大夫家中居住并学习中医,离开时把自己使用的医药包留给了吕大夫。吕大夫一家一直珍藏着,后由吕大夫的儿子吕天佑捐赠给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傅莱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过的手摇医用计算机
傅莱在抗日战争时期使用过的医药包
(六)傅莱《告别前的留言》
这份留言写于1999年12月25日,由傅莱亲自打字,并作了修改。傅莱说,在长期的抗日斗争中,他与广大的中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并对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生出了深深的眷恋之情,所以他加入了中国国籍。
他在留言中写道:“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深深眷恋中国这片伟大的土地,并非常怀念纯朴无私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洗礼中,我与很多的中国朋友并肩战斗。在艰苦的战争年月中,他们勇敢无畏地与敌人进行斗争,为了理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深深折服于他们伟大的人格,并有幸与他们中的很多人建立了牢固的友谊。现在,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故去,我十分怀念他们,很希望在自己身后能够与他们长眠在一起。因此,在百年之后,我希望将遗体献给医疗科研使用,火化以后将骨灰撒在河北省唐县葛洪村的田野之中,那是我曾经同很多朋友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我希望可以常伴那片可爱的土地以及那里的人民。”
傅莱过世后,遵照生前夙愿,他的遗体脏器捐献给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今北京协和医学院),他的骨灰安葬在河北唐县军城镇的晋察冀烈士陵园,与精神导师白求恩和昔日战友柯棣华相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