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影像何以热门,评论何以缺失
9月1日,“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2023”(下简称“年鉴展2023”)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举行开幕仪式。“年鉴展”以年度为单位,通过文献和艺术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艺术现状的记录、检阅与展现,这也是年鉴展第五次落地上海。
一如往年,《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23卷(下简称《年鉴2023》)统计出100位艺术家代表,并列出议题对过去一年出现的新现象与问题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从中选择11位艺术家的原作展出,他们的作品也折射出2023年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2023展览现场,陈界仁,《在没有世界的世界中I&II》,黑白,单频道录像,立体声
据悉,《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23卷记录年表(包含展览、事件)共2611条,收录文献约3113篇。经过统计,选出100位艺术家作为代表,并从五种艺术类型(摄影、影像、数字艺术、生态艺术与档案艺术)、两个理论议题(艺术批评与后殖民)以及艺术组织作为艺术创作主体等方面,对过去一年出现的新现象与问题进行了梳理和阐述。
100位入选艺术家中,蔡雅玲、陈丹笛子、陈界仁、范西、韩倩、贺子珂、胡昀、沈少民、张东辉、张新军、郑源11位年鉴艺术家的原作在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展出。
上海市美协主席曾成钢(右一)、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秘书长吴宁(左二)在开幕现场
“通过《年鉴2023卷》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年当中,中国当代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面貌与讨论,也看到艺术创作的新方法不断涌现。这些新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方法尚不确定,但至少意味着中国当代艺术并非停滞不前。”此次展览策展人朱青生(北京大学教授,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上海外国语大学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说:“与去年一样,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媒介变迁与问题对于艺术类型、艺术批评的影响,档案与生态所提示的理论前沿,后殖民继续带来的思维方式,都使得中国当代艺术显现出新的发展方向与生命力。”朱青生自1986年主持中国现代艺术档案的编纂,2005年起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每年一卷),“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始于2016年。
策展人朱青生导览
以艺术作品回应当下
展览一楼展出的三位艺术家是沈少民、蔡雅玲、陈界仁,他们的作品涉及装置、影像、架上等多种形式,不同形式的交织也正折射出当下艺术发展的多样性。对于原作展出的艺术家的选择,上海多伦美术馆馆长曾玉兰对澎湃新闻说:“美术馆会更关注关照现实话题的艺术家和作品。”
展览现场,沈少民《我和我自己》(左)和蔡雅玲的作品(Nude-1)(右) 图片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提供
沿着旋转扶梯去往二楼,以泥土垒砌的“离开”两字尤为引人注目。这件名为《别处》的作品始于2023年外交公寓12号空间。那年3月,张新军从北京T3机场边缘处的一块荒地中,按照交通标识字体“留下”为样取土,再将这些混杂着荒地表面的枯草与根茎的土,和原有的一些被掩埋的建筑垃圾一起在外交公寓空间重塑。随着时间的变化,当时飞机航线下方的“留下”二字已被杂草掩盖,与起飞或降落的飞机形成的关于“去”“留”问题的疑问如杂草之下巨大的沉默。
张新军,《别处》,夯土、照片,尺寸可变,展览现场
2024年7月,张新军在位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周边的建筑工地重新取土,这些土仍然夹杂着植物根茎和建筑垃圾在美术馆中垒砌“离开”二字。“建筑工地的工人帮忙从拆迁工地运了土,并共同垒砌了这两个字,让作品具有在地性,也有了新的扩展。”曾玉兰说,“这些工人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也同样面对着‘留下’或是‘离开’的选择。”
在美术馆三楼,一套相册也似乎回应着“去留”的问题,这本相册来自艺术家张东辉在深圳的一个被地产公司迁走的城中村中和策展人王澈、贺勋共同选择一栋空房作为临时展厅展出的项目。张东辉在废墟中挨家挨户地捡拾村民迁走时遗留下来的家具、衣物、生活用品等,逐个清洗干净,让它们回到最初体面的状态,摆放在展厅(村中空房)中,重新编织出一个家庭的生活现场。之后,他给“好人家”里的每一样物品拍下证件照,洗成1寸照片后装入相册。
展览现场张东辉《好人家》(局部),作品共71页相册
“很多物品能看到生活的痕迹,对应到生活现场一个个具体的人,他们过去是怎样的?未来会怎样呢?我们不知道只能想象,‘离开’还是‘留下’也是照片中物件原来拥有者面对的问题。虽然,在选作品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办法特别考虑作品之间的关系,但最终呈现出的展览现场,作品自己生发出种种关系。”
展览现场,韩倩的《听到,隐隐约约地听到》
在展出艺术家中蔡雅玲切合到女性议题,贺子珂的《乱码城市》与网络时代的发展相关,韩倩的《听到,隐隐约约地听到》以1950年代一位年轻武钢女职工跨时三年的日记为线索,以个人身份和私人情感,对应到时代的宏大叙事。陈丹笛子的《六十秒仙境公园》以城市公园池塘人造喷雾为关注点,看人为的“仙境”和现实世界的模糊而又清晰的界限。胡昀的作品《气候病》从一组清代铜版画中提取元素,这在当时就是全球化背景的产物,而在当下语境下,结合气候的角度,又有了建筑与历史空间的对比,以及时间与空间的流动性。
胡昀,《气候病》,实时动画,尺寸可变,2023 (与艺术家侯江南合作完成@Jiangnan Hou)
数字、影像艺术为热点,“艺术批评”依旧缺失
11位入选艺术家作品的展出,只是“年鉴展2023”一个很小的面向,《年鉴》的编纂是对当年中国当代艺术总体情况的回顾和展示,并从中概括了摄影、影像、数字艺术、生态艺术、档案艺术五种艺术类型,以及艺术批评与后殖民两个理论议题。
2023年鉴展文献区
在“理论议题”中,艺术批评的缺失再次被提及。的确,在中国的艺术世界当中,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批评文章已经久未出现。虽然2023年上海、北京等地众多展览接连开幕,繁荣看似回归,实则弥漫着疲于奔命的情绪,缺乏专业领域的真正讨论。“艺术批评”从专业媒体更多转向自媒体,不同圈层的艺术生态逐渐形成自己的意见通路。“在这样的情形下,即便有值得讨论的批评文章出现,有来有往的建设性讨论也并未形成。”《年鉴2023》也直言不讳,点出其原因,“可以对话或者论战者也觉得把精力投入在这样的讨论里回报不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特殊环境中,有来有往的论辩极难发生,新的共识也因此更加难以出现。”
策展人朱青生导览,观众翻阅历年年鉴。
从艺术类型上看,此前大热的元宇宙和NFT在2023年几乎无人再提及,随着ChatGPT等大模型在2022年陆续发布,艺术家尝试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基于人工智能新进展的艺术创作涌现,由此讨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数据来源、创作主体、人工智能与艺术的关系等方面。
“人工智能生成图像是艺术家与机器的合作,机器由人的提示词就能生成图像,使人反思人的创造力。但抛开人工智能对人类图像的学习不论,如果脱离艺术家的合作,则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不是艺术,艺术创作的主体是人本身。”《年鉴2023》对“数字艺术”描述称。
这种反思也呈现在摄影和影像艺术中。2023下半年生成式AI图像成为摄影界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同样,在影像艺术中,2023年关于技术媒介的运用与讨论也层出不穷。同时地缘政治的冲突、核污染等社会事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呈现了多样而深刻的创作探索。
在生态艺术和档案艺术中,《年鉴2023》也敏锐地点出“更多自然气候、人工设施、非人类生命被发现、追问和反思。”
范西,《一沓风景》,相纸,25×1000cm,展览现场。
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2023”在之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的下一个展览是“地方与讲述——中国当代影像年鉴展(2023)”,该项目由多伦现代美术馆发起并主办,将是中国第一个当代影像艺术年鉴,涉及“摄影”和“影像”部分,这两者在近几年的“年鉴”中被一再提及。
展览开幕现场
“摄影和影像在目前视觉艺术领域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而且多是艺术介入社会的实践,随着,新媒介和技术的发展,实验性的艺术创作和思考大多发生在影像和摄影的领域。”曾玉兰说,“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动态影像包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内容创作者,但把影像作品放在美术馆展出,并以《影像年鉴》的方式整理记录,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对抗这个被碎片化视觉信息淹没的时代,艺术家和美术馆以一种笨拙的方式抢夺观众的注意力,以影像来反对影像,思考影像自身。”
展览开幕现场
注:“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上海)2023”将展出至10月7日。
附:《年鉴2023》艺术家(注:共100名/组艺术家,标*者为本次展览展出原作的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蔡雅玲*、曹舒怡、陈丹笛子*、陈界仁*、陈丽同、陈牧甜、陈天灼、陈彧凡、陈彧君、程新皓、崔洁、戴陈连、丁世伟、丁乙、范加、范西*、冯至炫、耿大有、韩倩*、韩梦云、何翔宇、贺勋、贺子珂*、胡佳艺、胡伟、胡昀*、黄锐、黄宇兴、姜杰、经傲、劳丽丽、李燎、李明、李怒、李涛、李维伊、厉槟源、廖国核、林奥劼、林科、刘成瑞、刘窗、刘符洁、刘海辰、刘昕、刘雨佳、陆扬、马秋莎、苗颖、欧阳春、彭薇、彭祖强、蒲英玮、钱丽丽、沈少民*、沈莘、石冰、宋冬、苏予昕、谭婧、谭英杰、陶辉、童昆鸟、王礼军、王凝慧、王拓、王梓全、邬建安、武子杨、谢南星、邢丹文、徐冠宇、徐渠、徐文恺(aaajiao)、徐震®、薛峰、薛若哲、阎洲、杨嘉辉、杨健、杨沛铿、杨心广、姚清妹、尹秀珍、于艾君、于吉、余果、袁中天、曾梵志、张东辉*、张恩利、张晓刚、张新军*、张一、郑波、郑源*、钟云舒、周啸虎、朱湘、庄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