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想抽当时的自己”,盲盒,我退坑了

2024-08-30 15: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感觉自己已经忘了抽盲盒的初心。”90后白领青青(化名)曾是一名狂热的盲盒爱好者,家里的一面墙和卧室床头都曾摆满盲盒娃娃,不过现在它们已经所剩无几。

排队抽签、争相抢购、溢价转售……以盲盒为代表的潮玩(潮流玩具)因“惊喜经济”和“收藏经济”点燃了“Z世代”的购买热情,不断有人“入坑”。但在盲盒“热浪滚滚”的同时,也有部分年轻人逐渐冷静。

那些当初像青青一样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的年轻人,为何想“退坑”?

1、“真的很想抽当时无脑冲的自己”

“起初只是想买几个玩玩,但随着对盲盒的逐渐狂热,我的消费上限越来越高。疯狂上头的时候,为了冲隐藏款,我会拼命选自己喜欢的IP,一天就能花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也会为抢不到心头好而特别心烦和焦虑。但其实对于买的大部分款式,我都不是真的热爱,买回来就摆着,甚至都没有细看。”谈及自己追盲盒的心路变化,青青说,“从只要合眼缘,抽到什么款式都能乐呵呵地欣赏,到打开一个盲盒,先要搜索一下是不是热门款,如果不是,心情立马变得不美丽。”

当理智“回归”之后,青青觉得自己只是“收集癖”在作祟,也被拆盲盒的“赌徒心态”裹挟了:“如果提供情绪价值的东西已经无法带给我更多正面情绪,那就是时候远离了。”

青青口中的盲盒,是潮玩的一种“玩法”。潮玩因注入了设计、潮流、绘画、雕塑、IP等元素,具有一定的收藏属性。雕像手办、盲盒公仔、BJD(球关节娃娃,指的是关节处由球形接头连接起来的、可活动的娃娃)玩具,都属于潮玩。

根据广东省玩具协会中外玩具全媒体中心发布的《2024全球潮玩产业发展报告》,主要面向14岁以上青少年及成年人,具备潮流文化元素或时尚创意设计的玩具,即为“潮玩”。

和青青一样,家住北京的丫丫(化名)也“退坑”盲盒了。“290元顺丰包邮。”丫丫不久前打包出售了自己收藏的最后11个盲盒娃娃。“这11个娃娃,当初买的时候,最便宜的一个也要59元。”丫丫告诉记者。

让丫丫决心“退坑”的原因,是惊觉自己落入了“消费主义陷阱”。

“最初入坑只是因为喜欢,享受着盲盒的因‘未知’所带来的惊喜和快乐。但慢慢地,(我)就变成了盲目跟风,一味购入新品,花了不少钱,也占了很多空间,家里都快没地方摆了。冷静下来就会发现,动辄几十元、上百元买一个塑料制成的小娃娃,其实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丫丫说。

“这是我第一次给你送除了盲盒以外的其他快递。”当听到快递员说出这句话时,95后的宁宁(化名)才发觉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买了那么多盲盒。

“入坑盲盒之后,我已经很久都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了。69元、79元、89元、99元、129元,这些都是盲盒的价格,这些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买护肤品、买衣服、吃美食,难道不是更有意义吗?‘盲盒热’退却之后,真的很想抽当时无脑冲的自己。”宁宁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更想把钱花在“刀刃”上,这是受访对象“淡坑”“退坑”盲盒乃至潮玩的主要原因。

上海的95后阿皮(化名)是一位新手妈妈,也是一名资深潮玩爱好者,家里的各式手办、盲盒摆满了好几个柜子。

现在阿皮打算“退坑”,她正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出售自己曾经的收藏品,其中不乏已绝版的款式。有网友表示不解,在其账号下评论说:“都好好看哦,居然要退坑。”阿皮则回复道:“我有大宝宝了,要换点奶粉钱,以后玩儿她就行了。”

2、“黄牛当道,抽不到好东西”

目前究竟有多少人“退坑”,并没有具体数字。

但是,像青青一样,的确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退坑”经历。

在小红书平台上,记者以“盲盒退坑”为关键词搜索看到,有5万多篇笔记;搜索“盲盒退坑怎么处理”,则有9万多篇笔记。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钱不凑手”外,“退坑”盲盒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黄牛炒盒”、售后体验不佳、质量参差不齐等。

“之前我去一家潮玩店抽盲盒,看到摆放新品盲盒的台面上空了四五个盲盒的位置,就等着店员补盒。当时有一名店员时不时看向我,来回转圈,店里除了我还有一名男性顾客,他徘徊在新品盲盒摆放区附近。我看店员没有补盒的意思,就假装离开。那名店员看到我转身要走,立刻拿了一整盒出来要补,我又转头进了店,店员立刻就不补盒了。过了一会儿,我又走出了店铺,看到我真走了,店员又立刻拿了一堆补盒过来,给了那名男性顾客。我顿时对盲盒‘下头’了。”家住北京的蕾蕾(化名)讲述了自己遇到“黄牛”的经历。

已“退坑”一年的资深玩家小严(化名)说:“‘黄牛’通常会用一整天的时间,几个人簇拥着在几款热门IP旁蹲守着,尤其是在每周五上新品的时候。一方面,这让真正喜爱盲盒的我们很难抽到所谓的热款;另一方面,店员会禁止普通顾客捏盒(捏盒是为了根据手感大致判断盒中娃娃的形状和款式),而对‘黄牛’捏盒的行为则不闻不问,这让人心里很不舒服。”

宁宁也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去潮玩店买盲盒,拿起一个盒子,发现四个边都被捏得软软烂烂了。她刚刚捏了一下已经软塌塌的盒边,立刻就被店员告知不能捏。“这也是我后期直接在线上买盲盒的原因,有‘黄牛’的存在,线下抽到好东西的概率真的不高。”

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费品行业分析师表示,不排除会有一些专门“炒盒”的情况:“黄牛”大量购入盲盒,以获得更多抽到隐藏款的机会,再高价卖出进而获利。

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看到,某款原价为89元/盒的系列盲盒产品,其中的隐藏款二手价格为1400元至1.6万元不等。

二手隐藏款盲盒价格一路走高,激起了一些玩家的“逆反”情绪。

“事实上,高价买未必能高价卖。我收过的一个二手隐藏款盲盒,在‘退坑’转卖时亏了一半。市场是波动的,盲盒的热度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现在,我那些还在‘坑’里的好友也不会追高收二手盲盒了,大家都在逐渐回归理性。”青青说。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表示,二手潮玩高溢价的主要原因有市场供需失衡、炒作行为和品牌效应等。热门或限定款式的潮玩往往供应有限而需求持续增长,结果导致价格飙升。同时,一些投机者也会利用市场热度进行炒作,进一步推高价格。然而,这种高溢价现象并不健康,容易导致出现市场泡沫和风险。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二手潮玩时需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潮玩的炒作并不少见,不过每次炒作的选品不太一样。但凡炒作都会出现高溢价,否则就没有炒作的必要。通过高溢价实现投资的过程其实就像击鼓传花,最终看鼓声什么时候落地。在落地之前大家可能都觉得自己是幸运儿,可是鼓声落地的时候就要有人买单。”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对记者说。

3、“售后体验不好、感觉心累”

令不少年轻人头疼的还有潮玩品控和售后体验问题,这也是一些人“退坑”的重要原因。

“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个大娃娃,收到后发现有很多明显的裂痕。向客服反映,解决措施就是赔偿80元的优惠券。我不接受,要求退货退款,客服表示48小时内回复我,但最后的结果是不支持退货,只能维修。”家住天津的小洁(化名)说。

在门店购买盲盒,换货后仍有瑕疵,最终被拒绝再换货的情况,也在潮玩爱好者中时有发生。

“我不是‘显微镜’玩家,但换货两次,到手的三个娃娃确实是瑕疵一次比一次明显,感觉很离谱。第三次要求换货时,直接遭到了拒绝。”家住山东的薇薇(化名)说。

“已经返厂四次了,历时一个月,现在完全不想要了,只想把娃娃退掉,还要跟客服扯皮,特别心累。”同样家住山东的小艾(化名)表示。

不仅如此,也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晒出物流记录称,自己在收到盲盒的当日发现有瑕疵,立即联系客服退货,经协商后于当日寄出瑕疵盲盒。但在物流信息显示快件已代签收(仓库)后,商家拒绝退款,拒绝理由是仓库并未收到货。

此外,商家以没有录制开箱视频、退回盲盒没有使用原包装盒等理由售后拒收,也是网友发帖避雷的“重灾区”。

知名危机公关专家、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若潮玩盲盒产品质量不过关,商家要承担退货、换货责任,确保消费者购物无忧。若换货后问题依旧,商家应主动承担进一步的责任,如全额退款或提供补偿方案,体现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同时,商家需积极自查产品质量控制流程,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积极保护品牌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詹军豪表示,商家以未录制开箱视频、未使用原包装盒为由拒绝售后服务,不符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不利于品牌形象的维护。这些要求若未在售前明确告知消费者并征得同意,则不能作为拒绝售后服务的依据。商家应优化售后服务流程,减少不合理障碍,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如果消费者遇到维权问题,首先应尝试与商家协商解决,要求合理补偿或提供解决方案。若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投诉,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消费者可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分享自身经历,促使商家正视问题并改进。在此过程中,消费者要保持理性沟通,避免出现情绪化行为。”詹军豪说。

4、“已经上瘾了,特别难戒断”

未来智库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潮玩市场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年轻人群体,尤其是90后和00后。年轻人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和创新意识,对于潮玩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购买意愿。他们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元化、高频次的特点,不仅注重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创意性,还追求产品的稀缺性和收藏价值。

专家表示,也正因部分潮玩产品具有稀缺性和收藏价值,不少年轻人沉迷其中,动辄花费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

近年来,大量的玩家入局潮玩。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相关潮玩企业约有17800家。不可否认,我国潮玩已经迅速打破小众圈层走上普及化道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在中国潮流玩具持续普及的情况下,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预计2024年零售额达到763亿元,2026年达到1101亿元。

显然,潮玩市场的高速发展势不可挡,虽然有一些像青青一样的年轻人逐渐“退坑”,但还有年轻人像小洁一样心生悔意却难戒断。

“每次开盲盒的时候都很兴奋,就好像赌徒在赌桌上一样。喜欢的热款拿到了,还想赌隐藏,结果越买越多。实在抽不到隐藏,就到二手平台上溢价收。计算下来,不到两年时间,我已经在买盲盒上花费了几万元,心里很后悔。也想‘淡坑’或者干脆‘退坑’,但买盲盒已经上瘾了,特别难戒断。”小洁说。

也有网友发帖称,自己花数万元购买的一堆盲盒娃娃,转卖后回款不到1万元。

“上瘾难戒,主要是潮玩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所导致的。”产业观察家洪仕宾对记者表示,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购买潮玩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追求潮流和个性的方式。

王鹏表示,年轻人如果发现购买潮玩只是出于一时冲动或跟风心理,那么就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望,避免过度消费。此外,也可以寻找其他更有意义的爱好或活动来替代购买潮玩,从而逐渐摆脱这种“上瘾”状态。

“不要追逐高溢价的二手潮玩,不是所有的潮玩都能被炒起来。喜欢潮玩无可厚非,但盲目追逐高溢价品类可能会出现投资亏损。”刘春生提醒,任何购买和收藏,如果超出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都是一种不理性的选择。年轻人要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和资金安排,谨慎购买这些产品,不盲目追逐热品,这样才能够既获得收藏的乐趣,又避免承受投资的风险。

中商时评

潮玩要理性发展,不能“盲”无底线

对于“入坑”潮玩的消费者,商家应该好好珍惜;对于消费者“退坑”的现象,商家和有关部门应该深刻反省、仔细反思。

尽管一部分年轻人“退坑”潮玩并不能阻挡潮玩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但是各相关方应该足够重视“退坑”现象,并剖析个中缘由、提出解决之道。

伴随年轻人成长、提供情绪价值的潮玩,何时能让“退坑者”重新“入坑”,是摆在整个行业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不管怎样,潮玩都不该轻易放弃那些曾经“入坑”的年轻人。这里应该界定一下,是已经成年的年轻人。

值得警惕的是,不少未成年人也成了盲盒玩家,而且是越玩越上瘾。

一些家长反映,尚未成年的孩子沉迷盲盒不能自拔。一些经营盲盒的店家,在明知孩子尚年幼的情况下,依然默许其购买盲盒。

2023年6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规定不得向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

针对未成年人购买盲盒的问题,一些地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等机构多次呼吁和建议商家不得向8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销售盲盒,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提示,防止未成年人盲目购买。

行业自律也很关键。商家在面对未成年人购买明显超出其正常消费能力的盲盒时,应主动询问并劝导,征求其监护人的同意。

以盲盒为代表的潮玩要理性发展,不能“盲”无底线地将未成年人锁定为重点消费人群。

潮玩的健康发展,需要多方合力。既需要从内部发力,加强行业自律;也需要从外部施压,强化行业监管。(记者 杨宏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