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陈冲:一个人童年的奇迹,也是她日后永远的奇迹|翻翻书·书评

2024-09-03 17: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我完全可以想象二十岁的姥姥在中央大学文学院第一次读《简·爱》的样子。她一定也向往去发现外面更广阔的天地,在那里完善和证实自己,并从中找到生存的意义。姥姥是个失败的母亲,但她无疑爱自己的孩子。她一直保存着我母亲六岁的时候,给她往英国写的信。那一小条发黄的纸对姥姥的价值,我是在生了孩子后才懂得的。每次我母亲提及童年被遗弃的事,姥姥脸上的悲哀,我也是在生了孩子后才懂得的。谁的人生没有遗憾,哪个选择没有代价,抑或一切皆命中注定,根本没有选择。

陈冲在自己的自传中写姥姥,标题是《没有女人会因此丧命》。陈冲的姥姥史伊凡,年轻时满腔热血,希望投身革命,也因此与志同道合的外公相识,同样因为事业和学业,先后几次抛弃孩子只身离家,抗战时期,她突破重重关卡,一人带大女儿到达重庆。

怎么过关的呢?陈冲问母亲。母亲语焉不详,“他们占姥姥便宜……她要陪他们睡觉。”陈冲想起一部叫《西部往事》的犯罪电影,片中一个强盗用强奸来威胁一个寡妇,这个毫无自卫能力的弱者,没有畏惧,也没有矫情,只是很简单地说,没有女人会因为这个丧命,你来吧。她想象,姥姥也有这样刚烈的性格、胆识和精神。

陈冲的这本自传,书名《猫鱼》,取自她童年菜市场出售的一种本该漏网的小鱼,用来喂猫。一只死而复生的猫鱼,成为她和哥哥小时候唯一的奇迹。陈冲说,“猫鱼”象征着她想要去挽救、去挖掘的一切,她要让它在书里死而复生,也要让祖辈们,他们人性的光芒也好,他们的缺陷也好,跟这条猫鱼一样死而复生。

此前,我们发起了「人回不了家不是因为距离,而是因为岁月|翻翻书·送书」的征集活动,最后选出三位读者寄送了《猫鱼》的样书。

《猫鱼》是陈冲的第一部非虚构长篇,全书总计33万字,时间跨度长达百余年,内容涵盖陈冲一家四代人的故事。她以细腻独到的笔调,从上海童年的老房子写到旧金山的家;从少女时代“小花”剧组写到《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的银幕背后;从祖辈的往事写到父母、哥哥三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既是个体生命史,又是时代大记录,一字一句,真气充盈。”(罗新)

以下是他们的书评:

没人知道她在等待什么

文|燕归来

陈冲的《猫鱼》也许是她的第一部“追忆似水年华”。在编辑金宇澄的邀约和推动下,她将自己前半生最有感的人与事铺陈开来,真诚、勇敢、细腻,既令人感受到她文笔的克制,也随之享受着作者抒发的自由。也因为她的无惧和率真,这本散文集,是“知识人的心灵史、电影艺术家的传记、当代女性的成长之书,呈现出的沉郁悲悯让人为之动容”。

陈冲作为1980年代最有知名度的电影明星,是当之无愧的全民偶像。在这个如流星划过夜空般稍纵即逝的娱乐世界,她罕见地保持了四十多年的“在场”。即使缺乏特别的“追光”,她也一直未曾暗淡下去。我们似乎不觉得她在拼命努力地跟随时代,但她却又始终没有被潮流抛弃。我曾以为这是她的幸运,看完《猫鱼》这本书,又隐约从中找到些不一样的答案线索。

她对祖辈和父亲母亲充满情深意切的怀念。她在“蜂拥而来”的往事中抓取的事件与日常,让我们看到两代知识分子的专业成就、使命情怀和理想主义。亲人的描摹也许会有美化,但她确实勾勒出我们向往的那个“大师”时代,被学者的良知和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她对电影的台前幕后、电影人的追忆与缅怀,颠覆了我一部分“刻板印象”,觉出她笔下文艺世界的生动、鲜活和美好,也展现出文艺工作者脆弱、敏感、追求完美的一面,激发了我想去看看她的影视作品以一探究竟的冲动。

她对自己童年、少女、留学时代的记录,诚实而勇敢。我一边阅读,一边感到震惊,佩服她成名后还有如此坦荡的勇气。生命中的痛苦与煎熬、不堪与绝望、爱与失去,从不因为你是名人而绕路避过。还好她收获过初恋的懵懂情怀和最终婚姻的幸福美满。而这些酸甜苦辣,都变成她交付艺术与创作的营养和能量。

看到《猫鱼》中第一篇第一段文字“突然注意到照片后景的钢窗框,眼前浮现出一个大家都叫‘妹妹’的女孩,趴在那扇窗口发呆。春夏秋冬,没人知道她在等待什么,胡思乱想什么——那一个个漫长的午后……”我想起多年前:朋友发来一组我们儿时比邻而居的老房子照片,我正唏嘘熟悉的屋舍已了无痕迹时,突然注意到其中一条延伸的小路,那正是我少女时期常常漫步的河堤坝头。绿树掩映的坝上是我的林荫道,野花遍地的坝下是我的后花园。那儿的四时美景是我对自然之美的启蒙,也是我青春年代多愁善感的寄托。我仿佛看到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独自彳亍的小女孩,没人知道她在忧郁什么、憧憬什么,那一个个晨晖日落……

就是这样的“突然注意”,让我觉得和她有了某种心照不宣的瞬间和妙不可言的链接。尽管,除了《太阳照常升起》和《误杀》,我还没看过陈冲的任何电影,即便她出道即荣耀的《小花》和获得巨大声誉的《末代皇帝》。

陈冲在这本书中“和盘捧出自己珍贵的个人记忆”,而我在她描绘的光影气味中也翻晒出自己同样的往日时光。比如闻到硼酸香皂的味道、孩子们退潮般跑回家、脸埋在棉被里面闻太阳的味道……连她描述母亲经年累月地叮嘱她“炒菜要小心,油不要溅到眼睛里”,写到“那些年我面对的人生危机母亲无法知道,她只能茫然地担忧,而眼睛被滚油爆瞎这样危险的事,象征着一切可能发生在她女儿身上的邪恶。”这样的情节与私语令我泪目,我的妈妈对我、我对女儿的叨念与那潜在的担忧竟是如此相似。我想,这必定不只是我和她偶然的凑巧。她对日常的描摹、情感的刻画,行云流水,不留痕迹,文字朴素却又直抵人心。这是她作为演员的“超敏感”,也是作为记录者的直觉和敏锐。

她是大上海的大明星,我是小县城的小百姓,本来毫无交集,却在这吉光片羽又真实寻常的记录中相会。原来每一个个体生命史,都可能是时代大记录。作为偶像,她是妈妈的抬头仰望,闪耀而遥远;作为书写者,她是我的目光追随,温暖且亲近。

这本《猫鱼》,让我有缘和她一起回望。我虽没有她相对显赫与高知的家族史,但同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人,经历与见证了最磅礴的这四十多年,便有了共同的历史社会系牵。而她还为我徐徐展开了那么丰富的、多彩的、沧桑的、磨人的海外生活,这些我不曾见识和体验的独属于她的广阔世界。

她有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脸

文|辛未

《猫鱼》是电影人陈冲自传性散文集。其实,作为非影视迷,我对陈冲的了解屈指可数,可能仅仅是熟悉的面孔和略熟悉的姓名,但也好,得以让我站在一个较为安全的距离,真切地通过文字去认识一个不一样的陈冲。陈冲大概不好算专业的写作人,但让人惊喜的是,她的文字有一种让人手不释卷的魅力:没有刻意的技巧和故弄玄虚的比拟,有的是许多直接击中人心的东西,比如真实,比如坦荡,比如难得一见的勇气。她谈起人生中的狼狈和尴尬的毫不避讳,讲述 “失败”和生死离散的绝不隐瞒,将自己的人生直抒而来的那种勇气,让人读来不由钦佩不已。

《猫鱼》作为一本自传记,涉及面极广。她写童年,写初恋,写背叛,写家人;她写《井冈山》剧组的解散,写姥姥跌宕的个人命运,写疫情三年……这些常人不敢提也不会提但又实实在在都在经历的事情,她写得勇敢又克制,仿佛一个清醒的旁观者,在长长的历史大河旁,细观自己的人生,以个体的记忆牵出时代的洪流缩影。

作为电影人,陈冲的自传必然离不开她的电影生涯,她将个人的经历、个人的成长、个人的情感变动与参与过的电影剧作结合,写得行云流水。随着她的人生轨迹,得以窥见《末代皇帝》《太阳照常升起》等众人耳熟能详的电影剧作的拍摄幕后,作为参演者,作为发起者,她的角度新颖又直接,颇具主观性但同时又符合观众所熟知的客观情形。于是,突然间,原本熟悉的回忆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呈现在眼前,看完颇觉新奇;但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对电影人这一身份的热爱和珍惜,是一个个体、一位女性在面临生活的不断冲击时仍坚韧向前、为自我为精神所执着的意志力和勇气——即使她在文中说,她理想中的可爱女人应该是贤惠的、恬静的,但这并不妨碍她很不可爱,刚强、顽固,笑得很不文雅,蔑视困难,保持健康。

《猫鱼》封面

值得一提的是,《猫鱼》有一张让人过目不忘的封面:这是一张老照片,二十来岁的陈冲穿着明黄色的连衣裙,骑着一辆老式自行车,在夏日的街道上迎面而来。身后是模糊的街景和路人,像是一个看不清的世界,更像是回不去、模糊不清的过往岁月。步入中年,童年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但在看到《猫鱼》时,在阅读陈冲细腻真挚的文字时,过去的回忆越来越清晰:是母亲独自骑着单车载我时的背影,是公众大澡堂里的喧嚣和水氲,是操场上清冷但不孤独的月光,也是远处列车不时带来的离家的声音和关于父亲的回忆……往前冲都尚且自顾不暇的当下,过去常常被视为前进的绊脚石,常常反问自己,过往的回忆是否真的有意义。被问及时,陈冲没有回答,但《猫鱼》的一字一句或许都是答案。正如她在书中引用《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中的一句话:“过去变得越来越美丽,岁月的回忆远比真实更具魅力。”也许,我们都能透过陈冲的文字,通过小小的猫鱼,窥见辽阔的时代大海,以及回不去的过往时代,和更真实、更本真的自己。

她的故事满溢着一种冲劲

文|小路加

读完陈冲新作《猫鱼》,这句话几乎脱口而出:有冲劲的人生,值得过。《猫鱼》这本书内容翔实,信息量很大,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我们过去未曾了解的陈冲,而且依然鲜活、生动。阅读中,不仅仅是文字读起来带劲,陈冲的人生故事也满溢着一种冲劲。

作者以上海平江路170弄10号那栋房子为介质,梳理了自己成长的脉络,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同时写出。成长于20世纪70年代的陈冲,14岁就因出演电影《青春》崭露头角;16岁便凭借电影《小花》斩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这样的经历让人钦慕不已。

只是在历史的大潮中,人也渺小如水滴,在波浪间飘摇不定。然而,悲剧的凝重,并未让陈冲退缩。《猫鱼》的封面上,陈冲骑着一辆二八大杠,这一画面仿佛一个隐喻——人生需要勇往直前,对未来充满热望。

值得留意的是,1981年,陈冲从上海飞往纽约,这一决定无异于一场冒险,她只买了单程票,谁也不知道她何时能够回家,甚至是否还能回家。到了美国,她开始使用上外一位老师为她取的英文名“Joan”。老师说,这是圣女贞德的名字,一个勇敢无畏、冲锋陷阵的女孩,而且发音与“冲”相似,他觉得陈冲看上去就是一个“Joan”。

带着这一冲劲十足的名字,陈冲踏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从在国内得到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到在美国餐馆打工;从演没有台词的小配角到奥斯卡领奖台,这些年来的甜酸苦辣一言难尽。”这些经历让她懂得了,“所有走过的歧途、冤枉路都是命运的召唤”。在我看来,生命中学到的各样智慧,都在帮助她摆脱短视,找到突围的方向。

陈冲是一个混合着成功和失败的人,她没有拔高自己的成功,也不吹嘘那些光鲜的经历,反倒把那些看似不堪的经历视作成长的跳板。书中有这样一段十分精彩的描写:“我脑子里可爱的女人是贤惠、恬静的,也常常希望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在耻辱的熔炉里炼出来的却是另外一个人。她刚强、顽固,不撞南墙不回头;她爱大笑,笑得很不文雅,也许这是她保持健康、蔑视困难的法宝。她提起来一条,放下去一摊,伸缩性极强。”对于这种张弛自如的性格,许多成长中的阻碍不得不消失。

这种性格,让她一方面可以与理想的事业共振,一方面可以清晰地守住自己的本心。作者表示,今天,她的机会多了,生活好了,她也被承认和接受。她希望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脚踏实地地生活。“我仍然相信可爱的女人应该是贤惠、恬静的。……我渴望深深的夜和银色的月亮,也渴望月下的爱情和诺言。”

作为一本回忆录,《猫鱼》带给我的是,生命经过历练、成长之后的轻捷与老练。死水里难以滋养出蓬勃的生命,那些悲伤暗淡的时刻成就了向上的生命。就如作者所说:“那些发生过的事、读过的书、交流过的情感和思想,似流星划过苍穹,不留踪影。但它们早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的人生蓝图,成为灵魂的一部分。”正是痛苦和欢笑、悲观和乐观的交织,塑造了独一无二的陈冲,她的灵魂愈加健康和饱满。

如今,年逾六十的陈冲“仍然在梦想,在渴望”。这对于许多年轻的以及不再年轻的读者而言,都是一个美好的提醒:人生可以不完美,但是绝不能够潦草、敷衍地过,即使在灰暗的时刻,也会有希望浮动。怀抱着梦想与渴望,再平凡的日常也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这样的人生,才会过得有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