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檐”

2024-08-26 16: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火车站——承载着人们的出行,寄托着对城市的情感记忆。

飞檐出风雨,洒翰落虹蜺。檐,是高铁站房最初的轮廓。它的形式和风格多种多样,但每一种都有独特的意义,不仅体现着建筑智慧,也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

檐,是家的延伸,是城的缩影,是历史的延续,是未来的憧憬。

是家

遮风挡雨 守护安全

火车站见证了人间的离别与重逢。它像家一样,为人们遮风挡雨、守护安全。

檐最重要的作用是遮风挡雨,设计注重实用性与舒适性相结合。站房屋檐的结构通常设计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雨水能够顺畅滑落,减少积雨。与此同时,屋檐在整体造型上考虑减少风阻,通过流线型或弧形设计,改善风力在站房上的分布,提高火车站整体抗风性能。

武汉站的屋檐造型像一只展翅飞翔的仙鹤,寓意九省通衢。九片无柱雨棚是其一大亮点,雨天,无柱雨棚能够有效地遮挡住雨水,为旅客提供一个干燥、舒适的候车环境。此外,无柱雨棚还具有一定的抗风性能,风力较大时,能够通过其坚固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抵御风力的冲击。

惠州南站通过26个屋顶单元以矩阵进行排列组合,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充分展示了岭南古村落文化中的美学意境和根源于古老农耕文化的建筑情调。有别于传统整体式的屋顶形式,惠州南站层层叠叠、相互独立的屋顶单元被定义为二十六套虹吸系统,即每个屋面自成体系。候车室上方不同的屋盖设置有不同尺寸的天沟,对应不同的排水需求,通过重檐位置的幕墙外侧设置立管,将屋面虹吸雨水层层排走。

为还原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与美感,庐山站大雨棚采用三维犀牛模型精准建模,运用BIM技术进行空间定位,先后进行13次实体样板与模型参数进行对比,将1786根弧形龙骨和双曲面铝板安装精度控制在0.5毫米,打造国内首例“高落差瀑布式大型双曲面大雨棚”,描绘出一幅瀑布顺流而下的美丽画卷。

济南西站国内首创站房顶棚呈波浪形曲面。整个站房独具传统木式结构建筑的神韵,柱、板的穿插,层层出挑如斗拱;挑檐深远,层层迭落如重檐。站房采用大跨度无站台柱雨棚设计,站房顶棚上设有自动融雪系统和虹吸排水系统,一旦顶棚出现积雪,融雪系统将积雪融化,通过虹吸设计将水排掉。

是城

融入城市 彰显魅力

走进火车站,就是踏入一座城,这里是城市风貌的缩影。可以说,火车站就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的脸庞。

延伸与交错的屋檐或古朴典雅,或现代时尚,彰显着城市的活力。它们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旅人的目光,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枢纽工程的“京帆”屋盖外观设计,融合了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呈现出独特的美学效果。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大运河的帆船,通过抽象和提炼,形成了具有标识性的建筑形态。同时,为了提高车站下部空间的保温效率,“京帆”幕墙、泡泡膜,以及上部铝板屋面被巧妙地切分开来,这样的设计既实用又富有创意。

昆明南站用“孔雀开屏、鲜花绽放”的形象寓意开放进取和热情好客。屋面与立面浑然天成,采用了大型天窗设计,这些天窗位于屋顶上,通过自然光线的照射,可以在白天满足候车厅内的光照度。这些设计特点体现了昆明南站对节能环保理念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第三代铁路站房设计的创新和实用性。

贵阳素有中国森林之城和国家旅游之都双重美誉,民族风俗文化古朴浓郁。贵阳北站造型设计新颖典雅,立意传承地域文化,设计上以现代建筑手法体现“旅游天堂、贵州印象”的主题构思,造型从贵州独具特色的鼓楼、花桥中提炼出“重檐”元素,结合当地山水胜景、梯田、瀑布的“层叠”线条,勾勒出“贵州印象”。

益阳南站站房形式为线侧+高架式,站房设计将钢结构有理化编织,形成一连串如同竹编一样自下而上的三角形符号,连绵布局。这种无任何装饰的编织阵列充分体现了结构自身的理性美学,也给予了益阳南站不一样的站房雨棚。

张家界西站依山而建、面水而居,以“奇峰叠翠,廊桥百里”为设计理念。站房中间的坡屋面出挑深远,形成遮风挡雨的灰空间,营造出高耸大气、和谐舒适的站房门廊。站房两侧菱形单元舒展盛开,重构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坡屋顶,既像山峦绵延,又似廊桥百里。立面细节汲取了当地干阑建筑的构成特点,以轻盈的百叶和通透的玻璃为主,将土家织绵、吊脚柱等民族元素点缀其中,使建筑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韵味。

苏州站屋檐出檐深远,为旅客提供了宽敞的遮雨避阳空间。同时,这种设计也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得整个建筑在视觉上更加饱满、丰富。在阳光的照射下,屋檐的菱形结构和粉墙黛瓦会产生丰富的光影效果。这些光影效果随着时间和角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为旅客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体验。

七台河西站的屋檐采用了独特的“冰刀造型”。作为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市已经向祖国输送了10位冬奥和世界冠军,共获得世界级金牌177枚。站房设计将冠军“基因”融入其中,以“短道速滑,胜利之城”为设计理念,向世人展现着建筑之美。

格尔木站建筑立面通过层层错落的几字形檐口,营造出恢宏而充满力量感的站房整体造型,檐下及两侧流畅舒展的水平线条,描绘了昆仑山下山水交融的自然形态,既呈现出现代交通建筑的地域性和现代感,也是对“挑战极限,勇创一流”青藏铁路精神的诠释。

黄山西站采用“云海之景、奇松之门”的设计理念,以黄山文化为纲、云海文化点睛、茗茶文化添彩,充分融入黄山四绝“奇松、云海、飞瀑、怪石”的著名景观,外观形似迎客松特有的树干、树冠形态,高低错落的屋顶打造出似云、似雾、似松、似瀑的建筑造型,同时在车站落客平台的人行通道中加入祥云状雨棚,给旅客提供了便捷的换乘条件。

是记忆

展现历史 传承底蕴

每一座火车站都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而屋檐,作为火车站标志性元素之一,其设计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还成为展现城市历史的重要载体。

北京朝阳站以“蓬勃之路”为设计理念,从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出发,将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完美融合。站房室外超长檐口吊顶出挑深远,轻盈舒展,铝方通定位准确,折角对接精准,用现代手法诠释了古建“檐椽”之美;中部254米长的超大折现玻璃幕墙,让站房看起来宛若一扇巨型水晶屏风,通透的视野、良好的采光让候车旅客倍感舒适。

南京南站的檐设计,以中国古典建筑构成元素为基础,将“山水城林”的意境融入现代交通建筑中。檐部采用了斗拱和藻井等传统建筑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还赋予了建筑浓厚的文化韵味。北入口的六根立柱寓意着“六朝古都文脉”,这些立柱与檐部的设计相结合,共同构成了对南京悠久历史文化的致敬和传承。

北望唐代大明宫遗址,南邻明代城墙,西安火车站作为中国唯一位于文化遗址群的改扩建车站工程,通过“宫—站—城”群体规划布局及建筑同构异形设计,与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共融共存、相得益彰,实现了工程技术“新”和古典建筑艺术“旧”的整体和谐之美。

武当山西站以“金殿映仙山,丹墙照琼阁”为创意主题,用现代的建筑手法延续武当山建筑群的文化脉络。正立面墙面纹理巧妙嵌入八卦图形,四角的楼阁犹如众星拱月,衬托主体金殿的恢宏。屋顶的设计融入了武当山古建筑的元素,采用了红色墙面和金色屋顶的对比手法,璀璨的金色象征着道教文化中的吉祥、富贵和繁荣,使得建筑整体色彩鲜艳夺目,展现出了武当山古建筑的恢宏大气。

步入嘉兴火车站北广场,一幢红青相间的近代风格建筑映入眼帘,上书“嘉兴车站”四个大字。这便是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工程的点睛之笔——1:1复原的1921年嘉兴火车站站房。远远望去,它就像历史绘本,伴随呼啸的列车,穿过漫长的岁月,带我们重回100年前那个夏天。

盐城站的建筑造型采用“碧水晶辉”的设计理念,造型元素提炼自盐城极具特色的海水晶石,演绎出盐城文化中“凝辉聚晶、大巧若拙”的独特韵味。站房屋顶延续了晶体设计元素,重复的单元体构成典雅庄重的序列感。侧立面以延绵不断的折线呼应盐城广阔无垠的海岸,三角形铝板单元如海上升起的风帆,“千帆竞航,银涛拍案”,富裕建筑蓄势待发的张力和生生不息的动感。

是未来

创新引领 低碳未来

如今,站房的屋檐和顶部被更多地赋予了科技内涵。光伏发电板成为了屋檐的一部分,也成为推动城市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

杭州西站枢纽是湖杭高铁的“超级工程”,为打造节能型建筑典范,该站房建设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在站房屋面设置了7540块光伏发电板,采用像素化的肌理排布,彰显“科技云城”的整体风貌。灿烂阳光抚慰人心的同时,也在悄悄地为这座“云端的高铁站”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

广州白云站在设计和建设中,综合运用自然通风采光、屋顶光伏发电、预制装配、高性能机房、能源智能管控等技术。整体站房建设达到绿色智能、生态经济、节能环保的既定目标。广州白云站的金属屋面建有规模庞大的光伏发电系统,在综合考虑光伏组件铺装面积、发电量和对建筑造型影响的基础上,整个车站采用国产碲化镉光伏组件,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发电模式,在屋面形成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预计达245.10万千瓦时。

每一顶屋檐,都承载着对生活的寄托

它历经风霜雨雪的洗礼

却依旧散发着家的温馨与城的包容

你心目中最美的火车站是哪一座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和火车站的故事

原标题:《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与你躲过雨的“檐”》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