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张掖市文广旅游局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张掖市2024年社火调演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为代表的“我们的节日”,凝结着中华优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为深入推进中国传统节日振兴,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张掖市文广旅游局多措并举深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张掖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殷旭 摄
精心策划重点安排
张掖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2024年全市元旦春节系列文化活动方案》,对春节、元宵节期间重点文化活动进行重点安排;张掖市委宣传部制定印发《张掖市2024年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方案》,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张掖市文广旅游局制定印发《张掖市“三十六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实施方案》,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等重要节点,在全市范围内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三十六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旨在通过系列活动的广泛开展,深入推进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春节元宵节活动增添浓浓乡愁。组织举办了“彩虹张掖”龙腾鼓舞贺新春全市春节文艺晚会、全市社火调演、“非遗过大年”等8大类103项文化活动,线下观众30多万人次,线上观看量达308.8万人次,充分展示了彩虹张掖历久弥新的文化记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节日中可欣赏、可体验、可消费,让广大群众感受传统年味,回归精神家园,寻味绵绵乡愁。
张掖市2024年春节文艺晚会 张掖市文化馆 梁玉娟 摄
“二月二”龙抬头体现地方民俗。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庆祝,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3月11日,集乡土民俗、中国龙文化和非遗项目展示为一体的山丹县“二月二”民俗文化活动在山丹县东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举行,此次活动以“传承非遗,助力未来”为主题,在省级非遗项目舞龙中拉开了序幕,舞龙队员身着节日盛装,在欢快的节奏声中,巨龙翻腾起舞,激情洋溢,活力四射。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也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演艺等活动,让广大群众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山丹县二月二龙抬头活动 山丹县文旅局提供
端午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恰逢端午佳节,张掖市组织河西宝卷、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服饰、剪纸、烙画、刺绣、扎染、掐丝珐琅等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3家省级非遗工坊,以及各县区300多件非遗展品,赴庆阳市参加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活动,并在市内开展了“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张掖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高台县2024年“浓情端午·福满高台”大湖湾文化旅游嘉年华、甘州区第二届非遗村晚、县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等10大系列56项系列活动,用主题活动讲好张掖故事,提高本土文化自信。
“丝路明珠·彩虹张掖”张掖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暨高台县2024年“浓情端午·福满高台”大湖湾文化旅游嘉年华 高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七夕”主题活动情定彩虹张掖。8月10日,农历七月初七,由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文广旅游局联合主办的“七夕鹊桥相会·情定彩虹张掖”张掖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文化活动在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浪漫开启。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受邀参加活动的七对新人颁发结婚证书并向他们赠送了书画作品。主题文艺演出中的《牵手》《天仙配》《鹊桥相会》《如果可以,我们一起留在张掖》等节目,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充满诗意与浪漫的视听盛宴。此外,还开展了“乞巧穿线·青瓦藏针祈愿”“葡萄架下听悄悄话”“幸福鹊桥之旅”等民俗活动,进一步挖掘彩虹张掖文化内涵,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时代表达。
七夕·葡萄架下听悄悄话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殷旭 摄
宣传效果持续扩大
“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通过各级网络媒体进行直播、录播,并通过央视、新华社、中新网以及微信、短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持续传播,为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如2024年社火调演,当日现场观众达5万多人,通过甘肃公共文化云、金张掖客户端、张掖文化云、张掖文旅抖音号等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当日线上线下观看量已达262.6万人次。部分传统节日活动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使非遗传承实践活动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部分活动现场设置传统技艺体验区,还采用了虚拟AI技术,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肃南县2024年非遗过大年活动 肃南县文旅局提供
举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下一步,张掖市文广旅游局将按照“我们的节日”相关要求,继续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厚植家国情怀、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文明新风,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来源: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李莺
特别声明:
1.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只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由于条件所限,在转载之前无法与所有权利人联系授权,可能出现部分原创图片或文字未署名,请联系添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