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60儿童手表惊现“毁三观”回答,周鸿祎致歉,赛道乱象频发

2024-08-25 07: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雷达财经鸿途出品 文|莫恩盟 编|深海

一则视频,将360儿童手表送上了舆论的漩涡中心。

近日,在被问及“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的问题时,360儿童手表给出的答案却让人瞠目结舌:“所有高科技都是西方人发明的。中国人怎么有脸吹嘘自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

面对被网友直呼“毁三观”的“翻车”事故,周鸿祎随即在社交平台上出镜道歉。周鸿祎称,出现问题的这款手表是2022年5月份的一个旧版本,并没有装入公司的大模型,它回答问题是通过抓取互联网公开网站上的信息。目前公司已经快速完成了整改,删除了上述所有有害信息,并正在将软件升级到人工智能版本。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从推出智能手表的时间来看,360算得上是同赛道的老牌选手。不过,在如今竞争激烈的智能手表市场,360的份额明显不及苹果、小米、华为等巨头。而在国内的儿童手表市场,小天才则有着绝对的领先优势。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当前儿童手表的功能早已不局限于时间显示、安全定位、亲子即时通讯。而愈发“智能”的儿童手表,却也存在诱导消费、隐私泄露、内容不当等隐患。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这类产品的普及,儿童手表逐渐演变为孩子们的校园社交“入场券”,不仅可能诱使孩子沉迷于虚拟世界,还加剧了同龄人间的攀比之风,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构成潜在威胁。

儿童手表回答给360“惹祸”,“红衣大叔”周鸿祎道歉

身为知名企业家的周鸿祎,如今一门心思想要成为一名网红。近日在提到此前与马化腾见面对方那句“你的红是网红的红”的话时,周鸿祎表示非常赞同,他坦言自己的确也公开说过自己要当网红。

在周鸿祎看来,企业家做IP就是要放下面子、放下身段。浸淫在互联网的流量池中,周鸿祎除了发发短视频、搞搞直播外,如今还准备和李佳琦、董宇辉们同场竞技。

8月8日,他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的朋友牛文文认为他不带货是不对的。听罢此言,周鸿祎也表示赞同,因此他决定正式进军直播带货领域。为此,周鸿祎最近去还小杨哥那儿实践了一下,过后他更是表示自己对怎么带货有点信心了。

此番正式进军直播带货赛道,周鸿祎称其打算首先带货自家的手表,其次将考虑带货自家的AI办公套件。然而,就在周鸿祎刚刚官宣将带货自家手表没多久,360手表却意外地登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8月22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其使用智能儿童手表提问“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时,得到的答案却让其直呼“毁三观”。

据该网友介绍,该手表是在2023年购买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女儿走丢,手表的品牌是360儿童手表。为了演示,该网友又重新用手表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语音回答:“以下内容来自360搜索……”

除了语音,答案还以文字的形式显示在手表上。“因为中国人小眼睛、小鼻子、小嘴、小眉毛、大脸,从外表上显得脑袋在所有人种里最大。”整个回答有数百字,其中还有“什么四大发明,你看见了吗?历史是可以捏造的。而现在的手机、电脑、高楼大厦、公路,等等所有高科技都是西方人发明的”等表述。

事情引发关注后,有媒体就相关问题咨询了360儿童手表的官方客服。客服人员表示,儿童手表的问答功能是手表自带功能,需要联网使用,答案是综合了网络搜索内容之后给出的。对于网友反映的问题,其已经做了登记,并且将尽快转交给相关部门进行落实。

8月22日,身为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的周鸿祎在微博发布一则视频回应360儿童手表日前卷入的争议。在这条微博中,周鸿祎先是对此事进行了道歉,“今天在网上看到视频反映我们某型号的儿童手表出现错误的问答,给用户带来不适,我们表示真诚的歉意”。

然后,周鸿祎进一步说明了此次风波的具体情况。周鸿祎称,经过快速检查,出现问题的这款手表是2022年5月份的一个旧版本,其中没有装入公司的大模型。它回答问题不是通过人工智能,而是通过抓取互联网公开网站上的信息来回答问题。

据周鸿祎透露,目前团队已经快速完成了整改,删除了上述所有有害信息,并正在将软件升级到人工智能版本。同时,团队也检查了新版的大模型儿童手表的问答功能,自己也给大家做了几个测试,从目前来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视频中,周鸿祎用一个儿童电话手表的问答功能做了测试。他问电话手表,“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吗?”得到的答案与此前网民发布的、被认为错误的答案明显不同,并无不妥之处。

周鸿祎还在视频中询问了“美国的月亮圆还是中国的月亮圆?”“在巴黎奥运会上女子乒乓球单打决赛中,孙颖莎和陈梦谁的球技更高?谁更厉害?”的问题,得到的答案也较客观。

“我们在儿童手表里原来比较注重的是过滤黄色的,但是对于这种比较开放性的、关于价值观的问题,可能注意的不够,所以这几天我们已经在技术上在做快速的处理。”周鸿祎说,对于旧版本的手表,在未来一周到两周里,他们会陆续把软件升级,网站的服务也会升级,做到不会再出类似问题。

同时,周鸿祎还提及,目前人工智能存在一个全世界公认的难题就是它会产生幻觉,也就是它有的时候会胡说八道,这是大模型本身固有的特性。

周鸿祎透露,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幻觉,360一直在做努力,比如试图通过与搜索的内容做对比来减少幻觉、做好知识对齐。但有时候搜索可能会抓取到内容不正确的网页,就会导致内容的出错。

周鸿祎坦言,大家在使用360大模型儿童手表提出问题的时候,想象力是远远超过研发人员和产品经理的。为了防止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周鸿祎还表示,如果大家发现不合适的回答可以向他们举报,每个被验证的问题都是帮他们改善产品,他们还会送出一份360的产品大礼包作为感谢。

雷达财经从360儿童官网了解到,目前360旗下的手表产品涵盖S系、P系、X系、M系、SE系等几个系列。据大皖新闻报道,8月22日晚,其在360京东自营旗舰店上搜索发现,多个较早型号的儿童电话手表产品显示无货。

智能手表“打成一片”,360“起个大早”却未能领航

雷达财经注意到,其实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周鸿祎曾数次在微博中提到公司正通过儿童手表这样的场景切入、分析和训练垂直大模型。

不过,从360发布的财报来看,360儿童手表目前给集团营收带来的贡献似乎并不算高。在360发布的2023 年年度报告中,通篇没有提到“手表”二字。

2023年,360公司共录得90.55亿元的营收,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89%。其中,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算得上是360公司的营收支柱,于去年录得收入45.21亿元,同比下降4.00%;以游戏为代表的互联网增值业务去年为360贡献10.9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62%;而安全及其他业务去年的收入为17.65亿元,同比下降1.48%。

至于智能硬件业务,去年为360公司斩获15.7亿元的收入,同比下降16.8%。按照分类来看,360儿童手表的营收应该归属于智能硬件业务。不过,360并未在财报中注明,而360公司在财报中列举的硬件产品包括智能摄像机、可视门铃、 行车记录仪等。

尽管360公司在财报中没有用笔墨重点提及自家的手表产品,但360儿童手表所属的穿戴设备领域已成为众多品牌竞相布局的热门赛道。相比不少智能手表行业的头部玩家,360手表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报告,2023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出货量达到了1.85亿台,较去年增长了1.4%。Canalys预测,这一市场在2024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而到2025年,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的出货量有望攀升至2.17亿台,其中智能手表的增长速度有望超越其他可穿戴腕带类产品。

通过对各大厂商2023年智能腕带设备出货量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得知,苹果公司的出货量虽较去年下滑了14%,但其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占据19%的市场份额。小米紧随其后,出货量实现了21%的同比增长,占据了11%的市场份额。华为则以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出货量同比增长13%。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尽管苹果、小米、华为等巨头打得火热,但若将视野聚焦至儿童手表领域,尤其是中国地区,小天才无疑是该赛道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的龙头玩家。

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一季度,小天才在国内儿童智能手表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高达35%,以明显的优势摘得冠军称号。排在其后的依次为华为、小米、360和阿巴町,前述这些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5%、9%、8%以及2%。

事实上,360进军智能手表的步伐并不算晚。雷达财经从360儿童官网了解到,早在2013年10月,360儿童手表的1代产品就已发布,并借此开创了儿童手表品类。

随后,在2014年和2015年,360儿童手表又陆续迭代推出了2代和3代产品。

天眼查资料显示,360儿童手表所属公司为北京奇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

2016年1月,其还与乐友孕婴童、雅培中国、优酷亲子倡议成立儿童安全产业服务联盟。同年5月360发布的5S,成为了业内首个快速充电、视频通话、智能语音问答的儿童手表。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Apple Watch(第 1 代)是苹果公司2014年9月发行的手表产品,于2015年4月对外发售。在2015 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前夕,华为正式推出其首款智能手表Huawei Watch。而小米的首款智能手表,则是在2019年11举行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正式亮相。如今来看,360在智能手表这场竞争激烈的大战中虽然“起了个大早”,但并未占据领先优势。

儿童手表赛道乱象频发

儿童手表市场规模不断膨胀的背后,亦暗藏隐忧。和此番引发争议的360儿童手表一样,身为儿童手表市场领军者的小天才也曾因一系列问题而陷入舆论风波。

据未来网2022年6月报道,彼时,北京市海淀区学生家长宋先生向其反映称,他为孩子购买的小天才电话手表内竟然隐藏着诱导未成年人消费的App。

除了皮肤商城App的广告推送,宋先生发现小天才电话手表内还有多款可在App内扣费的学习类软件及游戏软件。如果手表绑定了家长的支付账号,甚至不需要输入支付密码便可完成交易行为。

面对前述情形,宋先生无奈地表示,“原本给孩子买电话手表是为了方便联系,直到我查账单发现对不上才知道是孩子在电话手表上刷走了钱。”

前述提到的这些情况,还只是儿童手表市场乱象频发的一隅。2022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低配版儿童智能手表泄露隐私的现象。彼时,3·15信息安全实验室的测试人员购买了一款10万+的销售记录的儿童智能手表,孩子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将一款伪装成抽奖游戏的恶意程序安装进了手表。

工程师由此可以对孩子实时定位,不间断收集孩子的移动轨迹,轻松圈定孩子的活动范围,甚至还能通过调用手表里的麦克风监听孩子的谈话内容,令人不寒而栗。

同年11月,江苏省消保委在发布的《儿童智能手表消费调查报告》中指出,儿童智能手表消费领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售后维修难;信息安全隐患;部分产品存在违规扣费,诱导未成年孩子消费;平台监管不到位,部分内置游戏血腥暴力、部分漫画少儿不宜等问题。

今年5月,辽宁沈阳的一名家长发文称,发现女儿的小天才电话手表收到好友发的污秽图文信息。其表示,此前女儿的手表上也收到过对方发来的消息,但有一些消息和图片被拦截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次的没有被拦截。”

此外,截至发稿,雷达财经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关键词“儿童手表”,可以获取到2908条相关的结果。消费者发起的这些投诉中,不乏质量不达标、虚假宣传、诱导消费等问题。

不过,有趣的是,在部分场景下,儿童手表的干预边界却似乎又有些“过了”。此前便有媒体在报道中指出,不少家长反映,自己在小天才电话手表App跟孩子聊天时发送“我是你妈”、“我是你妈妈”等表述,却被系统提示“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

类似这样的误会,还有不少。比如,家长安排孩子晚上做作业时给孩子发消息“晚上做”,也被系统提示“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还有家长表示,“孩子问我咳嗽药一天喝几次,我说一天三次,然后系统就提示‘该消息可能含有不适宜内容’。”

面对前述令人哭笑不得的情况,有网友调侃“小天才电话手表在违禁词方面是有自己的理解的,逼疯每一个爸妈”、“留给小天才的词不多了”。而这些现象背后,暴露出的正是儿童手表在监管审核与用户体验上的亟待改进之处。

有分析人士告诉雷达财经,事实上,大多数家长给孩子买儿童手表的初衷是为了增强孩子的安全保障与促进亲子间的即时沟通。不过,科技的日新月异,却让这枚看似小巧的儿童手表所处的领域也掀起了激烈的竞争浪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儿童手表这个设备的功能早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时间显示范畴,而是集成了双向通话、来电筛选、骚扰电话屏蔽、紧急SOS求助、高清摄像等多元化的功能。制造商们更是不遗余力,在产品的耐用性和实用性上不断创新,推出防水、耐摔、防刮擦及可拆卸等设计,以满足孩子们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多样化需求。

功能、性能愈发强大的同时,儿童手表被赋予的意义也开始变得更加丰富,逐渐演变为了集安全、通讯、社交、娱乐与学习于一体的智能设备。然而,伴随儿童手表的不断迭代和升级,围绕儿童手表而产生的各种隐患和乱象也开始显现。在此背景下,儿童手表如何确保孩子的隐私安全、防范不良内容的侵扰等内容,便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更让人感到担忧的是,在如今的校园里,儿童手表在部分场景下甚至成为了孩子们进入社交圈的“门票”:没有手表的孩子可能会感到被排斥或孤立从而被边缘化,而拥有手表的孩子则更容易融入集体。

随着制造厂商的不断更新迭代,儿童手表的品牌、款式、功能等也成为了孩子们攀比的对象。一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拥有更高级、更炫酷的手表而受到同伴的羡慕和追捧,从而在社交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IDC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儿童智能手表出货量580万台,同比增长7.2%。IDC还指出,儿童智能手表市场上人民币400至600元和1000至1500元价位段成为重点增长部分,也是厂商竞争的重要价位段。目前,不少品牌的儿童手表价格还有不断上探的趋势。

与此同时,儿童手表的社交系统独立性也引发了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品牌设置的系统壁垒,只有拥有同一品牌儿童手表的用户才能建立“朋友”关系。对于颇为看重能否加好友功能的孩子来说,这一设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家长对儿童手表品牌的选择。此外,家长与孩子在使用儿童手表时所产生的分歧,比如沉迷虚拟社交等问题,也容易激化亲子矛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