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逐梦残奥 闪耀巴黎】燃爆赛场 历届残奥会上的中国红!

2024-08-22 20: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残奥会,强调的是精神寓于运动。残奥赛场上,运动员们突破身体的极限,挑战认知的偏见,铸就了无数个辉煌的瞬间。

自1984年首次参加夏季残奥会以来,中国残疾运动员们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书写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他们在赛场上拼搏进取,为国争光,展现出“奋斗有我”的精神风貌,那一声声呐喊,一枚枚奖牌,铸就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图腾。

下面为大家展现的,是残奥赛场上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故事既是一枚枚奖牌的特写,亦是对生命的赞歌,更是告诉所有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心中怀梦,便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向所有残疾运动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祝福中国残疾人运动员

在巴黎残奥会再创辉煌

平亚丽(中)

Ping Yali

1984年6月,美国洛杉矶残奥会上,年仅23岁的平亚丽一跳摘得女子盲人跳远比赛的金牌,这是中国奥运史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由于当年残奥会早于奥运会开幕,平亚丽为祖国争得的这“第一枚金牌”比许海峰还早一个多月。

说到1984年那载入史册的一跳,平亚丽不住地感激她的教练田麦久,“那天是6月24日,盲人跳远B2级的比赛在上午11点多进行,我的成绩是4.28米。当时跳完后并不知道排名如何,听到身旁有人叽里呱啦地说了一大堆,我只听懂了两个词,一个是平亚丽,另一个是CHINA。”当教练告诉平亚丽她是冠军时,师徒二人相拥而泣,欣喜若狂。

参加B2级比赛的运动员视力在0.01-0.03之间,当时水平最高的是一位巴西选手;在平亚丽最后一跳之前,这名巴西选手比平亚丽的最好成绩还高出4厘米。当听到全场观众为这位巴西选手响起热烈掌声时,平亚丽焦急地询问教练巴西选手跳了多远。

“她跳了4米多,你超过她没问题”。为了让平亚丽充满信心,田麦久说“其他选手发挥都不好,只要你不紧张,注意起跳后收腿,就能拿到这个项目的金牌。”果然,平亚丽铆足了劲开始助跑,奋力起跳时伴随着一声大吼,稳稳落在了4.28米的位置上。

那届残奥会上,平亚丽不但获得了一枚跳远金牌,还获得了短跑项目的铜牌。平亚丽直言,当时她并不知道这块金牌的价值所在,之所以拼尽全力,是想让大家知道残疾人也不差,同样能从事体育运动。这也是她最初练跳远的目的。

张小玲

Zhang Xiaoling

1988年张小玲首次参加首尔残奥会夺得个人和团体金牌,其后的四届残奥会,她从未让金牌旁落。特别是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夺取女子TT8级个人金牌,是中国残奥代表团的第100枚残奥会金牌。

多年来刻苦的训练和比赛,张小玲一共更换了13个假肢接受腔。接受腔是影响假肢穿着舒适性和功能发挥的重要结构,穿假肢舒适与否,完全取决于接受腔是否合适。然而,每换一次接受腔就要经历一次磨合期,新假肢每跟残肢摩擦一次,张小玲就要经历一次如刀绞般的痛。每次更换,都是对她意志的磨练。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8年,张小玲已经获得了96枚金牌。2015年,张小玲入选国际乒联残疾人乒乓球名人堂,以表彰她在残疾人乒乓球领域的杰出表现和卓越贡献。

“每一次走上领奖台,我都会告诉自己,成绩已经是过去的了,一切从零开始。”对于这些年获得的无数荣誉,张小玲显得很淡然。

“打算什么时候放下乒乓球拍呢?”很多人都问过张小玲这个问题,她的回答一直都很坚定:“看具体的身体情况和状态,如果可以,我想一直打下去!我很感谢国家对我的培养,以及社会各界对我的帮助。”

侯斌

Hou Bin

侯斌曾在1996年、2000年和2004年三届残奥会上实现了F42级跳高的三连冠。

1996年,侯斌登上了亚特兰大残奥会的赛场,第一次在数万名现场观众面前比赛,他紧张地找不到点,两次试跳都没有过,侯斌控制着紧张的情绪,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技术细节上,他最终成功越过横杆并以1米92打破了世界纪录。

2004年,就在他即将第三次踏上残奥会赛场时,头部意外受伤,比赛已近在眼前,为了不影响身体的灵活度和反应力,侯斌硬是在没有用麻药的情况下,接受了缝合手术。在比赛前,侯斌还取了头上的绷带。他说:“我要有一个好的、健康的中国残疾人的形象展示给大家。展示给奥林匹克的舞台。”侯斌完成了他的第三次残奥会之旅,也连续第三次登上了最高领奖台。

侯斌的出色表现打动了很多人,其中包括国际残奥委会主席菲利普·克雷文。2008年初,国际残奥委会正式启动残奥大使项目。侯斌从克雷文的手中接过聘书,成为全球首位残奥大使。

何军权

He Junquan

从1996年开始,何军权便在国内多项赛事中获奖。在全国第四、五、六、七、八届残运会上,他共获得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1枚。由于在各项大赛中表现出色,他被破格选入国家队备战残奥会。

2004年8月,他和队友们代表中国进军雅典残奥会。那段时间,他患上胆囊炎和胃病,担心影响兴奋剂检测,他不敢使用任何医治病痛的药物。为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他每天在水中训练4个小时以上,游程在1万米以上,相当于在陆地上跑30多公里的运动量。最终,在雅典残奥会S5级50米仰泳中,以36秒50的成绩夺得了大赛的第一枚金牌。

拿到第一枚金牌后,何军权还要参加S5级50米蝶泳比赛。蝶泳主要依靠腰部力量,而因幼时触电肋骨被烧断两根,右腰肌力量一直是何军权的薄弱环节,教练告诫他:“比赛中只有超过对手一米以上,你才有希望拿到冠军。”比赛中,何军权一直谨记教练的话,他拼尽全力往前冲,在预赛中以37秒40的成绩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随后又以37秒50的成绩在决赛中夺冠,为中国队夺得雅典残奥会游泳比赛的第五枚金牌、个人的第二枚金牌。在随后的200米混合泳比赛中,最终以3分4秒15打破该项目世界纪录,夺取了金牌。

何军权说:“失去双臂对我来说也许是不幸的,但我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废人。我将永远笑对人生,笑对挑战,战胜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

李端

Li Duan

看到李端,会萌生一个念头:如果不是意外,这个1米93的男人会驰骋在篮板之间,兴许会成为像姚明一样的明星。但命运的跌宕,最终让李端在黑暗中学会奔跑和跳跃。

2000年,李端参加了在悉尼举行的残奥会,在带伤的情况下夺得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颁奖时,站在领奖台上的李端,看不到国旗,也听不到国歌。“我当时心里很不好受,我是盲人,看不到国旗升起,因为不是金牌,无法听到国歌。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得冠军,这样我就能听到国歌在赛场上奏响。”

从悉尼回国后,李端把自己手机的铃声自编成了国歌的前奏,以激励自己。4年时光转瞬即逝,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李端跑出了自己最完美的起跳,在三级跳远比赛中,他以13.1米成绩,获得了残奥会金牌。说起当时那堪称完美一跳的感觉,他说:“那就是10年前我在空中滑向篮筐的感觉。”

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李端以13.71米的成绩获得男子三级跳F11级(视力全盲运动员)的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的时候,李端激动地把他的右手放到胸口,合着旋律大声地唱了起来。

汪娟

Wang Juan

汪娟特别喜欢体育运动。1996年全国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她拿了标枪第二名。1998年,汪娟赴英国参加第二届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她拿到100米银牌和200米铜牌。2000年汪娟参加悉尼残奥会时,拿到两块铜牌。2002年参加法国世界田径锦标赛,汪娟拿到100米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2004年雅典残奥会,她获得跳远银牌。由于在一次跳远练习中,她的腰受伤,椎间盘滑脱,压迫右侧下肢神经,左侧膝关节也有伤,她想退役。但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在自己家门口举行,于是她带着一身伤痛,坚持训练,终于参加了在祖国第一次举办的残奥会。

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汪娟夺取了女子跳远F44级第四名,她的美丽人生,像一阵风,掠过鸟巢,又像一只飞鸟,翱翔在北京的天空。

吴春苗(左一)

Wu Chunmiao

2008年北京残奥会田径比赛女子100米T11级决赛中,中国选手吴春苗以12秒31夺得金牌,并打破残奥会纪录。颁奖仪式上,吴春苗出人意料地将自己脖子上的金牌挂在了领跑员李佳雨脖子上。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吴春苗说:“这并不是事先想好的,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他的一半。”

吴春苗深深明白李佳雨为自己登上巅峰所做的付出。“领跑员对我们盲人运动员来说特别重要,”吴春苗说。在比赛中,两人的手用一截绳子牵在一起,并肩向前跑。领跑员就是盲人运动员的“眼睛”。李佳雨要为她看跑道、提醒她不要跑到别人跑道上去;要随时提醒她在弯道的时候往里切;提醒她跑了多少、还剩多少米等。赛场外,李佳雨陪她进行体能、耐力等各种训练。

两人的努力,让吴春苗站上了最高领奖台。说到自己当时的感受,李佳雨连说了好几个“高兴”:“当时特别高兴,这是通过两个人的努力夺得的金牌,高兴,就是觉得高兴。”

茅经典

Mao Jingdian

茅经典14岁时以全国残疾人运动员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国家残疾人乒乓球队,并在2012年和2016年获得伦敦残奥会和里约残奥会TT8级的单打冠军。“每当国旗升起的时候,我都会感动得落泪,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心中的民族自豪感让我落泪。”

参加残奥会的经历让茅经典认识到,“战胜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胜利”。“刚刚拿到2012年伦敦残奥会冠军的时候,我也不能以平常心面对比赛,想拿更多冠军,想更多去证明自己。可是慢慢地我发现,无论我比赛打得有多好,也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水平。发挥七成就已经是超水平了,发挥五成就不错,一般比赛也就只能发挥出自己训练水平的三四成。所以我意识到比赛不是战胜对手,而是战胜自己。战胜自己的恐惧、紧张,平衡自己对于胜利的渴望。输和赢都是自己和自己的战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胜利。”

记者问她,作为一名残奥会老将,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茅经典说:“我觉得在赛场上,比的不仅是技战术水平,更是心理素质!。”

荣静(左一)

Rong Jing

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开幕式上,她手持鲜艳的五星红旗,款款走来;决赛场上,她难掩夺冠的激动,兴奋大喊;领奖台上,她与对手互相擦拭泪水,令人动容……荣静,将她自信又阳光的笑容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

2010年亚残运会在广州举办,而这也是荣静第一次参与的国际性大赛。在这次比赛中,荣静以一剑的优势战胜了对手。“那次比赛更多的是给了我信心,让我能更坚定地继续走下去,证明自己,我能!我可以!”

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荣静在裁判喊开始前,提前进攻对手,被罚红牌,导致在女子花剑A级个人赛上失利。“当时自己太急躁了,比赛心态还没完全成熟。苦苦练了四年,里约残奥会女子花剑的个人金牌证明我的心态更成熟了。”

在2016年里约残奥会女子花剑A级个人赛领奖台上,当荣静看着国旗缓缓升起,眼泪夺眶而出。这一次金牌的背后,是她四年的积累与沉淀。

荣静说:“我只是无数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一个,我像他们一样,都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当我高举五星红旗的时候,我觉得身为中国人特别自豪。”

王家超(左一)

Wang Jiachao

“奥运会选出的是最彪悍的身体,而残奥会选出的是最不屈的灵魂。”中国残疾人铁人三项运动员王家超第五次向残奥会发起挑战。

王家超曾经是游泳运动员,2012年伦敦残奥会摘得1金2银。从游泳队退役后,他并没有放弃体育,通过残疾人铁人三项运动重返残奥赛场。东京残奥会上,他获得了铁人三项项目的第四名,留下了没能上领奖台的遗憾,但这也变成了他再次向残奥会发起挑战的动力。“铁人三项运动很酷。”王家超坦言,铁三的过程很长,需要不断调动意志力去坚持,甚至去管理痛苦。对于王家超来说,铁三也是一把“钥匙”,带领他不断成长,突破自己。

“我在进入游泳队之前是非常自卑的,以至于我进入游泳队之后我也自卑……但后来经过训练,经过这一路的拼搏和努力,我发现自己慢慢变得自信了。”从自卑到自信,一字之差,却需要王家超付出几千个日夜的坚持。2004年雅典残奥会,获得第四名;2008年北京残奥会,获得两银一铜;2012年伦敦残奥会,斩获一金两银……不胜枚举的奖项,固然是王家超拼搏和坚持的动力,但平日里成千上万次重复的枯燥训练,也是他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重复不是烦躁,重复是最好的老师。”王家超说。

体育已经完全融入了王家超的生活,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快乐。

原标题:《【逐梦残奥 闪耀巴黎】燃爆赛场 历届残奥会上的中国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