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光辉时代”闭幕倒计时|达·芬奇旷世杰作的“姐妹篇”: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2024-08-23 15: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是一次无与伦比的展览;

来自世界顶级的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

全球独浦东美术馆一站;

全世界目前唯一可以拍摄普拉多藏品的场所;

集聚普拉多收藏中约50位核心伟大艺术家的知名作品;

就像一个浓缩的“小普拉多”……

汇聚以上所有精彩前缀的展览“光辉时代:普拉多博物馆中的西班牙往事”即将于9月1日迎来闭幕!

展览闭幕公告

展览“光辉时代”由一个特别策划的聚焦单元和十个主题单元构成。位于三层展厅中的十个主题单元将于9月1日按期闭幕,目前仅剩10天的展期余额。

位于一层的“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将特别延期至9月9日闭幕。

作为展览的最后一篇内容,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段“光辉时代”中最为特别的传奇作品、聚焦单元的主角:普拉多的《蒙娜丽莎》,以及围绕“她”所策划的展览内容。

“蒙娜丽莎”或许是艺术史上名字最如雷贯耳的一位女性。她是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列奥纳多·达·芬奇笔下最著名的模特,其同名肖像画如今是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

而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另一座世界级美术馆——普拉多国家博物馆则保管着另一幅历史同样悠久的“卢浮宫同款”《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

达·芬奇工作室

约1507/1508—1513/1516年,木板油画

©️普拉多国家博物馆

自1819年建馆以来,这幅《蒙娜丽莎》就存在于普拉多的馆藏中。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被认为是原作无数匿名复制品中的一件,未能引起学术界的瞩目。

直到2011年,一场深度研究震撼了全世界——结果表明,普拉多的《蒙娜丽莎》其实与卢浮宫的原版绘制于同一时期,且由达·芬奇工作室的成员在他本人的指导下绘制而成。作为与这幅传世杰作亲缘关系最近的“姐妹篇”画作,普拉多版《蒙娜丽莎》至此才从艺术史的长河中浮出水面。

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在美术馆的一层,展览“光辉时代”的聚焦单元透过一系列摄影原作、复制品和动画,深入探索了普拉多的《蒙娜丽莎》在修复前、修复期间和修复后的历史,并详细阐述了该画作与卢浮宫原作之间的联系。

值得强调的是,本次展览为这幅作品史上第二次离开普拉多博物馆。对于上海的观众而言,这也是能够亲眼看到这幅作品的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

普拉多的《蒙娜丽莎》自有史料记载以来,便与西班牙王室有着深切的渊源。

1666年,这幅作品就作为费利佩四世的收藏,被列入位于马德里的阿尔卡萨宫藏品清单中。最初,它被认为是达·芬奇本人的作品。后来随着马德里王宫的建成,这幅作品也被迁至这座全新的行宫中。

《蒙娜丽莎》

(版画的预备素描)

胡安·安东尼奥·阿隆索·德尔·坎托

1791-1800 年

纸上铅笔

©️普拉多国家博物馆

本单元包含了一幅来自18世纪末的《蒙娜丽莎》版画原稿,由马德里宫廷版画师胡安·安东尼奥·阿隆索·德尔·坎托创作。它也是目前已知关于普拉多版《蒙娜丽莎》最早的图像。

通过画稿左下角的署名还可以看出,彼时这幅作品依然被认定为是达·芬奇的亲笔之作。

1819年,随着普拉多博物馆的成立,这幅作品正式以《蒙娜丽莎》的名字,被收入普拉多的馆藏。

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摄影师让·洛朗与何塞·拉科斯特曾分别在普拉多的不同展厅内捕捉到《蒙娜丽莎》的身影。照片中的陈列方式遵循时兴的沙龙式风格:大小不一的作品紧挨着彼此排布,从下至上占满了整个展墙。

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多媒体影像,摄影作品复制品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这幅《蒙娜丽莎》先后跻身于多幅提香的画作与一系列同时期的意大利绘画当中。在约两个世纪的时间里,这幅具有神秘氛围的肖像都以黑色背景的模样示人。由于它的悬挂位置较低,即便在满墙的画作中也依然引人注目。

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多媒体影像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本次展览更以这两张摄影作品为原型,特别制作了一段逐一还原墙上画作色彩的多媒体影像,向观众展示了这幅作品历史上所在的展厅原貌以及其周围的作品。

2011年,为了将该画作出借至法国卢浮宫参加次年的达·芬奇主题展览,普拉多博物馆对其进行了修复与研究。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这幅作品真正的价值也终于被世人所发现。

经分析,在画面背景中的黑色颜料下,还存在着一层风景画。更令人惊叹的是,风景画与黑色颜料之间存在着一层清漆,使前者得到了保护。普拉多的专家对其进行清理之后,长久以来被掩盖的风景得以显露,并展现出比达·芬奇原作更加鲜明的色彩。

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画作背景清理过程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在卢浮宫的原作中,人物的肤色与背景相对灰暗,衣袖呈黄棕调。而普拉多的《蒙娜丽莎》人物面部鲜活、透亮,背景呈现出更加真实的蓝天与山脉,衣袖则是生动的红色调。

考虑到卢浮宫的原作历经几百年的裸露后已逐渐褪色,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这幅复制品,恰恰极可能最接近原作在16世纪刚完成时的原始色彩。这一发现也为观众打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修复与研究

红外反射成像技术

该技术能够揭示艺术家在正式绘制作品前的预备草图或隐藏构图。

通过红外线反射成像技术,学者们第一次将卢浮宫与普拉多的两版预备草图进行比较,并发现两者在创作细节上完全吻合。这表明,普拉多版的创作者不仅复制了卢浮宫所藏画作的大部分预备性底稿,还临摹了达·芬奇在创作过程中对原作的修改。其中,人物头部轮廓、右脸,以及脖颈处的改动尤为明显。

这些细节更加证明,这幅作品绝不可能由达·芬奇工作室以外的人完成。师徒二人必定是长期共处一室,肩并肩地同步进行创作,才能达到如此精准的同步率。

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红外反射成像分析下的两幅《蒙娜丽莎》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卢浮宫与普拉多的《蒙娜丽莎》尺寸完全相同,可以确信源自同一张原始拓印草图。二者也都采用了油性白色底色,后者多添加了一层橙色调的打底,且绘制于一块完整的胡桃木上。而胡桃木在当时相当罕见,但却是达·芬奇及圈子中的艺术家们常选的材料。

然而,二者的最终形态有明显的差别。卢浮宫的原作采用了达·芬奇画作中常见的晕涂法,而普拉多的版本则未使用该技法,人物的整体轮廓、眉毛、睫毛等线条因此显得更加清晰和明确。这可能是师徒二人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选择。

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画作细节图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据专家推断,达·芬奇在1513年离开米兰工作室前往罗马后,持续对《蒙娜丽莎》的背景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普拉多版的作者很可能在达·芬奇离开之后,或没有跟随老师,或没有随身携带这幅作品,停止了既往的同步创作。因此,两幅作品中人物背后的风景也略有不同。

聚焦单元:普拉多的《蒙娜丽莎》

修复与研究影像资料

展览现场

©️浦东美术馆

今年5月28日,西班牙最重要的传媒社之一《西班牙世界报》(El Mundo)以“光辉时代”为契机刊登了一篇关于普拉多《蒙娜丽莎》的报道。内容中表示,现今艺术界有一部分专家甚至认为普拉多《蒙娜丽莎》或许是由达·芬奇亲自创作的,也是这幅作品的第一份原稿。

滑动查看报道(西语)

尽管众说纷纭,不可否认的是,围绕普拉多《蒙娜丽莎》的研究为深度走入达·芬奇的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这幅作品也由此成为欧洲绘画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普拉多的《蒙娜丽莎》被视为还原达·芬奇工作室创作过程的重要线索之一,也成为普拉多博物馆中的“必打卡”之作。能够在中国上海与“她”相遇,实属难得。请各位观众千万不要错过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尽快来到浦东美术馆与“丽莎”见面吧!

原标题:《“光辉时代”闭幕倒计时|达·芬奇旷世杰作的“姐妹篇”:普拉多的《蒙娜丽莎》(附壁纸)》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