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哲人石七堂课,从阅读中走进前沿科学领域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4-08-22 10:17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上海书展期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哲人石七堂课”再度开讲,这是该系列活动的第二年。

“哲人石丛书”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自主策划的融合科学与人文的中高级引进版科普丛书,从1998年开始出版,迄今为止共出版153个品种,是国内连续出版时间最长、出版规模最大、选题范围最广的科普丛书。

“哲人石七堂课”致力于与读者分享丰富多样,具启迪性、审美性的科学文化读物,共同走近前沿科学领域、当代科学思潮,感受科学与人文的碰撞和交融。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余垚分享《酵母演义》一书

8月16日,第一堂课“从美酒美食到救命神药——酵母如何影响人类文明”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酵母是一种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微生物。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余垚分享了《酵母演义》一书,讲述了酵母由古至今与人类的“互动”。最初人们在还未识其“真面目”时就将酵母用于酿酒、发面,之后随着对它的深入认识和研究,又将它应用于生产甘油等工业品、制造疫苗和药物等领域。酵母馈赠的美酒美食给人类带来美好的享受,酵母生产的药物等促进了人类的健康与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堂课“‘玉’见美——《中国玉美学》分享会”联合杨浦区图书馆“静思讲坛”,于8月17日举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宝石及工艺材料实验室主任周征宇与读者分享中国的玉文化。玉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传统宝石,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中国人对玉的喜爱源远流长。周征宇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典型的实样,展现玉石的物质属性与特质;通过对古人攻玉、捞玉、琢玉等追本溯源,展现了中国人讲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通过玉器作生产用具、祭祀礼器、装饰用品的历史发展路径,描绘了玉石从自然物质升华为精神寄托的时空脉络,解读玉丰富的文化内涵。讲座从玉石的视觉之美、科学之美、文化之美,给读者带来一场中式美学的熏陶。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缪煜清解读《化学的文化密码》

8月18日,第三堂课“从炼金术到西游记——解锁《化学的文化密码》”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化学的语言、化学的符号,浓缩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对事物变化的思考、对事物的哲学理解。上海理工大学教授缪煜清从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西游记》切入,畅谈与化学紧密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以及古希腊、古印度文明中的哲学思想。他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对世界认知的共通之处以及关联思维的重要性。缪煜清还从语言角度,对化学键、共轭酸碱对、同构体与异构体等化学概念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解读,让晦涩难懂的术语瞬间变得鲜活有趣。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许一分享《迷人的珊瑚礁》

8月20日,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许一带来第四堂课“海洋瑰宝”。她分享的《迷人的珊瑚礁》一书,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百余位一线科学家倾力写就,以数百幅精美的图片全景式呈现珊瑚礁这一关乎地球生态的“生命摇篮”。

许一展现了珊瑚礁所呈现的壮观奇景,介绍了什么是珊瑚礁、它的形成机制和分类等知识,以及它所承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所提供的生态服务。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珊瑚白化现象愈演愈烈,给珊瑚礁生态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珊瑚礁退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了直接冲击。许一呼吁大众关注珊瑚礁的保护问题,提高保护珊瑚礁和海洋生物的意识。

据悉,“哲人石七堂课”余下三讲将在书展后陆继举行。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