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泡沫、热潮、现实与未来
原创 田思奇 王艺 甲子光年
双足、四足还是机械臂?
作者|田思奇 王艺
编辑|王博
闷热的夏末,一场硅基生命的大秀正在上演。
8月21日,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开幕,169家企业600余件创新产品参展,其中首发新品60余款。
这也是具身智能在2024年初成为科技界最大的“风口”之一后,北京首次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会,27款人形机器人已在大会上集中亮相。
「甲子光年」探访展览现场发现,人形机器人毫无意外地成为全场焦点。展会单独开辟的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区人潮汹涌,各大展台定时进行的人形机器人展示也吸引了最多的观众数量。在这些展示中,“抓取物品”成为最成熟的演示手法。
除了传统的工业制造机器人之外,许多厂商都格外强调机器人在家庭和情感陪伴中的作用,试图证明机器人距离进入寻常百姓家更近了一步。一位展商对「甲子光年」表示,目前主推的家务机器人定价已降至“百万元级别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正值暑假,现场也出现了大量儿童观众和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中小学生们。11岁的小朱同学对「甲子光年」表示,他从安徽来参赛,刚开始学习编程,这次想了解一些新东西。他希望未来能做出方便人类生活的机器人,但相对于人形机器人,他更喜欢机器狗。
“如果做成人形的话,会有‘恐怖谷效应’的。” 虽然小朱只是一位小学生,但他已对机器人领域的专业名词十分熟悉。
尽管业内有声音说,现在机器人行业“充满泡沫”,但现场一万多步走下来,「甲子光年」真切感受到,无论是泡沫还是热潮,它们正在涌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并朝着未来奔去。
1.人形机器人占据C位
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把最显眼的入口位置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区,集中展示了一批最像人的机器人,尤其是那些模拟了人类的皮肤与五官,可以模仿人类表情和动作的机器人产品。
外国观众与可以模仿人类表情的机器人互动
在仿真技术和角色大模型(NPC LLM)的加持下,国内外的历史名人也可以实现高度还原,包括外貌特征、声音特质和典型行为,适用于文旅场馆和教育科普领域。
以诺贝尔为原型的机器人
Ex Robot展示的仿女子机器人团体
数字华夏带来了自己的夏系列人形机器人“夏澜”,该机器人搭载了被称为“智慧大脑”的AI系统、能展现丰富表情的“百变人脸”、接近真人的“高仿外观”、流畅的“丝滑动作”控制系统以及自然语言交互能力,旨在创造更自然、更亲和的人机互动体验。
数字华夏人形机器人“夏澜”
宇树科技带来了其通用人形机器人H1-2和人形智能体Unitree G1,两款人形机器人在场地中争相踱步。
宇树科技的H1-2和Unitree G1
帕西尼感知科技带来了多维触觉感知人形机器人TORA-ONE,该机器人不仅搭载了多维度多阵列高精触觉传感器,可以抓取草莓、鸡蛋这类脆弱物品。在现场,它还为观众作出了“比心”的动作。
伟景智能带来了其智能人形采摘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从接收语音指令、识别视觉目标,到规划采摘动作和精确控制机械臂,整个流程如行云流水,无缝衔接。其作业精准高效,堪比熟练的采摘工人。
伟景智能的智能人形采摘机器人
加速进化则直接举办了一场人形机器人的足球比赛。
加速进化机器人足球赛
除了人形机器人产品外,多家厂商灵活的机器手也在展区占据了显眼的位置。
而人形机器人演示的抓取动作,也成为展会现场最成熟的应用之一。
星海图的机器人抓取展台
银河通用机器人的零售业抓取场景
当然抓取已经无法满足现场观众的胃口,机器人也要有“吹拉弹唱”“琴棋书画”的能力。
他山机器人演奏乐器
深圳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画家机器人
星尘智能展示了弹扬琴的机器人
2.距离日常还有多远?
本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亮相的人形机器人还有一个主要特点:它们的身高和体重都更接近人类的身材,身高1.7米到1.8米的机器人屡见不鲜。
大会开幕式上,由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1.2 MAX”首次公开亮相,在现场数百位与会嘉宾和观众的见证下,身高173cm,体重60kg的“天工1.2 MAX”用双手抱起大会徽章,自主走上舞台中央,将会徽准确放入启动台上。
图片来源: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
科大讯飞展示的人形机器人高约1.7米,体重为60公斤,几乎跟一位成年男子相仿。它可以直立行走和屈膝站立,轻松识别并抓起一听可乐。
科大讯飞机器人首席科学家季超表示,大模型将为具身通用机器人带来巨大提升空间,“比如,大模型的思维链推理能力将显著提升具身通用机器人对于复杂任务的理解能力,并提供符合物理世界常识的拆解规划;将具身感知模型和具身决策模型相结合,极大提升具身通用机器人在真实场景下的多模态感知和理解能力。”
如果人形机器人足够像人,那么人类自然会期待他们承担更多人类想要摆脱的任务——比如家务。
UniX AI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擅长叠衣服和洗碗等各项家务劳动。烹饪食物等日常场景也成为各大厂商的演示片段的常见应用。
UniX AI的家庭服务机器人正在叠衣服
星尘智能在宣传片中展示烹饪场景
即便机器人将成为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角色,清华大学教授高小榕在机器人大会现场对「甲子光年」等媒体强调:“我们构建的未来社会一定是以人中心的智能社会,不能是以机器为中心的智能社会。”
高小榕长期从事脑机接口研究。他表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已经远超他最初的设想,未来机器人可以在物理层面替人类完成很多任务,而人的作用将体现在解决价值层面的问题:“解决什么东西好或者不好,什么是真假的问题。”
对于年轻的观众来说,他们还有更漫长的人生感受机器人和人类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如何协作共生。
前来参加机器人比赛的学生
体验商汤元萝卜围棋机器人的学生观众
3.双足、四足还是机械臂?
除了人形机器人之外,四足的机器狗和机械臂仍然在机器人大会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应急、消防和治安等领域,机器狗的价值尽数体现。
来自山东大学的优宝特机器人团队带来了高动态性能的四足机器人,该产品在步态规划、腿足控制、环境感知方面技术先进,提供丰富的二次开发接口(USB、Ethernet、串口、CAN等),可以运用在商业、科研、教育等场景。
优宝特四足机器人
一家机器人公司商业化负责人张帅(化名)在大会现场对「甲子光年」等媒体表示,比较四足和双足机器人时,可以看出四足机器人在复杂地形的通过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它们能够更稳定地在不规则地面上行走。自然界中许多生物采用四足行走,这本身就说明了四足在适应性上的优势,而双足机器人在功能性和稳定性方面可能不如四足机器人。
同时他也坦言,双足机器人在情感价值和社交互动方面可能更接近人类,因为它们的外观和动作更易于人们接受和理解。此外,从数据训练和机器学习的角度来看,人形机器人可能更容易训练,因为可以利用现有的大量人类动作数据,这对于机器人的智能化发展至关重要。
特斯拉展示的人形机器人
特定场景需求也是选择机器人类型的重要因素。例如,对于火星探索或荒芜地区作业,双足机器人可能更适合模拟人类的行走和作业方式。但对于工厂环境或室内场景,四足机器人可能因其稳定性和适应性而更为合适。最终,选择哪种类型的机器人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工作环境。
针对「甲子光年」提出的工业制造中,人形机器人和机械臂的比较问题,张帅回应称,工业自动化历史悠久,其主要优势在于解决人工难以完成的高精度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能够执行一些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
和今年刚刚伴随具身智能热潮来参加展会的厂商不同,新松已是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常客。它展示了今年6月30日开通的深中通道中,承担了焊接职责的机械臂。另一位常客京城机电也带来了多款机械臂产品。
新松机械臂
京城机电机械臂
张帅进一步解释说,人形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不同,它们不是简单的竞争或替代关系,而是在自动化难以触及的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复杂多元的物流场景。此外,人形机器人的另一个优势是它们的可复用性。与工业自动化相比,人形机器人不需要为每个新的标准化工序开发新的系统,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适应来处理多种不同的任务,降低了边际成本。
最终,人形机器人的目标是实现类似人类的工作能力,通过基础模型的建立和场景特定的训练,使机器人能够在不同岗位上快速上手并有效工作。这种灵活性和适应性是人形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工业自动化的主要优势。
面对展会现场“勤恳”颠着乒乓球的机械臂,谁又能忍心说它没有人形机器人更像人类,更日常呢?
(封面图及文中未标注图片来源:「甲子光年」现场拍摄)
END.
原标题:《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泡沫、热潮、现实与未来|甲子光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